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05-273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4篇)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昌乐小学 麦颖秀

  (此课例在广东省生本教育研讨会交流观摩)

  教学目的:

  1、         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间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表盘上的时刻。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时钟

  教学过程:

  教师的“导”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

  放两段音乐(急噪、抒情)但长短一样。

  “感觉上这两段音乐那段长些?可以用什么来衡量呢?(时间)我们要首先学会看(钟表)

  “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二、请学生介绍钟面的知识,并做适当的板书

  12大格

  60小格         

  1时=60分……

  三、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钟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先认识时和分这两个时间单位“——时、分的认识

  四、区分钟面的三根针,理解   1时=60分

  1)“钟面上的三根针分别是什么针?你是怎样区分的?”

  2)“从同学们之前的发言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到  1时=60分,这是人类制定下来的计时方法,那么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3)让学生拨动分针走一圈,看时针的变化。感受1时=60分

  五、学会看钟面的时刻

  1)指导看钟面的时间

  你能说出图中3个钟面的时间吗?看时间时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

  2)              组内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

  3)              汇报,教师板书并介绍时间的两种写法

  六、游戏

  1、报时游戏

  第1人拨针,第2人报时并记录

  2、我说时间,你拨针

  小组内1人说时间,其他几人拨针,比一比看谁拨得又准又快

  3、让学生从游戏中找出较容易看错、拨错的时间,提醒大家注意

  七、体会一分钟

  “刚才在游戏中,时间就1分钟1分钟过去了,到底一分钟有多长呢?1分=60秒

  1)下面我们看秒针走一圈,感受1分钟

  2)1分钟你能做什么?

  3)估计1分钟

  全班一起玩

  小组内玩

  八、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感受音乐,并说出感受。

  观察表盘,说一说对钟面的了解

  让学生说出想法

  小组讨论,并拨动钟面说出想法

  汇报想法

  用音乐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从课间活动中引入课堂。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本课的资源

  让学生自主探讨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吴明霞)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3页的例1、例2落第64页“做一做”的习题,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每人准备1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大风车》节目画面。

  师: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你们最喜欢看的什么节目来了?有谁知道这节目是在下午什么时候播放?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现时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有谁愿告诉老师你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电脑分别显示时刻)看来,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学习联系十分密切。而钟表可以告诉人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脑出示一个钟面)

  (1)学生看书自学,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课件演示并填空。

  ①钟面上有         针、        针、        针。

  ②钟面上有              个数字,按从1—12顺时针方向排列(点击顺时针方向)。有             个大格、          个小格,并演示时针分针的走动方向。

  ③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1圈是          分。         ④时针走1大格是            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2、认识时、分

  (1)认识“分”

  ①观察分针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②体会1分有多长。学生分别做口算题、写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绳。老师计时。

  师:你用1分钟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说出自己1分钟做的事。其实1分钟能干很多事情,老师让你们搜集资料的,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学生充分发言后,然后老师将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出示在屏幕上:银行点钞机每分钟点1500张人民币,汽车厂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每分钟播180个字。

  师:1分钟很短,充分用好它却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2) 认识“时”,知道时、分的联系

  师: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① 分针走1圈是60分,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师: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1时,板书   1时。

  ②  1时和60分有什么联系?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板书1时=60分。

  ③ 1时有多长

  一节课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            分就是1小时。

  (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比较各种动物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设计成动画形式,在屏幕上完成)

  3、时刻的读写

  (1)读写整时的

  ① 让学生尝试说出下列钟面的时刻。(电脑出示)

  ②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读法、写法将时刻点击出来。

  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整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 练习:学生在钟面上拨出7时、9时、12时、6时。

  (2)读写几时几分的(课件演示)

  ① 从1:00—1:15,现在是1时还是1时多,为什么?(因为分针不在12上,)时针有什么变化?(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

  ②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 老师拨出9时多,小组讨论:拨的是不是9时多?多多少?该怎么看?全班交流。

  ④ 说出下列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屏幕显示)主要练习几点差几分的和几点多几分的。

  ⑤ 师生共同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⑥ 操作:老师报时,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有意练习几点多几分和几点差几分的

  三、巩固练习

  1、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带孩子们出去旅游,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显示在课件的钟面上,请小朋友们分别读写出来。

  2、游戏:小小邮递员

  动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可它们的时间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请小朋友们拿着手上的“时间的写法”卡片,投递到相应的小动物的“时间的读法”卡片的信箱里里。小朋友们,谁最最棒,出发吧。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小朋友们,回家用一张硬纸壳、水彩笔、两小张条形纸(时针、分针)、一个按扣作一个钟面模型。

  要求:钟面美观、数字清晰,时针、分针可以活动,形状、颜色、自己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吴明霞)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3页的例1、例2及第64页“做一做”的习题,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每人准备1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课件出示《大风车》节目画面。

  师: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你们最喜欢看的什么节目来了?有谁知道这节目是在下午什么时候播放?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现时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有谁愿告诉老师你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电脑分别显示时刻)看来,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关系十分密切。而钟表可以告诉人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脑出示一个钟面)

