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案例心得体会报告 农机工作心得体会(4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农机案例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我市农机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为主线,以实施“兴机富农”工程、建设星级文明农机市场、搞好“一条龙”和信息网络服务、开展农机安全活动年等为重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并在农机总动力、农机经营总收入、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前列,受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也希望同志们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再创新的业绩。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党的xx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农业的先进生产力,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重道远,大有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一定要从贯彻xx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装备代替人力、畜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必须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其次,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必须积极引进、消化、吸收、运用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改善农业机械装备,促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竞争力。第三,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的重要前提。推进农业机械化与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走出来,转移到城市或小城镇务工经商,从而为实现人口集聚、推进农村城市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要发展规模,需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优势农产品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技术在农业领域运用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实践证明,只有有效利用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生产手段,才能使一些农业先进技术在生产领域大范围推广使用。比如,我们通过“兴机富民”工程,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
二、突出重点,加快提升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关于今年的农业机械化工作,要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我市农机化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在全省当龙头、在全国创一流”的目标。
一是要全力抓好示范基地建设。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不同农作物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优势农产品、优势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域的发展。尤其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全力抓好“十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搞好不同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研究和机具的实验示范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既搞好高新技术的引进,又注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市农机化发展水平。
二是要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组合农机作业项目,形成农业种植户、农机户、养殖户“三大户”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3 1”的农机经营模式。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对农机大户的培训,扶持和培养一批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专业公司,充分发挥他们的龙头作用,带动农机产业化的发展。要积极推进农机信息化,逐步建立市、区市、乡镇三级信息网络,为我市农机化的发展提供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是要加快推进农机“两大工程”。实施小麦秸秆机械打捆、玉米机械化青贮“两大工程”,既能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又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应大力推广。各级农机部门要继续抓好“两大工程”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作业发展,确保实现跨区作业1万台(次)、为农民增收1亿元的“两个一”目标。
四是要继续创建农机服务品牌。服务是农机部门的立业之本。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内容,提高农机服务水平。要在去年已形成的“明星机组”、“明星服务队”、“一条龙服务”等品牌的基础上,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创建更多的农机服务新品牌。尤其要以跨区机收、机作为服务纽带,进一步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把农机服务拓展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农机“一条龙”服务,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五是要进一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法》、《农业法》及农机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使农机安全生产法规深入到村到户。要严厉打击农机造假活动,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坚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要继续搞好创建“星级文明农机市场”和“星级文明农机销售企业”活动,规范农机市场。要开展农机安全“十、百、千”活动,树立正面典型,带动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水平。
推荐农机案例心得体会报告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有关部署,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4月11-13日,由市局徐伟副局长、市农机监理站周义召站长带队,组织市农机监理站有关人员和5市及黄岛区农机监理站长,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和查验档案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5市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并在莱西市组织了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思想认识到位。农机安全生产得到各级农机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农机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从市(区)到镇、村,“一岗双责”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2、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市(区)、镇、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并配套了相关的考核奖惩办法,保证了工作任务有人抓,目标责任有人负。
3、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深入乡村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印发年检通知、整改通知及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份,大大强化了机手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二是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乡村,严厉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脱检等违法、违章行,有效减少了事故隐患;三是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清理整治工作。一季度,全市新挂牌2000余台,新办驾驶证1000余个,年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7万台,不仅“三率”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工作进度较往年也有了很大提高。
4、工作亮点突出。平度市突出一个“早”字,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一检年检率就达到80%以上;莱西市充分发挥各监理中队作用,每月召开1次例会,对各项工作进行调度,年检拖拉机3万多台;即墨市创新工作思路,组织开展“星级农机合作社”创建活动,促进了监理工作开展;胶州市狠抓农机专业合作社“三率”整治工作,仅一季度的年检率就较往年提高了1倍多;胶南市抓住免费管理的有利时机,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和清理整治活动,工作力度和工作成效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率”工作发展不平衡,胶州、胶南两市存在较大差距;
2、网格化管理工作进展不够快,部分市(区)镇、村两级体系不健全,网格化监管平台还未开发完成,信息普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快。
4月12日上午,在莱西市牛溪埠镇组织了全市农机安全生产预案演练活动。这次模拟演练分两个现场:
一是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模拟演练现场。主要演练应急预案实施细节,突出演练了发生特大农机事故后事故信息的上报制度、传递速度和各有关部门快速反应能力。
二是重特大农机事故救援模拟演练现场。演练模拟莱西市1台手扶拖拉机违章载人,因操作不当翻入路边沟内,
农机案例心得体会报告 农机工作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