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躬身力行心得体会报告 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感悟(8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立足岗位躬身力行心得体会报告一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际,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上党课的题目是《立足岗位做贡献 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创先争优”是以“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的活动。指出:广大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锦涛同志概括的这“六个坚持”是新时期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全体共产党员都要深入领会和认真学习。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认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最关键的要体现在“有觉悟、有本领、有作用”上。
一、共产党员要有觉悟
新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表述,特别强调了党员的觉悟问题,明确了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关键条件。觉悟是党员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有没有思想觉悟,是共产党员是否真正在思想上入了党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当然,党员觉悟的内涵很丰富,就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关键要做到以下三条:
第一,共产党员有觉悟,首先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如何看待理想信念,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能深刻地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没有理由放弃理想、动摇信念。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可能由一代人建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既要胸怀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围绕学校提出的“新求真教育”的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岗位上的每一项工作。
第二,共产党员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个党员要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党员立身做人的标准,是党员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党员成为群众的“旗手”和“标杆”的条件。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当前,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辨是非。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无菌”真空中,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调整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真正做到有悖于组织和上级精神的坚决不做,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有损党的事业的事坚决不参与,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
二是要知荣辱。党的利益与党员的利益、党的荣辱与党员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我们今天一再强调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并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就是要让全体党员都明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光荣、神圣的,共产党员应当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维护党的形象。我们比喻“党是母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我们的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三是要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党员不同于群众,应当奉献不为索取。当前,我们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我们党从来承认党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对照我们平时的表现,我们的党员在涉及到个人利益和学校全局利益的问题上,在绩效工资、工作岗位变动、工作量的大小、职称晋升、课时工资的分配等关键时候,是否做到了辩是非、知荣辱、讲奉献?当前,我校党员队伍中个别党员的党性意识比较淡薄,党性消弱,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锋模范作用有时还不突出,师德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极个别党员已失去了模范作用;还有个别党员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工作中拈轻怕重,不能挑重担,只讲报酬,不讲奉献。这些问题不切实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党的先进性,影响党员的形象,影响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共产党员有觉悟,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支部内部,我们有少数党员,连党的活动和会议都不愿参加,连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都不愿遵守,怎么能说这样的党员有觉悟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规定,遵守党内生活准则,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真正做到违反党纪的话不说,违反党纪的事不做。也只有不断接受组织的教育、提醒和帮助,才能使党员个人更好地提高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或少犯不应有的错误。
二、共产党员要有本领
从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看,我们迫切需要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迫切需要有一支能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担负起领导时代发展的重任。从增强党的威信和影响看,我们迫切需要拥有一大批既忠于党、忠于人民,又具备各方面专长和本领的党员群体,使我们党成为优秀人才聚集的党、在群众中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党。从党员自身的发展要求看,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党员如果能力很弱,不要说为党作出贡献,党员自身都可能面临被社会竞争所淘汰的命运。所以,于党于国于己,党员都应不断增强本领。
总体上看,我们太师屯中心校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是比较好的。我们既有一批业务上出类拔萃的党员人才,也有一大批掌握各类专业技能的普通党员人才。
我校的党员教师队伍是一支爱岗敬业、乐于进取、富有生机的党员队伍。这些党员在各个领域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也有一些党员存在着能力素质不适应的问题。有的思想理论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感觉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加强学习和实践,是克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唯一途径。
共产党员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深入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其次,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努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再次,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和钻研,在实践中培养教育科研的本领。
三、共产党员要有作用
指出:一名党员的作用,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作用却不可低估。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深刻阐明了共产党员发挥作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意义。党和人民的工作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党的执政成效是靠全体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汇集的。太师屯中心校要顺利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离不开114名党员在学校各个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所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要有作用,我认为关键有两条:
首先,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表率作用,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除一些老党员、老同志外,我们党员大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一定的任务。人们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看什么,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也要看他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中心校的工作部署能不能在你那个完小、幼儿园、教研组、前后勤等部门迅速推动,成效明显不明显,党员是关键。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并把自己的工作与党的形象和威信紧密联系起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以过人的本事说服人,以出色的业绩说服人,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党员在本职工作中发挥作用,工作突出还不够,还应当善于团结周围同志一道前进,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切实发挥好“传帮带”先锋作用。
其次,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做好群众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党员的活动,也更多地和社会联系起来。作为党员,不论在单位也好,在社会上也好,都应当自觉成为群众的榜样,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起示范表率作用,自觉做遵纪守法和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楷模。
