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党课心得体会报告 党课开讲了焦裕禄(五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焦裕禄党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什么才是真正的“政绩工程”?就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最新焦裕禄党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以前对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在最近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对焦裕禄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焦裕禄同志的伟大革命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行一行滚烫的文字,撞击着我的灵魂,升华着我的思想,净化着我的心灵。
我们今天重温焦裕禄精神,深情缅怀焦裕禄同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不怕困难、不畏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呈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这也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一个“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要学习焦裕禄精神,我觉得,关键是要学习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他热爱本职的思想。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焦裕禄拖着虚弱而多病的身体,在风沙迷漫的沙漠上植树浇水,在漆黑的暴雨之夜的田地间视察洪情,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多少农家的门槛,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
在工作中,焦裕禄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焦裕禄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他的心里装着兰考县36万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向焦裕禄同志那样成为一个在平时能看得出来,在困难时期能冲得出去,在危难时刻能豁得出去的党的先锋战士,我们的党就能永葆青春,我们的事业就前途无量。
我们正应对着各种挑战,我们要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内化为理念,外化行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真抓实干,化危为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党性和作风凝聚人、吸引人、感召人,就能使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最新焦裕禄党课心得体会报告三
不知不觉我们在大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三个年头,现在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自己除了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以外还是一名积极分子,在大一的时候我选择了入党,在党的群体里“生活了”三年,不能说这三年自己有多么大的改变,至少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看表面而不去想实质的东西,党课中有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当然还有我的同学,大家一起在党课中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成长,我们很喜欢这种环境,因为在党课中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回想起自己大一时入党的情景,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入党动机的问题,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而我们的回答大多数都是一样的,因为毕竟想法真的相差很少,但是现在看来从前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简单。那时候考虑问题的方式很局限,觉得别人入我就因该跟随着,但是现在看来,入党带给我的并不是和别人达到一样的生活环境,而是让自己学到了更多,体会了更多,入党的动机也随之改变。走过三年的入党历程,我觉得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学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前,至少必须明确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入党,意味着自己此生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要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发展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每个人的体力、智力和创造力提供了最自由、最全面、最充分的发挥机会,使人类永远摆脱阶级分裂、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从根本上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心中永远不落的旗帜。倘若一个要求入党的人,心中没有这个理想信念,只是想从执政党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方面受益,势必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格格不入,最终必将惨遭淘汰。党的历史上那些叛徒、野心家、腐败分子,侥幸投机入党,终被大浪淘沙。
第二、入党,意味着要比群众多吃亏,争取入党就是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吃亏。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个人利益的实现,包含在党和人民利益的实现之中。这表明,我们党是承认党员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并且要尽量爱护和关怀党员的个人利益;同时,我们又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心目中,个人的一切可以抛弃,惟有党的事业才重如泰山。因为,他懂得生活的真谛,有着明确的人生航标,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考虑入党。
第三、入党,意味着要比群众多挑重担,多做贡献。共产党人从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际地工作,努力为人民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孔繁森、邓平寿,都是这样的人。所以,那种企图到执政党内来以权谋私、捞取好处,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人,是不能加入到党的行列中来的。实践证明,凡抱有不纯目的入党的人,即使侥幸入了党,肯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十有八九必露原形,最终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那些大大小小的、已暴露或尚未暴露的贪污腐败分子就是前车之鉴。
第四、意味着要比群众多做牺牲,争取入党就要富有革命的自我牺牲精神。在战争年代,我们党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在激烈的阶级搏斗中,共产党员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这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条件。今天,我们虽然处在和平建设时期,但是,国外敌对势力入侵的危险依然存在,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一直没有停止;国内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有时还可能激化;即使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灾祸和事故。
因此,革命战争时期的那种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今天不仅依然需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更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共产党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因此,每一个争取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有经受各种严峻考验的思想准备,具有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那些革命意志薄弱、与党离心离德的人,在危急关头经不起考验、畏难退缩的人,有辱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根本没有资格做共产党员。每个入党的同学,从争取入党那天起,就要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严格按照党员标准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以实际行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毛主席曾经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党。”这段论述极为深刻,每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应引以为 鉴。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且要时常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端正入党动机!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履行自己的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推进,或多或少会有党员在新时期的新情况下出现思想上的问题。只有利用在集体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同志们才会在新形势下清醒头脑,肃清思想上的不正,改正不足,以高度的热情和崇高的思想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作为有志向的大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法宝,及时对自我总结,发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个懂礼貌、尊重他人的人,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构筑美好的明天。借助一个哲学观点,只有不断否定自我,才能达到不断的肯定。
最新焦裕禄党课心得体会报告四
新思想领航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旨在铭记“不忘初心”的领袖嘱托,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历史使命铭记脑中。
红色基因,承载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仰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员的非凡特质和精神内核,她孕育出一个个血火锤炼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在一茬茬共产党员身上生根发芽、赓续传承、发扬光大,推动着我党成长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如果说红色基因是我们的精神族谱,那么对党忠诚就是红色基因的核心要义。回望历史,无数革命英烈用热血和生命,灿烂着精神星河,在红色基因谱系上光荣地书写下“绝对忠诚”的光辉篇章,使忠诚基因在历经风雨洗礼之后,依然赓续绵延、历久弥新。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风险考验,必须要捍卫好忠诚基因,坚守信仰高地;我们担负着强国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要传承好忠诚家谱,跑好精神接力,让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红心更坚、赤胆更壮、热血更烈,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纵览97年风雨历程,我党之所以历经艰难而不溃散、屡经挫折而愈顽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关键密码就是厚植了红色基因,凝聚起了强大的灵魂伟力,这才一路辉煌,基业长青。
(一)绝对忠诚是永葆性质宗旨的“精神血脉”
忠诚是一支队伍奋进的灵魂。1937年,为了团结国民党实行全民族抗战,红军接受改编,整合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红军官兵虽然改了名,但是一颗红心不改
焦裕禄党课心得体会报告 党课开讲了焦裕禄(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