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2024-06-013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通用13篇)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篇1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发展数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米、分米、厘米;元、角、分)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单元内容呈现的方式与分数初步认识相似,仍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人民币、米制系统、面积等直观、半直观的模型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关注生活,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认识小数都要基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一般有两条基本途径:一个是人民币使用,另一个是米制系统的使用。教学时,要充分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量”中展开认识小数的学习历程。

  2.紧密结合生活情境。

  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知,激活相关的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也应在具体情境的支持下进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二)给足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空,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在教学例1~例2时,在问题提出后,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给足学生与同学分享交流策略的时空。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提高学生选择策略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合理优化的意识。

  (三)正确把握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要求:

  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等直观模型来认识;

  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会认物品的价格。

  3、情感目标: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带着问题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看谁的收获最多?

  (这个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师:你从主体图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几个桃子重0.8千克。

  生:这串香蕉重3.2千克。

  生: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生:这些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生:……

  师:你们的收获真多,老师非常高兴,这些数的中间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认识小数,教学例1

  师: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书上是怎样读小数的,你会读小数吗?

  生:书上是这样读的,例如: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师:你会读0.8kg,3.2kg吗?

  可以让学生读给同桌听。指两名学生汇报读法。

  师: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读法?

  生:先读小数点前面的,再读小数点后面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要注意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让学生起读两遍,加深理解。

  三、探究例2

  师: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谁来说一下例2中的价格怎么读?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

  生:18.98元读作十八点九八元,就是18元9角8分。

  生:……

  元角分

  12 . 6 8就是12元6角8分

  18 . 9 8就是18元9角8分

  0 . 8 5就是8角5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的真好,完成课本103页上面的空格,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完成103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02――103页,仔细把书在读一遍,如果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笔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 第4题 和 P98 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局部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构造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疏小数和简洁的小数加减法两局部。

  这局部内容构造如下:

  这局部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生疏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生疏了分数,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根底上进展的。学习这局部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根底。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生疏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生疏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学问点,都布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学问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承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消逝,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生疏小数的含义,进展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洁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严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确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学问,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受和已有学问,促进学问阅历的迁移。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小数,正确得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导入

  2、看学习用品价格并调整价格

  (1) 课件出示:书包4500元 油笔320元 铅笔40元 橡皮25元师:你觉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合适吗?不改变原有数字,你能试着调整价格吗?

  (2)汇报

  板书:45.00、3.20 、0.40、 0.25

  (3)整数与小数的比较

  师: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3、揭示小数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认识小数点

  师:分数中间的那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数点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小数点

  2、小数的读法

  (1)同学试读上面的小数

  (2)读小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法

  举例:18.18读作:十八点一八

  (3)练习开火车读小数

  3、小数的写法

  (1) 生试着说说如何写小数

  举例:十二点七五写作:12.75(强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

  (2) 练习写小数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出示主题图价格表

  (2)试填价格表

  (3)揭示小数在价格中的意义(小数点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4)找找书上文具盒里的小数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 认识一位小数

  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师:一米有多长?一分米呢?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米长的线段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0.1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板书:分米)

  师:3分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练习:0.8米是( )分米. 0.7米是( )分米 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同学互说

  (2) 认识两位小数

  师:一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多少呢?(0.01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师:3厘米呢?18厘米呢?

  练习:33厘米是( )米?0.72米是( )厘米?

  (3) 比较这两组小数有什么区别?

  (4 )说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数表示.

  (5) 揭示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意义

  举例:1米31厘米=1.31米

  (三)质疑

  三、巩固练习

  1、 想一想,说一说

  (1)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2)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通用13篇)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篇1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