2022治国思想心得体会报告(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治国思想心得体会报告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着力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一要全面系统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市级领导,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认认真真逐篇研读、深入领会,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把握其内在逻辑、内在联系,并要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做到融会贯通、学深悟透。
二要深入思考学。在学习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点,加强研究思考,寻找对策答案,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比如,如何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如何坚持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等,都是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要在学习中多思考、多研究、多领悟,努力寻求顿悟之道。
三要联系实际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好“六保”任务;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尽快扭转被动落后局面;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要营造氛围学。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抓牢“关键少数”,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宣传部门要认真开展学习宣传阐释工作,并组织开展好对基层党员和群众干部的宣讲活动;市委党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分层分类推动学习全覆盖;融媒体中心和各类网络学xxx台要创新推动党的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确保在全市上下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
到2020年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十分严肃的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单独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划分为一个专题,再次强调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把责任担当牢牢扛在肩上,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聚焦。
一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尽管目前我市“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它具有动态性,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确保“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全保障。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做到政治站位再提高,进一步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对标对表上级各项要求,集中力量加以推进;思想认识再深化,坚决防止松劲懈怠、撤摊子、歇歇脚等现象,坚决杜绝转移重心、更换频道等做法;工作措施要再优化,聚焦已脱贫、未脱贫、临界户三类群众,进一步排查突出问题,精准到村到户到人,逐项逐户对账销号;政策落实要再细化,精准落实国家基本标准和政策要求,既不拔高标准,也不降低标准,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任务。
二要聚焦“防贫防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做好脱贫攻坚、保证如期脱贫以外,防止返贫同样重要。各级各部门要持续完善“114”防贫防返贫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脱贫成效。同时,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等加强监测,扶上马送一程。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做好防贫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线上线下各项数据统一,并充分发挥防贫防返贫平台作用,该预警的及时预警、该启动救助措施的及时启动、该向上级请示的及时请示,绝不能出现本级解决不了,又不及时上报的情况。
三要聚焦“新起点”,进一步推动全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就要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步推进、有效衔接。各级各部门要针对形势发展和矛盾变化,着力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精准”理念向乡村振兴“精准”路径转变,最大限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要把全民增收、尤其是农民增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农业农村等部门和各乡镇办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具体举措,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
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具体工作,我们已经召开多次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这里特别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需要,希望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污染防治是党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打赢蓝天保卫战则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号工程”。抓不好大气污染防治,就是政治意识不强、规矩纪律不严的具体表现。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决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痛下决心、铁腕治污,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该限的限、该关的关、该停的停,切实打好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
二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希望大家坚定治污信心、狠抓工作落实,共同努力渡过阵痛期,迎来高质量发展。大气污染防治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以良好的环境和形象,吸引、聚集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如果做不好,不但极大地影响我们干部抓经济、抓发展的精力,更难以有效吸引和聚集优质要素,再好的项目也落不了地,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端正发展观,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好“组合拳”,念好“生态经”,加快补齐各项短板和缺口,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确保全市人民幸福安康的需要,希望大家能够推己及人,像爱护自己家人那样,爱护父老乡亲,真正抓好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上级要求,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大气污染防治事关人民切身利益,是硬指标、硬任务、硬约束,是一场关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以后子孙后代还要生活在这方土地,大气污染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基本,空气质量下去了,何谈幸福感,何谈美好未来?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我们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责任所在。这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打赢,决不能让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发展成果蒙上灰尘。
按照《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本人认真研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的有关论述。越是学习就越是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厚爱关怀,越是深感必须不负重托、扛起重担,精准施策、协调推进,全力以赴、抓好抓实。
2022治国思想心得体会报告二
同志们:
前不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了,这部书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公司党委也第一时间把这本书发放到各位支部书记的手中,大家也都有了相关的学习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带领本支部的党员干部认真阅读,读懂吃透。
我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个月都要到党建活动室,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所以,今天我们谈学习。
大家读了这本书的,应该有印象,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在翻译一本书,他在一边学习原文本,一边翻译。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两次提到《共产党宣言》,这本书记载了我们共产党人最早的初心,让我们党的最初缔造者搭建了一个用信仰支撑起的世界观,指引着我们走向胜利。这本书带来的是信仰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所具备的摧枯拉朽的强大的力量,而这种不竭的力量之源,就是靠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从而形成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正确的方法论。这也是我们这些年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的。因此,关于学习,我向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要主动学习,自我革命。
这些年我们反复讲、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且现在的学习已经不是开办几次培训班那么简单的了,而是眼不离书,手不弃笔的坚持。今年以来我们也要求各支部开展过多次学习,从学习年初党建会、工作会精神、年中阅读《华为带队伍》和《清单革命》,到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公司频繁地向大家布置学习任务,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学习型企业的氛围,让大家在这种氛围中主动学习,自我突破。
学习要有荡涤思想的深度。我们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为了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学习书中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我们的格局和见识。如果学习没有提升思想的作用,那么这样的学习是不到位的。我国近代组织开展的洋务运动,学着当时西方国家造枪炮、造军舰、轰轰烈烈几十年,到头来北洋水师还是让侵略者打败,没有扭转国家的命运。其原因就是当时的国家统治者没有发现封建主义思想才是让国家停滞不前,无法进步的根本原因。我们常说,讲问题要深挖思想根源,同样学习也是要触及思想根源的,今年我们企业做出了很多改变,我们着力打造“四型总部”、打造“最强大脑”,因为公司总部作为公司的思想中枢、神经中枢,只有这里足够先进才能下好“提质增效”这一盘棋。所以,学习不能机械地学,要思考,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本身更重要。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前一阵子公司开展了中层干部年中考核,每名中层干部都写了一道论述题,我会挑选一部分来看,因为从这道题就能看到每个人的思考能力,有一些同志确实是认真思考了,而且是一直在思考,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有见地,这些写得不错之后也会安排通过内刊或者微信公众号刊登出来,让大家都学习一下,找找差距。
学习要有敢于进步的冲劲。“敢于进步”强调一个“敢”字,是在新思想、新知识、新办法面前敢于学习的魄力。我们党在成立早期,处在一个思想碰撞非常激烈的时代,谁都说不好哪个党派能够取得胜利。而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正是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看到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并且拿出了强大的魄力,开展自己的革命。我们现在来看,当时的革命家高瞻远瞩,敢于革命,取得了今天的成功。金一南将曾经总结了我们党在革命初期的经验时说: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我们党有了自己的队伍,当时共有22500人,两月以后剩下不到2000人;9月9日秋收起义,5000人,二十天以后剩下不到1000人。他讲:“党的队伍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失败走向成功、在绝处逢生逐渐壮大的”。大家想想,如果我们党在一次失败后就放弃,那么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了。所以,我们企业和大家各自的发展也是一样,不论什么时候心中的这份气魄和勇气都是要有的。
2022治国思想心得体会报告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二卷、三卷中都有所体现。近日来,按照要求,在学习第三卷的同时,又对第一卷、第二卷进行了回顾,对担当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下面,
2022治国思想心得体会报告(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