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2024-06-016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本组教学围绕“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读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了解诗歌,感受诗歌。本次学习分为“诗海拾贝”和“与诗歌同行”两大板块,开展以下活动: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本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2、按照一定类别,对搜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是人的感情;4、举行诗歌朗诵会;5、开展写童诗、举行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的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点:组织好搜集和欣赏诗歌、给诗歌分类、举行诗歌朗诵会三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一课时

  导  言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二课时

  诗海拾贝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工具书大体把握诗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不同形式的古诗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4首古诗,了解诗歌的体裁

  三、学习《诗经.采薇》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3.学生交流,讲解诗句的意思。

  4.简单介绍《诗经》:又称《诗》,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5、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6.朗读诗歌,想象当时的情景: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四、自主合作学习《春夜喜雨》、《天净沙》、《西江月》,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引导: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如念奴娇(一百令)上下两阕,100个字,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卜算子(毛泽东:风雨送春归)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诗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三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春夜喜雨》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感受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天净沙·秋》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三首诗歌。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唐诗、宋词、元曲。 

  第三课时

  《太阳的话》《白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课外广泛阅读诗歌,搜集诗歌。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热爱生活的情感,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信念。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也押韵。

  3、了解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现代诗

  4、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五、小结诗歌的特点

  学生默读阅读材料,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1.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六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3、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小组讨论:搜集诗歌的方法,并进行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课后活动

  诗海拾贝活动一 搜集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3、小组交流,相互学习。

  第四课时

  诗海拾贝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归纳诗歌的分类方法。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并交流。

  3、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三、欣赏诗歌

  1.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2.再读自己搜集的诗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四、课后继续品读欣赏诗歌,自制推荐表,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张贴在诗歌专栏中。

  我最喜爱的诗歌

  推荐理由

  教师推荐《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课外补充阅读资料。

  第五—六课时

  与诗同行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开展主题为“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一课时)

  第七课时

  与诗同行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推荐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云

  云象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象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2.妙用拟人:

  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3.运用夸张: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

  4.运用假设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第八课时

  与诗同行活动三 合作编诗集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注意引导学生要将搜集的诗歌、自己创作的诗歌、搜集的诗歌故事、诗歌资料等要分类编排、有序组合。)

  (2)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3.课后编辑

  4、成果展示

  1)诗集编好了,我们来欣赏吧!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同学们评一评,可从书写、编排、美化等方面评。

  3)选出优秀的诗集交流,可在学校里展示,开展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请家长参观和评议。

  第九课时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活动内容: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准备:带上自己活动过程中随时记下的点滴收获和体会以及活动前拟订的活动计划

  活动过程: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3.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分类 朗诵的技巧 学习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5.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6.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通过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热爱诗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地学习基础上,能进行较充分的展示。

  教学难点:学生的准备要充分。对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感受到了诗歌神奇的魅力,我们曾与诗仙李白同饮“花间一壶酒”,与张九龄共赏“海上升明月”,也曾与爱国诗人陆游遥望南宋“三万里河,五千仞岳”,苦苦地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其中,悠哉,美哉,悲哉,喜哉,心情跌宕起伏,感情错综复杂,同时,收获也日渐增多,今天这节课,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二、我们先来进行古诗词知识竞赛

  下面宣读本次竞赛的规则,请各组选手仔细听好:

  本次竞赛的规则是:(生读)

  a:本次竞赛共有四关,第一关名句荟萃,为必答题;第二关诗情画意,为抢答题;第三关妙语生花,为抢答题;第四关诗海pk,为必答题。

  b:请每组选出一名记分员,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c:本次竞赛将决出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各组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宣读完毕。       

  四关过后,看看谁是冠军组。

  现在,我宣布古诗词知识竞赛正式开始

  导语:大家准备好,我们先来闯第一关:名句荟萃。名句是诗歌海洋中,散落的珍珠,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谁的名句积累的最多。

  第一关:名句荟萃(必答题)

  要求是:每组发一张题签,10道题,每题十分,五分钟答完。答完后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请组长领取题签。

  请第一组代表答题。大家仔细听,如果他答不上,你可以抢答,每答对一题加十分,机会多多,可要认真听呀。

  第二关:诗情画意(抢答题)

  每幅画中都有一首诗,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出示图画

  (四幅图,分别为咏物诗、抒情诗、边塞诗、送别诗)

  拓展:这四幅图分别代表了咏物诗、抒情诗、边塞诗、送别诗,四种不同题材的诗歌流派,从内容上分,除了这四种,你还知道哪些?举个例子。

  第三关:妙语生花(抢答题)

  过渡:比赛紧张激烈,比分你争我赶,尘该还未落定,让我们拭目以待。诗海浩瀚,知识无限,诗词歌赋,各领风骚。下面,我们就要来闯难度最高的第四关诗海pk。群雄逐鹿,看看最终花落谁家?

