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教案
《语文天地》教案(通用13篇)
《语文天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自读《谁来了》,感受课文叙述的语言特点,并模仿续编。 2.背诵《绝句》,体会词语和句子如何对应,指导杜甫。 3.为动物分组,比较鸟,昆虫、兽等的区别。 4.从背诵的角度培养自检的习惯。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谁说得多? 胖乎乎 毛茸茸 -------- ------- 2.用“长短”造句。二.学习分类。猫 狗 蝴蝶 鹅 猴子喜鹊 鸭子 蜜蜂 黄鹂 蜻蜓1. 学生先说一说怎样分?2. 按字的偏旁分类,学生填表。三.读背古诗。1. 学生看拼音背诵,互相检查。2. 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想象时中描写的景物,边看边背。3. 讨论:“窗”和“门”在哪?4. 读一读。 翠对青 白对黄 黄鹂对白鹭 两个对一行窗对门 西对东 千秋对万里 图画有风景5. 师简介杜甫:唐代伟大诗人。一.歌并续编。1. 学生看拼音读课文。2. 续编二.回顾自检。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学会了背诵不少课文,你会了吗?会了,就为树叶图上颜色。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得很棒!教学回顾: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猫 狗 蝴蝶 鹅 猴子喜鹊 鸭子 蜜蜂 黄鹂 蜻蜓 1.猫 狗 猴子 2.蝴蝶 蜜蜂 蜻蜓 3.鹅 喜鹊 鸭子 黄鹂
《语文天地》教案 篇2
语文天地二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一、导入:
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今天,让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笔来描绘春水吧。
二、审题:
《春天的小河》,要求我们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用比较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要尽力描写出春天小河的特点。
“试编关于春天的农谚”,要求我们在对春天的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自己编写出语言精炼、通俗易记的农谚。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要求我们运用大胆、神奇的相象,用拟人的写法写出春天的特点。
三、学生习作。
《语文天地》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摘录笔记
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
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
4、全班交流。
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指名回答。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
《林中乐队》拟人手法
7、举例说明。
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
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
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古诗
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齐读古诗。
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
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
5、学生质疑诗意。
6、全班交流讲解。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
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第二课时(自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拓展
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音乐)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
《语文天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积月累”。
2、围绕纪念日开展实践活动。
3、学习“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
4、学习“金钥匙”,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学习“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中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观察书中的例子。
2、总结例子中的特点。
3、思考:为什么摘录中的句子加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你积累词句的途径是什么?
5、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显身手
1、实践活动的步骤。
2、具体要求。
3、各项工作指导。
4、撰写纪念日实践活动的体会。
三、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语文天地》教案 篇5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准确抄写单韵母,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初步认识对联。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听写:节日 立正 家家户户 欢庆 花灯 金鱼 真好 一年二.抄写a o i u ü 6个单韵母,抄写时主义者几个字母都站中格。三.组词,看谁组得多。圆:( ) ( ) ( ) ( )灯:( ) ( ) ( ) ( )年:( ) ( ) ( ) ( )一.仿照例子说一说。这个彩灯,我觉得很奇妙。这个 ,我觉得很好吃。,我觉得 。二.认识对联出示两幅对联明月照九州 明月皎皎千门雪 花灯映万家 华灯盏盏万户春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联。2.观察对联有什么特点。3.你还看到那里有对联。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发言积极,你们学得真棒!教学回顾:多数学生能掌握本节内容,个别学生在补充句子时有困难。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第二课时)组词,看谁组得多。 圆:灯:年:第六课时 语文天地教学目标:学看日历,了解“华人”的含义。口语交际:节日待客。教具准备:日历、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元宵节》。 2.用“圆、灯、年”扩词。 3.用“觉得”造句。二.学习看日历。1.拿出准备的日历讨论:阳历、阴历。2.“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阴历的什么时间?3.讨论:你知道世界上那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讨论后汇报。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虽然他们离开祖国很久,但他们还是按照华人的习俗过华人的节日,比如元宵节、春节。三.口语交际:学习招待客人。1.看图说一说:元宵节那些人道家里来了?你欢迎他们来吗?为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表演。3.全班表演。4.评比。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又了解了那些知识?你学得高兴吗?五.教学回顾:这节多数学生能认识日历,语言表达较好。个别学生胆小不敢到前面表演。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