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仪式心得体会报告 观摩活动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观摩仪式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
在我所观摩的.这几节课中,教师都很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在这次所听的七节课中有五节就是复习课,复习课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他们却将较为枯燥的数学复习课设计的富有乐趣,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教师再引导学生回顾。看得出学生们掌握的非常好,也体现了教师们平时对基础知识抓的很扎实,他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情境中、生活中提炼出练习,让学生在愉快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的探究、实践和推理数学知识。
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生本课堂。
这次在山丹听的所有课中,印象最深的是张潇老师的课。张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很轻松,基本都是学生在讨论、交流,老师在倾听和引领。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提出和解答。这种教学模式是什么模式呢?下课后,我迫不及待的和张老师了解了这种模式,原来这种课堂叫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就是充份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据泥于传统课堂中老师所设定的条条框框,而使其思维具有了主动性与发散性。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南关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啰嗦的言语极少,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领和自主探索下的自学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
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生本课堂的特色是: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创设情境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学生与教者教材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动的探求,甚至是质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理解。让学生真正深入到自主的探索活动中,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明白了计算的方法,更让学生的思维在自主的探索中体验了策略优化的美妙。总之,张老师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三、教学设计新颖这几节课虽然是复习课但整体设计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点拨启发还是小组的合作,都遵循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
每节课的习题都设置了很好的梯度,分为基础练习、对比练习和深度练习,使学生从简到难的一步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学生完成了题目后,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和思路,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练习方式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学生非常熟练,思路非常清晰。我们的课堂应该加强这方面训练,以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
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从他们几位教师的精彩讲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更加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扬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也会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主题观摩仪式心得体会报告二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有幸去参加了“山东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通过学习,受益匪浅,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标准》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如学习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几位老师创设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西游记》的情境,这一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们从动画中激发兴趣——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
我们知道,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它的任何语言都十分严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都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老师们在这点上做得非常突出,如,在让学生找1毫米时,老师说到:“这是一把放大的尺子。”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误认为1毫米也可以是这么大的。又如老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时,老师说“用铅笔尖指着让同桌看一看”这样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说明1毫米之短。再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时,教师说:“从零刻度到刻度1有几厘米,也就是几毫米?从零刻度到刻度2有几厘米,也就是几毫米??”虽然让我们感觉有点罗嗦,但数学要的就是准确严密语言。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仅把已有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条件,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眼、耳、手、口、脑等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老师在教“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学生说出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王老师说“下面就用老师发的学具一起来证明一下”。老师没要求用哪种方法,也要求用那种学具,而是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
观摩仪式心得体会报告 观摩活动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