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考察心得体会报告 湖州之行感想(3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湖州考察心得体会报告一
早上好!欢迎大家来无锡游览,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进行太湖精华游,我感到很高兴。太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相当于400个杭州西湖那么大,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之间周围有无锡、苏州、常州、湖州四个城市。2400多年前吴越春秋时,吴王阖闾首开太湖画舫进行水上旅游,并首创太湖般菜;唐宋时期,太湖又以盛产太湖石出名。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还有72座岛屿山峰点缀其间,组成了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画卷。
我们首先游览的是真山真水的鼋头渚公园。鼋头渚,渚就是突入湖中,三面临水的半岛,因状如鼋头而得名。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渔夫在湖中遇到风浪,误入鼋头渚,舍舟登岸,发现这里茂林修竹,落英缤纷,疑为世外桃源,不忍离去。后又打柴遇仙,得道出世,为这里留下罢拔几分神秘色彩。鼋头渚向南可望烟波太湖,恶青岛海滨浩淼气概;往北能观碧波蠡湖,有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在这么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辅之以别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使之成为观赏太湖风月最理想的游览胜地。鼋头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却辽阔的无边风月,以及早中晚、晴阴雨景致各异的神奇变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无数中外游人。
(澄澜堂)
澄澜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明代宫殿式样建造的,面阔五间,四周游廊,宽敞豁达,气宇不凡。澄澜堂的“澄”是指湖水平静清澈,“澜”是波澜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览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
澄澜堂位于鼋头渚的高处,居中面湖,视野开阔,远眺近览,景色各异。
(甘露寺)
这里是甘露寺,甘露寺原在镇江北固山上,是孙权的母亲、刘备的“丈母娘”念经的地方。因为东吴起先建都在镇江,火烧赤壁之后才迁都南京的。
三国城内的甘露地建于山坡之上,经二组台阶到达建在7米高的平台上的甘露寺山门,山门内沿斜坡登上6米高的平台,可到佛殿。殿内有释迦牟尼佛像,旁边是吴国太的经心,吴国太相女婿就在此拍摄。
赤壁之战后,孙、刘曹均势鼎立。周瑜设下“美人计”,假称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婚刘备,京口招亲,然后扣下刘备,逼还荆州。刘备则按诸葛亮之计,设法让孙权之母吴国太甘露寺相亲,弄假成真,并带着孙夫人一起返回荆州。这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灵山大佛)
1994年10月20日,“中国无锡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小灵山上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世界第一大佛”即将诞生。
灵山大佛是一座高达88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赫德森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3倍。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世界第一大佛”再高17米。由此可见,灵山大佛是世界之最。
灵山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耐用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发族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艺术上享有崇高地位,这为大佛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再者,青铜时代正在佛教形成的朝代,代表着佛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则由设计上海东主明珠电视塔而名扬海内外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此工程由于采用了高新技术,可防止岩层滑坡和岩石风化,可搞7级地震和12级以上大风,而且防雷,还设有烟警、温警两套报警系统,达到自动喷淋降温、防火的联防作用。
大佛内层主体工程于1996年5月28日举行了封顶典礼。内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是大佛的主心骨,然后主心骨外焊接钢支架,钢支架上再安装青铜材料铸造的大佛铜板,最后将焊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灵山大佛,灵山大佛的焊缝总长度达30公里。
大佛的铜板铸造是一顶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由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承建。该厂曾运用航天技术成功地为香港宝莲寺铸建了“天坛大佛”,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致赞誉。南京晨光机器厂根据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创作的8米高灵山大佛的佛像小样,通过电脑放大11倍再切割分片浇铸成铜板。88米高的灵山大佛的佛体部分共由1560块铜板拼接而成,第块铜板平均厚8毫米,高2米,重约600公斤,共用青铜达700吨。1995年7月24日正式开炉浇铸,耗时一年完工。1996掂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净重666公斤的锡青铜板佛体开始安装,1997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1997年11月15日灵山大佛落成开光。
灵山大佛高88米,加上三层裙楼基座,总高达101.5米。大佛的脚趾前端高80厘米,趾甲宽有60厘米。
灵山大佛的建造,不仅仅是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更主要的是他将在宗教文化、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灵山胜境将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成为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
描写湖州考察心得体会报告二
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距湖州市区8公里,有38米宽的大道与市区相连,为省内唯一依托太湖资源优势而开发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75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山峰72座。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区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已湮废不少),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其中以黄浦江泄量最大。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
太湖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太湖在水位2.99米时的库容为44.2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89
湖州考察心得体会报告 湖州之行感想(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