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外
意 外(精选12篇)
意 外 篇1
你就是前天我在地铁车厢里见过的那个留着红胡子的高个子男人吗,如果是,那么我这篇小文章正是写给你看的。但如果不是,那也不要紧,我讲的这件小事既有喜又有悲,兴许对你还有益。
你熟悉地下铁道那情景--一长列车厢响着刺耳的叮当声穿过雾气腾腾的通道。且说有节车厢里,坐着一位高个子的红胡子男人,他旁边是一个表情庄重、一本正经的小姑娘。她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像是专门经过这种坐式训练;她双脚放得平平正正,像是怕把鞋子弄歪;她安安静静,像是什么也没看见。
高个子男人在看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报纸,视力集中,嘴角严肃。凭脸相,你不难认出他就是那小姑娘的爸爸。
车到一站,上来了另一个爸爸,另一个女儿--当然还有另一张报纸。这一对在那一对的对面坐下。两个爸爸两个女儿面照面。
火车起程赶下一站。新来的小姑娘好奇地往四下里看,然后,大约她看不到有趣的东西,便伸手摸摸她爸爸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立刻,那爸爸好像着了魔,他胡乱把报纸塞进衣袋,便朝女儿伸出大拇指摇晃。小姑娘伸手捉拇指,拇指逃得快,忽闪一下躲进拳头。火车赶了好几里,拇指还是没捉着。父女俩就这么一心一意玩,好像没旁人。后来小姑娘总算把大拇指捉住了。爸爸吻了她一下,还奇迹般地从衣袋里摸出一块糖赏她。
“我这结婚戒指如今派了新用场,”这爸爸向身旁并排坐着的一个人解释说,“只要她想跟我玩,摸一摸戒指,我便尽可能停了手头事逗她玩一阵。”
车又到一站,捉拇指的小姑娘下车了。正襟危坐的小姑娘目送她走得老远,然后想了好一阵心思:不错,她爸爸也有戒指。她抬头看着爸爸的脸色,小心翼翼伸出手,也把戒指摸了摸。她爸爸觉察了,立刻放下报纸,盯着她厉声喝道:
“别这么烦人!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女孩子就该像女孩子!”
所以你瞧,我是多么希望这位高个子红胡子爸爸听我讲这段往事呀!我想让他知道:他的小女儿脑子里想了些什么,以及心灵上感到了些什么! (周林东译)
--------------------------------------------
黄 克 庭 点 评
弗尔敦·奥斯勒(1893-1952年),美国作家和编辑。曾任《大都会》和《自由》杂志主编、出版社副总裁和《读者文摘》高级编辑。
《意外》是一篇寓言性小说,这是一篇极易使读者阅读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文章。小说中所叙述的故事并不重要,但它包含的某种思想内容却是深刻而永恒的。世上的人千千万万,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幸福,每个人也都在为幸福而忙碌,但为何有的人能拥有幸福,而有的人却处处碰壁呢?小说《意外》警示我们,真正的幸福与忧伤是从自己的内心发出的,即所谓:“佛在心中”、“魔由心生”罢了。
面对一束鲜花,有的人会欣喜不已,有的人会黯然垂泪,还不都是“自作自受”!“冷峻”的爸爸,不但不能给人以快乐,他自己也不会拥有快乐;“慈爱”的爸爸,既能给人创造快乐,又能使他自己沉浸在快乐之中!
人,来到世上一趟很不容易。愿世上的人时时学会创造和享受快乐。
意 外 篇2
意 外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1.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2. 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学习课文2—12自然段
1.自由独第2-12自然段
2.读后自主思考,全班集体交流。
①陌生人主动搭话,碰到钉子后仍不放弃。
师: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个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让我们
揣摩一下高尔基当时的内心。为什么他要主动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钉子后仍然不停地追问呢?
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和剧院这个特殊的场所来思考。体会高尔基对青少年
的关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情感。
②在作者大声哭了起来的时候,陌生人安慰“我”。
指导学生把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分别画下来,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词
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高尔基体察作者的内心感受,适时地
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伤,他对青少年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对他不由得产生崇敬之情。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
③“我”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
扣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讨论:从高尔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对作者在剧院中读书
的批评。既然是批评,为什么还要带着微笑说?从“一同欣赏”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高尔基刘•作者真诚的帮助和平等友好的态度。 ’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揣摩作者的写作特点
1。同学们,文章在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尔基
骨高高的,又非常面熟的人就是高尔基呢?
为什么作者不一开始就点明这个颧
2.学生自主思考,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这样安排确实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的
顺序,使事情更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
3.教师拓展:简单介绍用了类似写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学生推荐这类作品阅读。
二.“我”读《童年》时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地乐趣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意 外 篇3
烤鸭的脖子上挂着一张塑料纸片,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小姐,因为品尝了你种的菜。所以我才长得如此肥硕。”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关于意外赔偿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意外赔偿阅读材料
⑴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菜。悉心栽培了数月,到仲夏时院子里已是满眼油绿,让人看着心醉。每天我都在这里盘算着能有多少收获。
⑵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看着蔬菜大多已经成熟,我兴奋地给朋友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与我分享劳动成果。打完电话,我便骑着单车到附近超市购买烹调所需的调味品。
⑶两个小时后,我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推开栅栏门,发现院子的地上凌乱地散落着一些嫩绿的菜叶。天啊!我的蔬菜转眼间已是叶落茎断。这是谁跑进来践踏了我的劳动成果?
