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生命范文学生范本 新教育生命叙事范文幼儿园(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新教育生命范文学生范本一
思索一:课程即生活反过来说生活也是教育。
课程应该和学生们的生活密切结合,比如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校园里的一物、一景,当我们能真正的把教育融入生活,教育就会变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才会让知识和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和共鸣,那么,教育体验对与学生,才能真正变成一件幸福的事情。
有些教材的内容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已经脱离了学生们的生活,这样的内容怎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的教学内容已经过时甚至于落伍了,被时代狠狠的甩到了后面,比如五年级下册美术电话巧设计上的参考图片,出示的最先进的电话还停留在第一代智能手机,这样的内容,如果不进行教材重构,又如何带给孩子们新的启迪呢?
思索二:加大专业阅读力度,培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质疑的能力
聆听了李庆明博士对美术案例的分享,我折服与李博士的博学多识,更折服与李博士的专业精神。正因为他的博学多识,才让他有了质疑教材的能力和魄力。我们现在的教学,大多数还停留在百度百科基础上,百度查到的终是浅薄的,甚至还存在许多的误区,只有印在书本上的,才是专家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验得出来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加大专业阅读的力度,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培养出对教材内容的质疑能力。
思索三:如何能够把课程开发的深入扎实
这两天,我聆听了几位老师和校长的分享,秉承学习的态度参观了日照新营小学和山海天小学。新营小学的人人开发课程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在课程上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在每周三的下午开展了两节课的选课走班,打破了每节课40分钟的惯例,实行了大(40―35分)小(25分)课混合的模式。既保证了所有课程的顺利开展,又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极大的提升了课堂的时效性。山海天小学的四季课程“柳笛声声”更深深的吸引了我,课上,老师们带领学生们制作柳笛,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认真的,快乐的,吹响时,声音由于柳笛长短粗细的不同,高低错落,孩子们是兴奋的、幸福的,写实验报告时,孩子们是专注的,写作文小练笔时,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他们的文笔必定会是生动的,有思想的。整节课渗透了新教育的理念,教育即生活,当我们的教育从生活中来的时候,学生的教育生活怎能不丰盈,不幸福呢?
新教育的课程并不是增加老师的负担,教师应当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做一位旁观者,奉行”不干涉“政策,做一位引导者和鼓舞者,好的课程必定是老师们乐于实施,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我很欣赏外小卢彦红校长的“全息德育”课程“大手拉小手”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通过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开学宣誓结对、半月陪读护娃、宣讲外小文化、入队见证成长、过节互质问候、秋游结伴远足系列活动,精致简单的课程,即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还给了学生成长锻炼了机会,让大手和小手都从活动中深刻的感受到爱与责任,这比我们一年持续不断的喊口号更有效,轻松实现了校园零欺凌。这一系列的活动对孩子们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为外小老师的智慧点赞!
思考四:我们的课程课程如何开始
听了许新海博士的讲座,我认为我们的课程最开始应该是在学校搭建顶层设计,各科室联合,充分沟通,形成基本框架。然后发动当下的师资力量,鼓励骨干的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呼唤教师们卷入课程,唤醒教师们开发课程的热情。
在去日照之前,我就带领我们学校的美术老师对小学阶段美术课程内容分类别进行了统计,接下来,我预计带领老师们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梳理,找到我们擅长的、感兴趣的、摒弃重复的、按类别和课程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我们可以从减法开始,做实一到两个主题,然后在逐渐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音乐方面抓住合唱一个课程,把它做实。
课程是慢功夫,慢在我们细细琢磨,扎实推进,课程又是快的,快在没准我们教育生活中的灵光闪现,就能铺就一条通向课程的道路。只要行动,课程就会带给我们不可预约的精彩!
有关新教育生命范文学生范本二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对美育这一章一点浅薄的感想。
1、在注重美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
3、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该警觉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陰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怜和呵护,以及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
新教育生命范文学生范本 新教育生命叙事范文幼儿园(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