党员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一要管好自己,二要主动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是在人民群众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执政地位才有牢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每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观点,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党员做群众工作,要体现在服务群众、团结群众上。在群众有困难需要党员帮助的时候,党员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当群众思想有困惑的时候,党员应当主动进行关心,帮助他们解开疙瘩。当群众有牢骚和怨气的时候,党员应当正面疏导,帮助他们理顺情绪。群众是讲感情的,只要我们的党员真正对群众以诚相待,真心实意地关心和帮助群众,群众定会尊敬和拥护我们。作为学校领导干部,要时刻把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充满感情、竭尽全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树立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努力做到多办好事。
四、创先争优从我做起。
第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争当优秀。全体党员教师要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努力工作。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为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本校发展的实绩,争当优秀,为创建先进党组织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开展争当“党员示范岗”活动。中心校要求每一位党员的工作岗位都要成为“示范岗”。即学校管理工作示范岗、教育教学工作示范岗、后勤服务工作示范岗、生活指导教师工作示范岗、安全工作示范岗、班主任工作示范岗、科任学科教学工作示范岗等,20xx年六月对示范岗进行检查评比表彰。
第三、结合我校实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一是要求各党支部努力做到“五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反映好;二是要求党员教师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争当五个模范,即自觉学习的模范、师德修养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服务师生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
关于立足岗位躬身力行心得体会报告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会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刚才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现在我们一起回顾党的发展历史。共产党从1921年从成立之初的50余人的小党,到现在成为全球人数最多的第一大党,也是执政时间最长的第一大党,我们党一路走来,经过了许多艰难困苦、浴血奋战。在这98年的历程中,我们党经历了许多关键时期。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向共产党举起屠刀,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随后组织了“秋收起义”,带领部队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掀开了我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我党举旗定向,挥师北上,积极构建抗日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在捍卫民族利益的同时也壮大了自己。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1972年,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国与苏联交恶,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重要指示。随后,毛泽东主席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于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效推进了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同意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美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从表面上看,中美是经济和贸易上的摩擦,实质上是中美国际影响力的较量,是中国的长期发展的一次重大挑战。党中央从容应对中美贸易战,守住了底线,占据了舆论制高点,捍卫了中国人民利益。
9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98年的筚路蓝缕,98年的艰辛探索,我们忘不了嘉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忘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忘不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那一片草地,忘不了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忘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忘不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勠力同心、顽强奋斗,中国人民从此强起来了。98年的光辉历程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是光荣的党,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党。习近平总书记讲:“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那么,今天我们回顾98年的奋斗岁月,一起感悟共产党的初心。
1.初心坚守于忠贞不渝的革命理想。共产党人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超人的意志,是不可能取得革命成功的。开国上将王平是我们湖北阳新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共产党的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突然彭德怀来找他,说还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到,让他回去找。王平带着警卫员走到河边时,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小战士背靠着背在睡觉,他当时勃然大怒,走过去就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一个,700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冻死饿死了。“整个长征路上,平均一公里牺牲两名战士。”红军就靠着这么一点点人走过了25000里,直到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常常说红军精神。红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靠什么支撑?靠的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撑,是忠贞不渝的革命理想,引领这只队伍在历史中前行,从南湖起航到奋楫金沙江、从四渡赤水到饮马长江,将红旗插在了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西柏坡上,一直插到了天安门城楼上。
2.初心体现于改天换地的斗争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我们党98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史。不管是在国内战争,还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垮了蒋匪军。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以弱胜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让世界知道,100多年的东亚病夫从此站起来了,东方的睡狮醒过来了。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于担当、永久奋斗,不断传承、弘扬和践行伟大爱国精神,带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才能在古老的大地上奏响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不朽乐章。
3.初心饱含于血肉相连的为民情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政党,能够在全国执政70年,成为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党,领导改革开放40多年,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半床棉被”的故事: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床棉被”的故事里,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正是这种血脉相连的鱼水情,让千千万万个家庭送丈夫、送儿子参军参战,为了给红军架设浮桥,人民拆下自家的门板、床板,有一位老大爷甚至捐出了寿材。“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初心如磐、为民情怀不变。
4、初心贯穿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方志敏同志在《可爱的中国》里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翻开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个铜板都没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他全部的财产了。毛泽东同志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一条毛巾被补了75块,盖了一辈子。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前夕,告诫全党全军“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一直到现在,艰苦朴素都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明的特征,也是赢得群众拥护爱戴的重要品格。
5.初心伴随于勇于探索的锐意改革。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现代化的进程从此步入了历史快车道。2000多年前的商鞅,在秦国实行井田制,推动了秦国经济的发展,让秦国最终一统华夏,2000多年后的小平先生在中国实行包产到户,解决了中国农民的温饱。小平先生把历史推进了一步,就是改变了历史。40年来,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抓住了加
立足岗位躬身力行心得体会报告 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感悟(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