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项目报告范文通用 创新项目申报书范例(八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技术创新项目报告范文通用一
本内动力一厂科协分会要求所有会员立足岗位,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根据西厂区动能供配系统现状,不断优化提高系统及动能发生设备运行可靠性,共组织实施技改技措项目7项。积极组织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共完成通过验收班组创新成果17项。为支持公司战略部署顺利实现,动力一厂科协分会积极支持分厂在汽车工业园设立办公室,为通家公司动能公用配套建设提供相关技术与维修服务。通过与供电局、电信局、市政公用配套部门的积极斡旋,实现通家公司10kv以上配电系统、通讯系统、供热系统、供水系统建设零投资,为通家公司建设的顺利完成及产品上市提供了有力的动能供应保障。随着西厂区家属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动力一厂科协分会相关会员积极参与其中,为家属区动能公用配套建设工作的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理工作,使家属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西厂区职工浴池设备设施陈旧,系统可靠性及使用舒适性差,动力一厂科协分会相关会员利用专业优势,对照明、配电、加热及控制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利用动力一厂热力蒸汽提供热源,通过全自动控制系统制备热水,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而且实现了蒸汽集中供应,浴池原锅炉停止使用,降低特种设备管理及运行成本。
根据动力特点,科协分会积极组织相关会员走出去学习了解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新方法。为提高燃煤锅炉热效率,为10t锅炉加装分层燃烧装置及空气预热器,组织相关人员对电锅炉供暖及蒸汽热交换供暖效果及运行成本进行详尽分析,以提高采暖效果减低采暖成本。在热力车间及运行车间开展能耗对标活动,鼓励员工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方法,系统运行模式不断得以优化。在设备运行管理上积极探索降成本提效率的好方法,通过对空压机保养件及相关设备维修件的分析,积极采用替代品或自制件进行保养维修,对运行效果及成本进行比对分析,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为了提高员工技能,拓展员工知识面,科协分会相关成员组织主讲各类培训26次,总计121课时,使新知识、新工艺在员工之间得以及时交流。策划组织了电工技术比武及各类岗位练兵活动,在员工之间掀起比、学、赶、超的氛围。
动力一厂科协分会本着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兼容并蓄的原则吸纳一切有知识、有技能的员工进入组织,为集团公司运营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汽车工业园已在蔡家坡地区落户,我们将要求所有会员加强学习力度与速度,强化自身本领为工业园动能公用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贡献力量。分厂已经提出打造西厂区“动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我们科协分会将不遗余力地从系统入手,强化组织服务能力,高瞻远瞩地策划完成各项建设改造工作,如履薄冰地处理每一个瓶颈问题及微小故障。我们科协分会将积极响应公司及分厂的各项战略计划,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走向美好未来。
动力一厂科协分会
二〇xx年十二月十四日
有关技术创新项目报告范文通用二
今年以来,我局紧密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大胆开拓,牢固树立“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围绕创新抓人才,围绕发展抓就业,围绕惠民抓保障,围绕稳定抓监察,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经验、树典型,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排头兵。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筹城乡就业,保持就业持续稳定。一是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探索实施分类培训,根据不同年龄段、有培训愿望人员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操作政策;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重点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对在岗职工,结合岗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重点开展创业培训。
二是打造功能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新体系。建立覆盖城乡、规范统一的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市场,为用人单位搭建用工平台,为求职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技能鉴定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在全县30个乡镇社会事务服务站设立就业服务站,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前移。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级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联网运行、资源共享。三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机制。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向基层下沉,将求职登记、招聘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业务下放到乡镇及各行政村,让城乡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就业服务。实施“内引外联”劳务输出新模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一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收集本地就业空岗信息,扩大就地就近转移规模;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四是实施以创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新举措。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计划,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加大对创业人员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建成各具产业特色、承载能力强、政策配套、设施完善的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739人,占全年目标3050人的89.8%;下岗失业再就业1548人,占全年目标1650人的93.8%;其中就业困难群体(4050人员)再就业422人,占全年目标450人的93.8%;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00人,占全年目标5000人的108%,培训4310人,占全年目标4200人的103%;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51人,占全年目标2500人的106%;职业技能培训6997人,占全年目标7300人的95.8%;其中失业人员培训1307人,企业职工培训1965人,农民工培训3428人,创业培训297人。
(二)强化为民之责,在改善民生上求实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民生民心,把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集中力量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的实事好事,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指导开展社会保险咨询、参保登记、受理医疗费用报销申请等。二是加强社保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实现“银劳互联”系统上线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经办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升,改进服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做到工作内容规范化、工作方式科学化、工作态度人性化。四是经办职能下移,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就近就地办理参保手续。
截止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累计征缴基金376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0.9%。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1373人,征缴基金4837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2.9%、159.1%。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征缴基金1501万元、211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83.4%、140.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59498人,征缴基金1219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2%、131%。普通病门诊统筹开展率100%。失业保险新增参保856人,累计参保23356人,征缴基金184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0.7%、115.5%、115%。工伤保险参保23097人,征缴基金342.6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98.4%、126.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34647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92.7%。为全县65199名60岁以上参保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新农保养老金,新农保养老金累计发放2856.8万元。
