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精选15篇)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走近教师》。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走近教师》是人教版教材初一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一课时。本课在情感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后面是本教材的师生交往部分,所以学好这课为学好以后的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道德情操,是思品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中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以及教师的职责。(重点)
2、理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好教师的标准。
3、懂得每位老师有着不同风格,并能够尊重老师的“不同”。
4、学会正确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重点)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以及教师的职责。
重点的依据:只有理解掌握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才能从心里去尊重老师。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难点的依据:只有学会正确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才能从心里去欣赏老师。另外教学风格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设为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品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师”,还要使学生“信其师”。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的原则下,形成理解尊重老师的情感、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方法。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热爱老师尊重老师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的能力,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正确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老师。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和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了解。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进一步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谈一谈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情感的认同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的称谓导入新课。设计的依据: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思品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幼儿园、小学以及现在的老师,每组选一位代表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遇到的这些老师。从而引起对老师的回忆。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在第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一个现场采访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老师了解老师。在第二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两则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老师的讨论,并学会正确的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四段视频,第一段视频由两位老师的谈话引出本课的重点: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第二段视频由学生说所喜爱的老师的风格引出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第三段视频以学生回忆师恩来产生爱老师的情感共鸣。最后以一段汪国真歌颂教师的诗歌达到情感的升华。
总之,我既要使每个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又要做到每个环节都要有深度有高潮,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课堂,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师进一步提升热爱老师的情感,并且让学生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的品质。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课堂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一道课外拓展题: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得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升,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3、能够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影响。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课题
一、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活动一: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
活动二: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三:看视频: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思考探究:
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为什么呢?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不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活动四:连线题
活动五:交流碰撞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可是有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很多中国青年却热衷于外来文化。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过渡: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活动六:故事会
1、请说出课文中的三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说说自己身边弘扬传统美德的事例
这些美德只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部分,那么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是什么?(播放课件)
1、中华民族有哪些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结合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一相关材料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中学生如何对待传统美德?如何在家庭,学校,生活,学习,社会生活中继承发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强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心理素质,本单元开始介绍待人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诚信既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此,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对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待人所作的铺垫。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本课自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2)、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3)、知道谎言的危害,懂得重视承诺。
3、教学重点: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八年级学生对诚实有基本的认识,能够判断对什么是诚实行为,什么是不诚实行为,对诚实的行为能做出肯定的,对不诚实的行为能做出否定的,但由于生活阅历简单,他们对诚实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诚实、理解诚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4、教学难点:谎言的危害
当今社会风气不正,使得“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不道德观念流行,给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时,不诚信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利益的获得或可以逃避惩罚,如诚实的承认错误受到惩罚,而撒谎却逃脱了惩罚,这些情形使学生对认识谎言的危害产生了困难。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2、活动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三、说学法
诚信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就能完成。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与观念作出正确的自我,强化诚信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进而自觉做一名诚信的人。
四、说程序
〈导入新课〉小品表演:〈〈诚信摆渡人〉〉
小品中的做船人首先抛开了“诚信”这一行囊,随即失去了更多。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不能丢弃的是什么?
学生:是诚信。
教师:那么,什么是诚信呢?
〈讲授新课〉
请学生阅读课本P30的图文,思考:
你同意课本中的点评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诚指的是诚实、真诚,信指的是信守诺言。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的真心话。
①昨晚忘记做作业了,早上组长收作业时,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帮妈妈洗衣服,发现口袋有50元钱,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发现地上有一部手机,周围又没有人,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次考试不及格,回家可能会挨骂,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约了朋友,妈妈却说要带你去玩,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的说的情况,教师灵活组织语言,引出“怎样做才是诚实?”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派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
一、诚实的要求
⒈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⒉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
⒊言行一致,践行诺言
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诚实的人比诚实的人得到的利益更多。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怎么办呢?
请学生家长讲〈〈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教师与学生共同指出:诚实对我们有着长远的好处。
分析
二、诚实的重要性
1、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
2、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4、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童话剧赏析)《狼来了》
面对牧童的哭喊,农民伯伯无动于衷,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学生:是牧童自己。
分析
三、撒谎的危害
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了心灵的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漫画赏析)《失去诚信》、《谎言》
这两幅漫画告诉我什么道理?
我们要学会诚实做人,讲究信守诺言。对已经作出的承诺,就应该兑现。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课堂>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我们懂得了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要学会诚实做人,还要讲究信用。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则是诚实的外现。那么,我们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呢?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请大家先来做一下小测试,然后讨论。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提高诚信度10招)。
最后,请大家欣赏诗朗诵《感悟诚信》。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题为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篇5
说 课 稿
×中学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 单元第 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