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比高矮

2024-06-013

比高矮(通用13篇)

比高矮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比较人和物体的高矮,对比较高矮有初步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

  1.比较高矮。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请两三对小朋友作比较,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④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变换站立位置比较(两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比较)。让被请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现在再比比看,我们俩谁高谁矮?为什么?”“小结:比较人们个子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现在小朋友明显高,是因为他在椅子上老师站在地面上。实际上它还是比老师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让幼儿体验到谁高谁矮要看他和谁比)。

  (1)观察比较。

  ①请一小朋友甲和教师比高矮。②再请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③“怎么一会儿甲小朋友矮,一会又说他高,到底甲是矮还是高?”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看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甲小朋友和教师比时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间比较。另请三位幼儿(高矮依次递增)进行比较,可重复两三次。

  (3)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就高。

  活动建议

  1.物体的高矮、大小、轻重、厚薄等连续量,都具有不变性和相对性,幼儿感知这些特点,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具体活动时,应注意:(1)先让幼儿进行实物比,例如,两个人比较高矮,两本书比较厚薄等;(2)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性,如:两个人站在同一高度上比较高矮(先让师生之间比较,再幼儿之间比较),然后两人再站在不同的高度上进行比较,这时可引导幼儿观察,由于站在不同的高度,两人的高矮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让幼儿懂得比较高矮的人必须站在同一高度。

  2.引导幼儿认识高矮时,可先两个人比,这时高和矮是不变的(谁高就是谁高,谁矮就是谁矮)。然后再引导幼儿进行三个人比较,这时结果会发生变化(如和更高的比,原来高的就成了矮的……),使幼儿感受到人的高矮的相对性。这样的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这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精确。

比高矮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教学目标 :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用具:

  积木块。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互动意图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

  2.板题:高矮

  1.判断高矮

  2.读题

  比较大小、胖瘦宜肯定评价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2.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3.汇报交流

  4.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

  2.小组合作

  同桌

  3.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

  鼓励合作活动

  组间互评

  肯定方法

  鼓励求异思维

  1.激疑启思

  2.培养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3.培养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力及自信力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1.判断并说明方法

  2.判断并说明方法

  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1.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思维说理能力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

  鼓励互查

  1.培养审题的学习习惯,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1.自由活动

  反馈

  2.合作活动

  观察

  判断

  反馈

  鼓励别出心裁

  鼓励别出心裁

  生评

  学生自由活动,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激趣启思,激发挑战性与创造性。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馈

  学会总结

  教学注意事项:

  1.学生对实物的比较有许多生活经验。当两名学生上台作比时,学生观察比较的是两个人最明显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区分大小、多少、长短等,对这类比较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比较的方法。

  2.指导学生探究时注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合作面先窄后宽;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总结

比高矮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知高矮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

  对,老师和小朋友比,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

  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

  二、体验比较的方法。

  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

  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游戏。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

  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

  请你再看看是谁高?

  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

  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

  小结: 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

  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

  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

  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高矮)

  请你在班级中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同学。

比高矮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比较人和物体的高矮,对比较高矮有初步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

  1.比较高矮。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请两三对小朋友作比较,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④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变换站立位置比较(两

比高矮

比高矮(通用13篇)比高矮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