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 = 、> 、

2024-05-263

、" src="https://datan.neimou.com/202405/26/2131d076-0c36-4b83-a033-cc7be063511f.webp">

认识 = 、> 、>

认识 = 、> 、>

  (四)认识 = 、> 、<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

  2、 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二、 导入: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的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三、 教学过程:

  1、 教学“ = ”①一个对一个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教师示范写法“ = ”。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2、 教学“>”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②讲评书写。

  ③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④小结。

  3、 巩固强化:做一做:1—3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

  教后记:1 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 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3 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

认识 = 、>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在认识1~5和0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

  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教唱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评:在突破>、<的教学难点时,教师不是将“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尖朝前是小于号”及“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些说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这样做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再以儿歌形式教唱,巩固了学生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 “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 “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

  3 “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评:学生自己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比由教师小结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评]

  评价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节课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 时,引导学生通过看清兔子和猴子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体现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用歌曲来记住这些符号,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一直在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数学。

认识 = 、> 、>

  认识=、>、<

  仪征市新集中心学校  凌广红

  教学内容: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四小节

  教学目标 :

  1、在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中,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运动会的挂图、各种小动物的头像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谈话:森林运动会开始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1、出示情景图

  提问:瞧,运动员登场了,同学们看一看有几支代表队?

  2、学生汇报

  3、在仔细看一看,每个队有几名队员?

  生答

  二、设计比赛方案

  谈话:现在四队队员要进行拔河比赛,可是比赛方案还没有呢,请你来当小裁判,你想让哪两队在一起比赛?

  1、分组讨论比赛方案

  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三、认识=

  提问:刚小朋友想出了好多种比赛方案,你们觉得哪个队比赛最能体现拔河比赛的公平?

  学生回答。

  1、问为什么,师贴图板书。

  2、我们来把小兔和小猴手拉手,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有好朋友?

  一边说一边连线。

  3、你发现了什么?生答,所以它们一样多。

  4、在4与4之间写=,它的名字叫“等号”,跟老师来读。

  5、仔细看一看等号应该怎样写?

  6、你认为写等号有什么要注意呢?

  7、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教师范写,你们也能象老师一样吗,打开书试一试。

  四、认识>、<

  1、师:为什么你们觉得小松鼠队和小熊队不公平呢?

  生答

  2、松鼠有几只?师贴图并板书5

  小熊有几只?师贴图 并板书3

  3、我们来看一看,教师连线

  哦,通过图,小松鼠确实比小熊怎样?也就是5比3怎样?

  4、我们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板书:大于号)它的名字叫“大于号”跟老师读,5>3

  5、大于号怎样写呢?

  直接范写,学生练写

  6、小松鼠比小熊多,那么小熊比小松鼠呢?也就是3比5怎么样?我们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板书:小于号)它的名字叫小于号,跟老师读小于号,3<5

  7、小于号怎样写呢?

  直接范写,学生练写

  五、>、<比较

  1、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和<长的非常像,你能看出他们不同的地方吗?

  对,他们开口不同,开口朝左,尖尖朝右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尖尖朝左的是小于号

  2、这是>,这是<

  下面老师说,你们也用手势来摆一摆。

  师说大于号生摆,师说小于号升摆。

  3、>和<长得很像,我们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于是他们编了一首歌让我们记住它们,听

  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牢牢记住莫忘掉。

  六、巩固练习

  通过刚才的拔河比赛,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下面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来赛一赛好吗?

  1、圆片弟弟给你们出题目了,有几个圆片?

  谁愿意上来帖,要和它同样多,比它帖的多,比它贴的少。

  2、圆片弟弟看到你们把题目做出来了,有点不服气,把三角和方形也找来考你们。

  出示题目

  第一题

  3、你听,他们只夸你们聪明呢!你们能把下面题目做出来吗?

  打开书做题目

  4、我们来看最后一题,出示4>  ,是什么意思?

  集体订正

  七、总结

认识 = 、>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例题,第22~2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6~9是先通过主题图数出6~9各个数,再通过算珠一一对应地抽象出6~9,让学生认数、写数。然后在“想想做做”里通过涂一涂、数一数、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方式,加深对6~9的各数含义的认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

  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顺序。

  3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袋漂亮的玻璃珠,同学们每人抓一次,看你抓到了几颗?引导学生初步接触6~9。

  [评:通过多媒体课件复习旧知识和利用抓珠子的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认识6~9。

  (1)提问:(电脑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

  (2)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里互相看看拨得对不对。

  (3)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字卡片。组长说数,组员举数字卡片。

  (4)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想想做做”第1题)

  2学写6~9。

  (1)提问: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22页的田字格里。

  (2)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想想做做”第2题)

  [评:这一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6、7、8、9,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依据他们已有的经验设计了举数字卡片的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已有知识。并且注意分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写数对低龄儿童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这里设计了老朋友“狗贝贝”介绍新朋友,让学生反复学写数字,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讲述:我们认识并会写6、7、8、9了,下面“狗贝贝”想带领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到闯关游乐城去玩玩,咱们出发吧!(电脑课件出示游乐城)

  1第一关:看数继续画。(“想想做做”第3题)

  交代:每个同学有一张题纸请你帮贝贝继续画,要求看清上面的数。

  学生做完到实物投影下展示,并反馈。

  2第二关:打扑克,比大小。(“想想做做”第4题)

  交代:每个同学拿出数字卡片,同桌为一组,两人同时出任意一个数,同时说出比较的结果,快的一方获胜,可以得到对方的卡片。

  选几组学生汇报,学生可以互相评价。

  3第三关:找座位。(“想想做做”第5题)

  (1)(课件出示:8说:“我应该站在哪里?谁比我小呢?”7说:“谁比我大?我应该站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由于答案不是惟一的,所以只要答对就予以肯定。

  (2)学生在题纸上填尺子刻度,并观察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

  4第四关:吃水果。(“想想做做”第6题)

  讲述:“狗贝贝”对每一位同学都很满意,它为每个小组拉了一车水果作为奖励,只要你答对了它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水果。分小组合作练习,做完后学生互评。

  5按要求排队。

  教师先选一组示范:第6个同学举手,前面8个同学向左转,第7个同学蹲下等。以小组为单位排队,选出发令员提出要求,学生分组活动。

  [评:教师把“想想做做”中的习题用闯关游戏的活动形式呈现,并安排了按要求排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同伴给你什么帮助?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评:最后的总结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和所学到的知识,体会到互相合作、主动探究是学习的好方法。]

  [总评]

  

认识 = 、> 、

认识 = 、> 、认识 = 、> 、  (四)认识 = 、> 、<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