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教案
《乘车》教案(通用15篇)
《乘车》教案 篇1
课 题
乘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能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乘车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思考,找出不同解答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
能正确迅速计算。
方法
启发、讲授、练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今天是周五,每到周五我们都会乘车离开学校返回自己的家。(板书:乘车)看!大客车已经从站台里出来了,(课件显示)哎呀,今天的车速怎么这么慢啊,我们一起去帮司机叔叔给车加油好不好?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些口算题,只有那些能迅速准确算出得数的司机才能加油,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我们的班车司机完成下面这些计算吗?
二、复习:口算
一年三班的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些题全部计算出来了,现在我们的班车已经加满油了,司机很快就把车开到了我们学校。
三、新授:
1、学校连加: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
(2)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述:现在车上有几人?)
(3)谁能把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完整的表述呢?(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4)要想求车上现在有几个人,应该怎样列式呢?(2+3+2)
(5)请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它与我们前面复习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比复习题多加了一个数)
(6)这样的算式叫连加法,读作:2加3加2
(7)谁能算出这道题的结果?你是怎样算的?(教师讲解:计算连加法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同法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1)班车带着这7名同学继续向前行驶,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当车到达第二站时,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车上原来有7个人,到站后下车3人,上车2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几人)
(3)如何计算?(7—3+2=6)你是怎样计算的?(7减3加2我是这样算的:先算7减3等于4,再算4+2等于6)
(4)你还有别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7+2—3=6)
3、学习连减法:
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的班车继续向前行驶,在车的前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窝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我们看看,小鸟为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课件显示小鸟图)学生先说图意后列式解答,同时教师讲解连加法的运算顺序。
小结:刚才同学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学会了计算连加、加减混合和连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同时还帮助小鸟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小鸟很感谢大家的帮忙,同时邀请大家到游乐园玩一会儿。
三、律动:拍手凑十游戏
四、巩固练习:
1、休息过后我们的班车要继续向前行驶了,不过汽车启动的钥匙藏在了下面的四道算式中,谁愿意帮助寻找车钥匙呢?(在书上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解答后回报自己的计算过程)
2、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汽车重新启动,继续行驶来到了“星星站“,如果大家能点亮这里的星星,我们的车将加快行驶的速度。(完成连一连2)
3、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车速提高了很多,班车很快开到了下一站“记忆站”,在这一站里不关有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还有我们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新旧知识合到一起难度就大了,大家有信心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显示看图列式计算)
4、司机叔叔被大家的聪明折服了,但是司机叔叔说了,要想回家还需要过最后一站“智慧站”,只有聪明又细心的小朋友才能通过。(课件显示练习题)
五、总结:看来我们一年三班的同学都是即聪明又细心的好孩子,司机叔叔非常喜欢你们,他开着车迅速的把同学们送回了家。(课件显示)
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谁能把今天数学课学习的内容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呢?(学生讲述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今天通过乘车一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细心地人,随时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的学习。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学生先自主观察,然后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的能力。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板书设计
乘 车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 + 3 + 2 = 7(人) 7 – 2 – 3 = 2 7 – 3 + 2 = 6(人)
7 + 2 – 3 = 6(人)
左 右
依次运算
《乘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情境,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含义。
2、让学生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体验。
3、通过对车上人数变化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借助“乘车”这一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理解运算含义。
教师准备:图形卡片 连图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乘车去郊外玩?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乘车去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他们乘车的情景? 二、探究新知 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合作探究,列出连加和加减混合算式1、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3、要求“车上有几人?”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4、汇报交流,教师进行计算顺序的指导。5、出示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6、那现在车上有几人呢?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讨论,说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再动手摆一摆。7、引导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图,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图看明白)。 学生回答得出:2+1+4=? 同学们用小棒边摆边说算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提出不同的问题。 学生讨论。 同学们动手操作,边说边摆,得出:7-2+3=8。 三、探究计算顺序出示“试一试”。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5+2-3=?”这个算式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余的三道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进行小组评价,对的在评价表中打“√”。同学们按要求准备好小棒。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边摆边议。 借助实物投影同学们边摆边说。小组内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评价。 四、巩固练习 实践应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1题的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应怎样列式?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第2小题请同学们在书上做一做。第3小题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做一做。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同学们在小组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2+1+4=7 7-3+2=6
《乘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谈、说、唱、做的形式,强化幼儿文明乘车的意识和行为。
2.体验做文明乘客的光荣感。
教学准备
各种角色的道具(领带 红领巾 小书包 拐杖 孕妇 时尚包 公文包)方向盘 图片四幅 磁带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乘车经验。
1、小朋友,你乘过公交车吗?
2、你乘公交车去过什么地方?
3、平时,我们要到哪里去乘公交车?
4、你是怎样乘公交车的?上了车需要做什么?
5、在公交车上,你们都碰到过哪些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图片,并引导幼儿学会用简短的话概括图片内容。)
二、学唱文明乘车歌。
师:原来乘车还有这么多学问呢,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样让你的爸爸、妈妈以及你身边的人都来做一个文明的乘客呢?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为歌曲填词。
1、教师示范编词并演唱,幼儿学唱。
2、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编词,并配上旋律演唱。
3、用个别幼儿演唱、集体演唱、说唱等形式熟悉歌曲内容。
4、用录音机录下幼儿歌声。
三、游戏,乘公交车
师:滴,汽车开过来啦!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用小椅子拼成汽车。
师:我们都到站台上来准备上车吧。
师幼扮成乘客做乘公交车的游戏。
教学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共同思考,精心设计了一堂文明乘车的综合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谈、说、唱、做的形式,让幼儿学做一个文明乘车客,并且让幼儿深切感受做一个文明乘客给自己带来光荣感和愉悦感。
在开展这项活动时,为了让幼儿有话可说,我们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入手,层层深入,有意识地挖掘幼儿的内在知识经验。如:在谈及哪些是文明乘车行为时,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没有直接抛出这样的问题,而是通过谈自己的乘车经历以此来打开幼儿的话闸,小朋友便滔滔不绝,谈了很多自己在公交车上所见所闻。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们将一幅幅文明乘车的图片适时出现在大家面前,让幼儿对文明乘车行为有了更直观认识,幼儿在表述图片内容时,也有话可说了。
文明乘车,仅有幼儿的参与还是不够的,关键是人人都行动起来,怎样让我们文明乘车的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呢,我们又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选择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唱文明歌曲便呼之及出,我们用改编歌词的形式,引导幼儿将文明乘车行为创编到我们预置的旋律中。这样不但改变了以往一味说教给孩子带来的乏味,而且让幼儿积极性、参与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们设置了角色游戏“乘公交车”,通过这一游戏,让幼儿把所学到的文明乘车的行为升华到自己的行动中,真正做一个文明的乘客。
盘点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发现,幼儿对“哪些是文明乘车行为”基本都能耳熟能详,但在实际做“乘公交车”的游戏时,却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个真正的文明人。要解决孩子言行之间的不一,仅用一节课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教育,多引导。
《乘车》教案 篇4
《乘车》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