  第四关:诗海pk(必答题)

  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准备好要朗诵的诗。选出汇报人员

  (1)纸船——冰心  (2)乡愁      (3)天上的街市

  (4)西风颂——雪莱  (5)风流歌——纪宇  (6)感谢——汪国真

  2、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3、主题:“金秋情”诗歌朗诵会 主持人:隋宁  张启迪

  四、欣赏自己创作的诗歌

  1、学生进行展示,形式可多样,

  必须是自己写的,可诵读,也可给一幅画、一张照片提诗;可以简单地用两三句话谈谈自己的创作经过,体会,经验,方法等。

  2、小结: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我们勇于创作,乐于抒发即可。

  五、总结

  同学们,在你们如歌的金色年华里,加入一些诗来点缀吧!它会教我们如何去面对万物,如何去品味自然,如何去在对待人生,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今生今世,走遍天涯,让我们与诗为旅,与诗同行。

  附试题

  第一关

  a组、补充诗句: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3.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

  4.红酥手,黄滕酒,________。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6.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

  7.________,天涯共此时。

  8.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

  9、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

  10、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b组:补充诗句

  1、日暮苍山远,________。     

  2、秋到边城角声哀,________。

  3、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

  4、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________。

  5、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

  6、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

  7、________,后不见来者。            

  8、________,悠然见南山。

  9、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       

  c组:补充诗句1、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

  4、流水落花春去, ________。

  5、________,燕山月似钩。          

  6、________,一览众山小。

  7、迟日江山丽,________。

  8、孤舟蓑笠翁,________。

  9、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10、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

  d组:补充诗句

  1、车如流水马如龙,________。

  2、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3、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4、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5、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

  6、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

  7、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9、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

  10、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四关 综合知识

  a组:选择题,填序号

  1、(    )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     )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    )在元代最盛行。  a:词    b:曲   c:诗

  2、“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

  a:乘、搭 b:同“座”c:因为

  3.(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  b:《五经》 c:《楚辞》

  4、诗仙(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5、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是(      )(      )(        )

  a:高适    b:岑参c:王昌龄  d:李商隐

  6.《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9.古代诗歌按内容上分类:可分为(   )(    )(    )(   )(   )(    )

  a:怀古诗b:咏物诗c:山水田园诗d:边塞诗e:送别诗 f:行旅诗和闺怨诗 g:格律诗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b组:选择题,填序号

  1、于谦是(    )诗人。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d:明代

  2.“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是初唐文学家(    )、(     )、(   )、(    )的合称。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e:韩愈

  3、“李杜”是唐代大诗人(     )和(      )的并称。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a:李白   b:杜牧    c:杜甫  d:李商隐

  4.《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3

  课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六年级上册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持续学习诗歌的兴趣。

  活动思路:

  1.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诗词,进入诗词的话语情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情感的浸润;

  2.在制作诗集和课堂展示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准备:

  1.四周前让学生搜集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2.用四周的时间让学生分组选择专题编辑诗集;

  3.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新诗编辑组、古诗编辑组(根据内容再分成若干小组)、自创小诗编辑组、新诗朗诵组等;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二、活动流程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

  (二)别出心裁品古诗——品评

  (三)激情扬抑诵新诗——朗诵

  (四)分门别类辑古诗——展示

  (五)各抒己见谈感想——评价

  三、活动小结

  课堂实录页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展示课课堂实录

  一、教师活动引入:

  (外面正下着小雨,寒风刺骨)师:和外面淫雨菲菲、寒气袭人的天气相比,我们的教室却显得热闹非凡。瞧!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的老师亲临我们的活动现场,你们高兴吗?欢迎吗?那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的欢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面对这种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你们能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我们就带着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诗献给在座的老师吧!(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诵这两句诗)可见诗歌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正如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呀!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下面我宣布“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示活动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上台。

  二、活动展示流程:

  (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我最喜欢《采薇》的片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男)我不是“采薇”,我采到了《诗经》中的另一颗明珠——《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

  (女)别说了,别说了,我们还是来看看同学们在这段时间采到了些什么吧!

  (男)古人云: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下面有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图画与文字,看谁能背诵相应的一句诗或整首诗?

  (二)创设情境用古诗——运用

  (女)同学们采得可真多呀!下面我来考察考察同学们的古诗运用能力怎么样?大家有信心接受考察吗?

  古诗运用题: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4)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5)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6)昨晚有一首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通用12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本组教学围绕...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