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案
三打白骨精·教案(精选11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 篇1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阅读《西游记》。
教学课题 燕子
教材分析
本文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作者采用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主要部分虽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村姑送斋饭,使了美人计,二变找女儿的老婆婆,使了苦肉计。三变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使了离间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六要素并复述课文。
2、学会妖、斋、蛤蟆、咒、瞒等生字,认识拎、箍、癞。理解径直、哀告、蒙骗等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启发多媒体等策略,更好地将学生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放《西游记》主题歌,,,[%ce%f7%d3%ce%bc%c7%d6%f7%cc%e2%b8%e8]&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a%ef%b8%e7++%ce%f7%d3%ce%bc%c7%d6%f7%cc%e2%c7%fa&si=%ba%ef%b8%e7;;%d5%c5%ce%b0%bd%f8;;848137;;268137&lm=-1&mtid=5&d=5&size=3145728&attr=0,0&titlekey=579757877,2137696989&mtype=2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游记》里其中的一则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可以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教学反思
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理解生字新词。平时,我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单板的,虽然学生都是比较配合的,但是自己感觉课堂死气沉沉的。这节课,我就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用比赛的方式去学习。学生一听到要用比赛的方式学习,个个都打起了精神。一看到学生这幅兴奋的模样儿,我自己也热情高涨起来。紧张激烈的比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比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拥有了竞争意识,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但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就拿这节课来说吧,虽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场面稍微有点失控。在课前,我预设的结果是平分秋色,因为这样不伤和气。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兴旺小学 姓名:郭怀昕
职称:中学高级 电话:041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兴旺小学 邮编:262503
三打白骨精·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而唐僧人妖不分,反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谁能预测一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
2、出示课题: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大声读课文3-5遍,按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成果 。
(1)生字:戒、寡、祟、
(2)词语:搭救、作祟、觉醒、寡不敌众、几次三番、人妖颠倒、是非不分
(3)让学生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什么?(要求用一、二句话)
三、指导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以怎样分段?
2、按“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后,教师问:孙悟空走后,唐僧的命运怎样?(指名读第1自然段,再说说。)
2、为了救师父,八戒怎么做?(指名读第2自然段,在理解“寡不敌众”“直奔”两词的基础上,学懂内容,说说。)
3、学生自行小结段意:唐僧被白骨精捉进白骨洞,八戒去请孙悟空搭救师父。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想想“孙悟空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既消灭了白骨精,又使唐僧觉醒”。这一段分几步写了这个过程。
2、第一步,听到师父被妖怪捉去,孙悟空怎么做?
(1)指名读第3自然段第1句:孙悟空听到妖怪又出来作祟,就立即赶往白骨洞。“理解“作祟”的意思,并注意用上“又”、“立即”,写出了妖怪“尽干坏事”,悟空对妖怪“嫉恶如仇”,对师父十分热爱。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的第2、3句。 “老妖婆”和“白骨精的母亲”中间用上了踊折号,这个破折号起了什么作用?(注释)孙悟空既已打死了老妖婆,为何又要变成老妖婆的模样?(将计就计,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同时消灭白骨精。)指名学生再读课本自然段最后一句,问:“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变成老妖婆,设计让白骨精自我暴露。这句话写了悟空的智慧,有勇有谋。)
3、第二步,先让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老妖婆”的句子,用“__”划出写白骨精“自我暴露”的句子。
(1)为什么“老妖婆”这个词语上要加上引号?(理解此处引号的作用是起否定作用,即这个“老妖婆”,其实不是真的老妖婆。)
(2)“老妖婆”两次问话的作用是什么?(第一次故意问唐僧,引出唐僧的“他一天接连打死三个好人……”的话,让白骨精“暴露”这是自己吃唐僧肉的妖计;第二次故意问白骨精,让白骨精“得意忘形”地重演阴谋诡计,使唐僧受到教育,觉醒过来。)
4、第三步,让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 ”划出唐僧觉醒的句子。
(1)理解“几次三番”“失声喊道”这些词语说明唐僧已经觉醒,所以会指责白骨精“几次三番”地欺骗自己;想起孙悟空,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喊。
(2)进一步理解唐僧呼喊悟空,后悔万分的句子:“悟空,我不该是非不分,人颠倒……”“是非不分”的“是”指什么?(对残害百姓的妖怪,就该打。)“非”指什么?(对妖怪讲慈悲。)“人妖颠倒”的“人”“妖”各指什么?(“人”指孙悟空;“妖”指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唐僧的话。 小结段意: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
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读课文。
2、同桌讨论,小结段意。
3、反馈,概括段意: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五、完成《作业本》第2、3、4题。
三打白骨精·教案 篇3
《三打白骨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
3、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孙悟空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最终消灭白骨精的经过,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动画片,听歌。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听一首歌,看一段动画片。。
(放《西游记》片头)
1. 片中猴哥叫什么名字吗?他还有那些名字呢?