  (1)学生看书自学,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课件演示并填空。

  ①钟面上有         针、        针、        针。

  ②钟面上有              个数字,按从1—12顺时针方向排列(点击顺时针方向)。有             个大格、          个小格,并演示时针分针的走动方向。

  ③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1圈是          分。         ④时针走1大格是            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2、认识时、分

  (1)认识“分”

  ①观察分针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②体会1分有多长。学生分别做口算题、写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绳。老师计时。

  师:你用1分钟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说出自己1分钟做的事。其实1分钟能干很多事情,老师让你们搜集资料的,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学生充分发言后,然后老师将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出示在屏幕上:银行点钞机每分钟点1500张人民币,汽车厂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每分钟播180个字。

  师:1分钟很短,充分用好它却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2) 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师: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① 分针走1圈是60分,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师: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1时,板书   1时。

  ②  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板书1时=60分。

  ③ 1时有多长

  一节课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            分就是1小时。

  (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比较各种动物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设计成动画形式,在屏幕上完成)

  3、时刻的读写

  (1)读写整时的

  ① 让学生尝试说出下列钟面的时刻。(电脑出示)

  ②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读法、写法将时刻点击出来。

  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整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 练习:学生在钟面上拨出7时、9时、12时、6时。

  (2)读写几时几分的(课件演示)

  ① 从1:00—1:15,现在是1时还是1时多,为什么?(因为分针不在12上,)时针有什么变化?(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

  ②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 老师拨出9时多,小组讨论:拨的是不是9时多?多多少?该怎么看?全班交流。

  ④ 说出下列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屏幕显示)主要练习几点差几分的和几点多几分的。

  ⑤ 师生共同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⑥ 操作:老师报时,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有意练习几点多几分和几点差几分的

  三、巩固练习

  1、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带孩子们出去旅游,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显示在课件的钟面上,请小朋友们分别读写出来。

  2、游戏:小小邮递员

  动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可它们的时间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请小朋友们拿着手上的“时间的写法”卡片,投递到相应的小动物的“时间的读法”卡片的信箱里里。小朋友们,谁最最棒,出发吧。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

  小朋友们,回家用一张硬纸壳、水彩笔、两小张条形纸(时针、分针)、一个按扣作一个钟面模型。

  要求:钟面美观、数字清晰,时针、分针可以活动,形状、颜色、自己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也很好。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教学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我在这课的教学中创设了多个情境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在《时、分的认识》导入新课时,我按动录音机,让同学们听,这“滴嗒、滴嗒……”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在学生回答出“时钟发出的声音”之后,我说:“对,这是时钟走时发出的声音,是时光老人的脚步声。上一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有关时钟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时钟的更多奥秘吧!”接着我在讲台上摆出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钟表。形象的语言,精美的实物展示,使学生感到很新奇,马上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的面时,不一会儿,生1说:“我看到钟面上有三根粗细不一的针,最粗的叫时针,几乎看不到它在走。而那根中中的叫分针,它走得很慢;那根最细的叫秒针,它走得很快。”生2说:“这三根针好比三个兄弟,大哥叫时针,二哥叫分针,三弟叫秒针。”生3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生4说:“老师,我还发现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这样整个钟面就有60个小格。每个小格就是1分钟。”生5说:“我妈妈告诉我说1小时是60分钟。”……紧接着,我出示“我们赢了”这一情境图,让学生观看挂图感受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场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安排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让他们感受“分”有多长。我让一、二小组的同学写数,看看在指定的1分钟内能从1写到几?同时让三、四组的同学测脉搏,数一数在1分钟里,你的脉搏能跳动几次……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本节课将结束时,我播放课件出示了一位时光老人,生动的画面,配上时光老人可亲的话语,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单调、枯燥的全课总结,而是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清了全课的学习内容,把整节课再次推向高潮。

  2、  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怎样看“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上的知识后,再通过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几个特殊时刻:如“我们赢了”这一主题情境图中的钟面时针走到数字10,就是10时,而分针走到了数字1和2的中间过一小格。我让学生认真数一下分针是走几小格,学生一下子数出了分针走了8小格。我问:“那就是几分?”生答:“是8分钟。” 我说:“所以这时已经不是整小时了,而是几时几分呢?”学生脱口而出:“10时8分。”接着,我拨钟(时针拨过数字9,分针对准数字8),我问:“这时时针走到哪里?”生答:“走到数字9和10的中间。”我问:“时针刚走过数字9,还不到10,所以还是9时,只是这时已过9时多了,那多多少呢?”我再引导学生看分针:“分针走到数字8,就是走了几个小格?”生答:“走了40个小格。”“那分针走了几分钟了?”“分针走了40分。”我说:“现在是几时几分呢?”学生异口同声说:“9时40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原有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由“几时多”到“几时几分”,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  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在练习认识几时几分时刻时,通过师说作息时间生拨钟,师拨钟让学生说作息时间;同桌合作:一个说几时几分,一个拨钟等形式的练习,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4篇)《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昌乐小学 麦颖秀  (此课例在广东...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