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德育文章心得体会报告 德育报告会心得体会(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92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德育文章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继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耐心的谈话。

(2)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努力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的角色。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5)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允许学生犯错误,但要求学生要知错能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努力抓好班级常规工作

(1)落实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实现“先进带后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择时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班集体以及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三、积极加强学风建设

1、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并做好协调工作。 在学生上学期间,积极联系各科任老师,了解学生近期状况,若发现有违纪、厌学、弃学的同学等,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并及时反映给学生家长。若是遇到超出自己管理范围的问题时及时反映给学校的相关部门予以处理.

2、做好中下生转化工作。

针对班里成绩较差的同学,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并制定适应该个体同时段发展的计划方案,予以实施,以实现后进生能逐步跟上班里绝大部分学生,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在学生上学期间,可以某些课程的知识采用活动、游戏等形式开展,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4、加强学生课堂与第二课堂等时段的自主管理,并提高学生自身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互相约束能力。

在课堂内,教导学生要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在成绩与表现方面稳中求进;在第二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活动中,并教导学生按照老师或带队人员的要求进行,切忌私自行动,避免不确定的不良事情发生。

总之,在接下来的学期内,我会积极学习,不断探索,及时调整 ,注重班级的德育工作,积极协调各科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推荐德育文章心得体会报告二

那一年,我又接了一个毕业班。不久便发现小岩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头脑灵活,特长很多,尤其喜欢旅游。因此他见多识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常令人叫绝。但他胆大,脾气大,纪律散漫,常惹事生非,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学习习惯也不好,态度不端正,所以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小岩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越激烈,越能享受到快乐。在日记里他记下了自己如何让同学把风油精弄到眼里从而疼得又哭又喊的惨景,他觉得那是他最得意的时候。他像一只刺猬,时时张开尖锐的硬刺,不断伤害别人,保护自己。

我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小岩父母工作很忙,只有双休日才有机会与儿子见面、交谈。平日里小岩一直由外公外婆照管、教育。外公外婆对外孙过于溺爱、放任,凡事都依他,于是小岩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意,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前任老师刚毕业,她看到小岩常惹事,很着急,想马上制服他。老师的操之过急使小岩造成了错觉:老师仇视他,对他有成见。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我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同其父母商量,希望小岩暂时离开“宠境”,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小岩的父母很支持我的观点,当即决定自己照管、教育孩子。可是小岩怎么也不答应,理由是父母经常不在家,自己太孤单,没有伙伴。于是我找了许多有关“父母带孩子的好处”的资料给他看,并在放学后对他倍加关心,还暗中指定几位学生去他家,同他下棋、打球,以减少他的孤独感。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因此,我接班后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做好了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就在班上读一读。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谈话时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采用角色换位的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处理,同时也让他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

后来,我又了解到他很乐意当小干部,也为了较好地约束他的行动,我有意让他多当值日班长,负责一日的纪律、卫生等,并设计一堂班会课。在我的帮助下,他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不仅夺得了纪律、卫生红旗,还设计并主持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

小岩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脾气有了明显好转,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后考入区重点中学,我感到无比欣慰。教育学生真是要因人而异呀!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能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多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开学初的一天上午,课代表和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抱着昨天留的作业和练习册来到我的办公室。课代表告诉我还有5个人没有交作业,我当时还是象往常一样,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对她说“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要罚他们了。”话音刚落,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帮你催他们作业去吧!”原来是那个也不爱交作业的孩子。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呢,而且他这次交作业了,这样也能促使他完成以后的作业。最后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对他说:“好吧,我把任务交给你,你上午之前把没交作业的都收上来。”那孩子当时很是兴奋,一口就答应了,兴高采烈地跑出办公室。之后,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几乎快忘掉了这件事,那个学生拿着4本作业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已经收了四本了,还有一本我一会儿就给您拿来。”我很是吃惊,没想到比我的课代表还有威信!我觉得以后应该多给他机会,于是就说:“恩,这次不错,以后你就帮助课代表收作业吧!但前提是你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孩子眯着眼乐呵呵的就答应了。果然,这名学生再没有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了

通过这件事,我突然内疚起来,想想平时,我为什么总把机会分给个别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学生?为什么我们要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机会分给每个学生才对啊!所以以后我要多关注那些中差等学生,我想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怀。这样他们才有动力认真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没有人认为一个孩子会一夜之间从1岁长到10岁,于是人们用自己的大脑为人类划分了成长的阶段,人类为这些阶段起名为“岁”,后来人们又将这个 “岁”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这几个大的阶段代表着人类生长的节律。人类也像世间万物一样,有着发展的节律,这个发展节律是不可以人为加以改变的,而人类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改变自然,典型事例就是愚公移山。我们有的人已经把这个用在了孩子身上。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无论成人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儿童自然的发展节律,如果强行使孩子跨越了这个发展节律,一定会给儿童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会使他的一生都遭受到某种损失。实际上,凡是人类破坏自然,使孩子超越自然节律的,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应。千万不要试图使孩子超越了自然发展的节律,否则孩子不但感受不到愉快,将来在某一个时刻还有可能会崩溃,那时,已经没有机会重新走这段超越的路程,这有点像

德育文章心得体会报告 德育报告会心得体会(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