(过程中可让学生说说有关其它名字的故事)
2.你知道孙悟空有哪些本领吗?
二、揭题,积累跟“三”有关的词句。
1.可这么大的本领的人却要三借 ,三打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的秘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三打白骨精》,去揭开其中的秘密。(出示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都跟“三”有关,咱们中国人好像很喜欢“三”这个数字。有个词语叫事不过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叫 ,中国还有句俗语,叫三个臭皮匠, ,孔子说, ,必有我师,孔子好说,三军 。
3.“三”字多有意思呀!再读读课题,你体会到什么?
(非常好,但是打得还不是那么狠----引导学生精神饱满地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
1.课文读了三遍的,请举手。现在,我们来聊一聊课文的生字。同学们,你们可以就一个生字说说意思,说说字形,你也可以就某一个或某一些字读一读,当然,你也可以就某一个字想到的说一说。
(映示本课生字:僧 妖 斋 蛤蟆 咒 瞒)
(“蛤蟆”一词后链接蛤蟆包括青蛙和癞蛤蟆的示意图。)
2.填空:映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四、自读课文,圈画批注。
1.同学们,生字学的不错,课文内容也弄清了,这篇课文,我么还要学些什么呢?
2.学语文,还要到语言文字中去走几个来回,我们要慢慢地品读文章的精彩词句。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课文,用“ ”划出描写白骨精的语句,把画好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也可以把你的感受在句子的空白处写一写。看看,在你的心中这是一个( )的白骨精。
3.学生圈划批注,教师巡视。、
五、交流白骨精的特点。
1.你划了哪些描写白骨精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白骨精?
2.学生汇报交流。
a.“孙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1)抓住关键词“不胜欢喜”、“自言自语”、“摇身变作”、“径直”理解白骨精
贪婪、诡计多端、狡诈等特点。
(2)在理解“不生欢喜”时,说说理解的方法。
(3)“自言自语”的理解:通过读白骨精讲的话,结合当时的环境,理解白不骨精讲话当时不可能很响。
(4)指导朗读,读出白骨精的这些特特点。
b.“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1)通过关键词“扔下” “又”“丢假尸首”等词理解白骨精的特点。
(2)指导朗读。
c.“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1)“闪”说明什么?
(2)“哭”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白骨精内心的想法和表面的样子对比,让学生感悟白骨精的善于伪装)
(3)通过朗读表现白骨精的特点。
d.“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1) 指名读。
(2)师:不甘心归不甘心,但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过 ,最终(指板书)贪婪残忍、善于伪装、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白骨精还是被孙悟空除掉了。
六、学习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用以上方法即抓关键词句,读读议议,议议读读感悟人物的特点。
在你的心目中,唐僧是个怎样的人,孙悟空有四怎样的一个人?
七、朗读全文,说说三打写法的详略。
八、复述课文。
九、拓展延伸
师: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地体会了文中人物的特点,其实我们除了读,还可以想,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把他们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练习纸:
白骨精:我要变与村姑、老妇、老汉去骗他们,因为__________
孙悟空:我一定要打妖精,因为______________
唐僧:我看到孙悟空打妖精,我要拦,因为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作为机动,时间紧可以放到下节课进行分析)
评:王老师的课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容量很大。王老师利用他幽默、风趣地语言由一个字、一个词引申出很多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揣摩字、词的意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整节课王老师不仅做到了“授之以鱼”更做到了“授之以渔”,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了语文学习的方法。
三打白骨精·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能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说说从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分三层。
④ 说经过——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三打白骨精·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
第一次斗争
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
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
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白骨精: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指名读(出示段落)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 (自己跟自己说)
师:那你再试一遍.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出示挂图)
指导朗读
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 (美貌)
说说美貌的词(看挂图)
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
(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鱼落雁…… )
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恨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
"扔
三打白骨精·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