⑷突然,一个黄白相间、圆鼓鼓的家伙在蔬菜间蹒跚挪动,不时抖动着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我站在那里,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东西会把我的菜园糟踏成这个样子。
⑸和鸭子是讲不通道理的。但是,我决定要为自己讨个说法。我想起住在隔壁的那个老妇人养了几只鸭子。甚至听人谈论过,那老妇人几十年守寡,性格古怪,与周围的邻居很少讲话,她唯一的喜好就是饲养一些小家禽。
⑹我按捺着心中的恼怒,用力敲开了她的房门:“请问夫人,您养的鸭子都在您的院子里吗?”
⑺她没有吱声,默默地从我身边走过去,弓着腰用她那干瘪的手指指点着地上的鸭子。她反复数了几遍,然后转过头呆滞地打量着我。看得出,她的目光中带着许多疑问。
⑻“如果少了一只的话,那么它现在正在我院子里美餐呢!”我直截了当地说。老妇人愣了一下,一言不发地跟着我到菜园子里去找鸭子。
⑼此时,那鸭子依然不停地啃着我的蔬菜。老妇人快步跑过去抱起鸭子,然后站在那儿静静地等待我的发落。
⑽“夫人,让我说您什么好!请看好您的鸭子,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看到……”我气愤地说,但不失礼貌。
⑾老妇人颤巍巍地点点头,一言不发,而后抱着那只鸭子蹒跚地走了。
⑿几个月后,老妇人搬走了。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而那场菜园“风波”也被时间渐渐淹没了。
⒀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晚上,我邀请了数位挚友到我家共度圣诞之夜。我们正开怀畅饮,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给我送来了一个邮包。邮包上没有寄出的地址,邮包外面夹着一封信,上写:亲爱的孩子,你好吗?我曾住在你的隔壁。半年前,我养的鸭子损坏了你的菜,给你带来了极大的不快,我一直很内疚。今天是圣诞节,我要送给你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一定收下,因为这代表着我的深深歉意。
⒁我拆开包裹,轻轻剪开深色的密封塑料袋,一只焦黄流油、香气四溢的硕大的烤鸭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烤鸭的脖子上挂着一张塑料纸片,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小姐,因为品尝了你种的菜。所以我才长得如此肥硕。”
意外赔偿阅读题目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文章第⑸段画横线句属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你说说下面两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有何异同。(4分)
第一处: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
第二处: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
小题4:联系全文,结合情节和“我”的心理变化,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老人送鸭,惊喜万分
小题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一说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小题6:结合全文,写出标题“意外赔偿”的含义。(3分)
意外赔偿阅读答案
小题1:(3分)老妇人养的鸭子毁坏了“我”的菜园,几个月后的圣诞节赔给我一只大烤鸭。
小题2:(3分)插叙 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 内容上与下文老人的表现构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
小题3:(4分)相同点: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不同:第一处描写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与下文菜园被鸭子糟蹋心情变糟形成对比,第二处描写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之外,还烘托了老妇人送烤鸭这一行为的美好动人。
小题4:(3分)满眼油绿,心醉兴奋 菜园被毁,恼羞成怒 郑重警告,义愤填膺(意对即可)
小题5:(4分)老妇人宽容、善良而又幽默。(要具体分析)
小题6:(3分)指圣诞节老妇人赠送给“我”的作为赔偿的烤鸭,这份礼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又暗示了老妇人的宽容和善良。
意 外 篇4
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临近尾声,在分析总结人物个特征时,我提问:同学们,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部分同学都说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顾全大局,还有的说喜欢黄盖的忠诚、爱国……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正当我要结束这个问题时,一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喜欢课文中的周瑜”,这真是出乎意料的回答,同学们也惊讶地望着他。说实话,这篇课文我都教了好几遍了,每次都向同学提出同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可从来没有学生提过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与众不同的思维,作为教师,我应尽责任对他的创新思维加以呵护,想到此,我没有有马上下结论,而是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理由,这位同学接着说:周瑜年少英才、武艺超群,他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出人头地,因为诸葛亮的才干超过了他,周瑜才忌嫉他,忌嫉的目的是想让自己成为天下第一的,这也是一种进取精神,忌嫉是一种挑战,是一种竞争,没有忌嫉,你就会自我满足,就会停止不前、他又例举了一个他曾经忌嫉过的一个同学的例子,他说正因为有忌嫉心的“激励”,才使他超过了这个同学,多么有理有据的发言呀,我立即对他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同学们也对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说真的,对于学生的这种逆向思维,我平时是很少见的,尤其没想到的是这个平时并不起眼的学生竟有这样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可见,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低估的呀!为此,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意 外 篇5
同学们,就在全国第九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前后,全国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2004年2月8日晚,湖北省红岩中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烧毁房屋三间、床铺、被褥等物品,损失1.5万余元;2004年3月25日,安徽省太和县坟台中学和坟台小学联合举办法制报告会,学生在上厕所时,由于人多拥挤,导致墙体倒塌,致使1名学生死亡,1名学生被砸伤;2004年3月27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发生了一起车辆违章行驶,车速过快,在道路拐变处发生翻车,30名受伤乘客中有12名中、小学生;2004年3月28日,我省张家港市梁丰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在返回途中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9人死亡,24人受伤;2004年3月29日,我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因食用不卫生的食物37名同学中毒。在看我们学校,由于少数同学课间乱跑、打斗,发生同学之间相撞、摔伤等安全事故多起。上个月五年级有个同学,中午放学铃响过,他就冲出教室,追打同学,自己摔在楼梯口,摔断了骨头,花了一万多元,目
意 外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