(三)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抓手,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服务维权。通过对非公企业实施主动劳动监察执法、受理投诉举报和办理信访件,结合劳动用工年审,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参加社会保险、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签订、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检查及治理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收入分配调控力度,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企业工效挂钩办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定期发布行业人工成本、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规范企业工资发放行为。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监控,在建筑、交通领域等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劳动监察,发挥信访举报中心协调作用,畅通劳动争议电话咨询投诉渠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网上举报投诉案件处理机制和“快立、快查、快处、快结”的大队、中队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开辟工伤类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绿色通道”,搭建企业、职工对话沟通、调解平台,化解劳动争议。加强与各级工会组织、工商业组织的协调沟通,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截至目前,深入开展了日常巡视监察执法,依法对全县烟花鞭炮厂、建筑企业、矿山、锦帛钰公司、县电力公司及各大超市、宾馆等先后进行了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费清欠、劳动安全等执法检查,涉及劳动者3860人,共受理举报案件21件,其中立案调查7件,协调处理14件,涉及劳动者53人,为劳动者追讨工资10.24万元,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联合工会与25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我县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职业技能鉴定2560人,办理职业资格证2377本。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7起,案外调解争议案件19起,结案17起,法定时效内结案率达100%,有效维护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做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工作的问题所在。一是统筹城乡就业面临新形势新问题,“4050”特殊人群就业压力巨大,农村劳动力对专业培训认识不够,劳务技术含量低。二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壮大,个别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拖欠职工工资、拖欠甚至不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围绕上述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工作。
有关技术创新项目报告范文通用三
【摘要】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的工会工作也是如此。企业工会是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直接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处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在维护职工、组织职工、依靠职工、服务职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企业工会创新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现阶段工会组织要履行好这一职责,就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的思路实现新的作为,更好地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一)要维护好职工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一切利益的基础,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就是维护职工的生存权利。劳动是工人阶级谋求生存的手段,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就要保证职工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在这方面关键要抓住“三个保障”:
依法维护,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对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职工福利等,工会组织一定要严格把关,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组织有关部门和职工代表对《劳动法》及集体合同履行兑现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等手段,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从源头上维护,保障分配制度公平合理。不公平的分配制度是对职工经济利益的侵犯,工会组织必须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倾听职工的呼声,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障职工经济利益不受侵犯的规章制度。
结合实际做好日常维护,保障职工生活的基本需求。工会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扶贫解困活动,主动承当“第一责任人”责任,使职工因事、因病发生困难时有人帮,有人管理,帮助困难职工渡难关、避风险,增强“造血”功能,确保职工队伍日趋稳定,促进生产经营工作。
(二)要维护好职工的政治利益。职工的政治利益主要体现在对企业民主需求方面。职工只有认识到企业的前途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要求有知情权、话语权,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建议。对此,维护职工政治利益,根本在于维护“三权”,让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维护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参与权。要建立和完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扩大职工参与管理的渠道,丰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手段,在完善职代会这一主要参与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厂务公开、提合理化建议、组织职工代表视察、定期召开财务经济分析会和开展“假如我是企业第一管理者”的讨论等等,让职工事事参与企业管理。
维护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决策权。要认真落实职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审议决定权,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议题,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还要通过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集思广益,广泛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把职工的好建议用到企业决策中;定期组织职工代表与行政对话,工会与行政进行平等协商,把职工意愿凝聚到企业的决策之中。
维护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权。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在职代会述职和民主测评制度,行政的重大决策、重要管理行为要向职代会报告,自觉接受职工监督;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在规范、深化、求实效上下功夫,保证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要维护好职工的文化利益。职工的文化权益主要是体现在职工享有文化娱乐的权利,享有学习知识的权利。要利用工会的优势,创造一些新颖的、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吸引职工,感染职工,使职工的思想得到升华。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职工的求知、求学欲望空前高涨。工会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员工”等读书自学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要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开展群众性技
技术创新项目报告范文通用 创新项目申报书范例(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