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蜗牛
有趣的蜗牛(精选6篇)
有趣的蜗牛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观察蜗牛,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观察。
2、敢于探索,发展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每组观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记录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春天的小动物
——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对春天的动物的认识
2、户外:找蜗牛
3、观察蜗牛
a:引导孩子们观察蜗牛。
——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各种工具来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
b:分享个自的经验
3、介绍“我知道的关于蜗牛的知识”
4、讲讲“我对蜗牛一些的问题”
5、小结
有趣的蜗牛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3、养成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活动难点: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多幅、陶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哪个小动物呀?你在哪里见到小蜗牛过?它在干什么?
二、观察蜗牛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观察蜗牛的身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蜗牛头上有什么?(触角)
2、观察蜗牛背上的壳。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蜗牛背上有个什么?(壳)
3、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蜗牛的基本动态。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小蜗牛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爬的?谁来学一学?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作小蜗牛
1、师:小蜗牛真可爱,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小蜗牛用陶泥做出来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陶泥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蜗牛。
2、师幼讨论,练习蜗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四、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姿态的蜗牛,教师个别指导。
五、活动评价
幼儿将制作的蜗牛展示出来,互相评价。说说你喜欢哪位小朋友制作的蜗牛,为什么?
课后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了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幼儿了解了蜗牛有触角和眼睛还有身上的壳。但是在幼儿创作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和材料准备的关系,我没有让幼儿给蜗牛制作眼睛和触角,有点小遗憾,这部分我是在课后帮助幼儿一起完成的。在制作蜗牛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把蜗牛的壳和身体都放在一起进行盘条了,经过这次活动,我建议可将其两分开盘条,做出来的蜗牛还要逼真。
有趣的蜗牛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七巧板的由来及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2、能力目标:
①掌握七巧板的分图方法,能自制七巧板;
②能够根据幼儿的智力发展程度选择相应的游戏方法;
③掌握对幼儿的七巧板游戏进行指导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自制七巧板、掌握七巧板游戏规则及基本玩法,让学生体会到七巧板的乐趣和创意完成后的喜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
七
有趣的蜗牛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