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精选13篇)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 篇1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闽侯洋里中学 余秀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重点】: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教学准备】:
1.自制幻灯片课件;
2.有关母亲的歌曲;
3.有关母亲的故事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献给母亲的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活动课.结合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学习名人关于母爱等的文章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能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等的文章,加上他们数十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语: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我们的身上流淌着母亲的血液,我们的身上承载着母亲的希望,我们的身上凝聚着母亲的深情.母爱感动着我,感动着你.现在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说说感人的母爱故事。
二、讲述关于母亲的故事
1、说说你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或你听到、看到的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
2、介绍几则感人的故事
(1)羚羊之跪
据说湖北某山区一猎人行猎,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山坡上走过来一头肥大的羚羊。猎人两天无获,正在焦急,此时难免一阵激动,举枪就对准了猎物。 羚羊发现了猎人,并没扭身跑开,而是对着猎人扑腾跪了下来。猎人愣了一下, 仅仅愣了一下,仍然扣动了扳机。 美丽而善良的羚羊应声倒地。猎人冲上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头即将临产的羚羊妈妈。 羚羊妈妈为了孩子下跪求饶;羚羊妈妈为了孩子没有扭身跑动使肚腹受戕,羚羊妈妈用自己的头颅挡住了罪恶的子弹 。 猎人哭了。他在山坡上掩埋了羚羊母子和他心爱的猎枪,然后朝着山那面的寺庙走去。
(2)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还买了两件银色面包服,让她女儿高兴。但不幸的事却发生了:她们太兴奋,滑得远离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女俩穿的银灰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们,她们都要冻僵了。最后,母亲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鲜血写了“sos”。她的女儿获救了,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女儿。
(3)最近还读到另外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3、小结
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细腻的,母爱也是无私而伟大的 !
三、 欣赏音乐
导语:让我们以最真挚,最虔诚的心为母亲献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
四、 谈如何回报母亲
导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动物尚懂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沐浴着母爱的阳光,相信大家已深深被感动.面对着母亲,一定会有千万句感激的话和千万种感激的举动。下面就来说说你们是如何感恩母亲的。
1、现在如果要你对妈妈说些最想说的话,你会说……?
2、如果要你用比喻手法形容一下“母爱”,你会怎么说?
示例: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润物的细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母爱是一株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固执地坚守家园,撑一树浓阴默默付出;
母爱也是一根穿针线啊,只要有一个小小的针孔,它便会如春水般汩汩流淌,浸润你寂寞的疲惫的甚至伤痕累累的心田……
3、展示为母亲做的贺卡
4、欣赏关于母亲的诗
写给妈妈的诗——感谢
• 让我怎样感谢您,
• 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 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 让我怎样感谢您,
• 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 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您,
• 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 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 让我怎样感谢您,
• 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 您却给了我整个世界
母爱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母爱是指南针,在迷路的时候为你指明方向。
母爱是精神,为你扫除障碍的动力。
母爱是明镜,照出你的缺点和不足。
母爱是船舶,载你走向成功之路。
5、齐诵《感谢母亲》
导语: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母亲的挚爱;千恩万谢,谢不尽伟大母亲的浩瀚鸿恩。下面请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诵《感谢母亲》
感谢母亲
感谢母亲,生我育我;
• 感谢母亲,让我们来到这世界;
• 感谢母亲,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 感谢母亲,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
• 什么是善与恶;
• 感谢母亲,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良师益友;
• 感谢母亲……
• 我们要感谢母亲的有许多,是一时半会说不完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大声的说一声:
• “感谢您,伟大的母亲!”
•
6、总结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要当失去时才后悔没有珍惜。同学们,就趁现在让我们每天向我们的母亲献上一句关爱的话语,献上一个微小的进步吧!
•
五、拓展
1、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题目:
1、 母亲的视线
2、 母亲的力量
3、 悠悠慈母情
4、 母爱,我永远的甘霖
5、 母亲 在我心中
6、 母亲,我的精神导师
7、 向母亲献礼
8、 母爱与人生
2、课后出一期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手抄报。
年3月17日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 篇2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课文以写人记事为主,讲述的都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些文章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魅力,在于作者捕捉了这些人物最富表现力的细节材料来抒写情感的缘故。因此,本次作文引导学生意识到选材在作文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和书本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源泉,选择材料有哪些误区?怎样围绕中心处理选定的材料?
【导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这么一幅描写写作文时愁苦情形的对联,让人忍俊不禁。同学们来看看,上联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是: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是四个字:写不出来。看了之后,同学们有何感觉?的确,写作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也不是无路可循的。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写得得心应手的话,也许就能更多地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了。
二、旧作引路,展示学生的《我的老师》周记
同学们写老师的周记的内容大多是:
1、放学下雨了,同学没伞,突然老师来了,学生很感激
2、听课时,生病了,老师给药学生,并告诉良方。
3、失败了,老师一番在情在理的话,学生感激不尽。
4、学生因为生病了,缺课了,老师为他补课,学生很感激
三、新课指导,回顾新学期第一单元学的课文,谈谈这些文章为了写人选了哪些材料?
四、思考问题
1、对比同学习作和课本选文在选材方面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选材要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师小结:选材要注意一忌大:大的材料写起来缺乏中心;
二忌多:堆砌材料,泛泛而谈;
三忌俗:重复选材。
五、欣赏佳作,探索选材妙方
1、欣赏佳作《母爱》:
母爱
当当当……时针已经走到10点了,我还坐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看《镜花缘》呢!在一旁织毛衣的妈妈叫我赶快睡觉去,可我却无动于衷。
时针又转了一圈,我仍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这回妈妈可真生气了,站起来推了推我。我说:“等一会儿,再看5分钟。”可妈妈却不留情面,上前就把电视机关了。我想,不让我看我偏看,“啪一”电视机又被我打开了。接着就听“啪啪”两声,妈妈给了我两个耳光。我猛然一抬头,发现眼里充满了怒火。我说:“你凭什么打我?”“凭什么?凭我是你的妈妈,凭你顶撞我,凭你不听话!”妈妈愤怒地说。
我捂着脸跑回了房间……
夜深了,我却没有睡,还在哭泣。我忍受不了严厉,我是她的心头肉,她怎么忍心打我?总之,我觉得妈妈就是不对,不该打我。
想着想着,委屈的泪水又涌出了眼窝儿。
这时,门开了,妈妈走了进来。我赶紧用被子蒙上了头,闭上眼睛,强止抽泣,怕被妈妈看见。妈妈进来后,把我身下的被子掖了掖,又把头上的 被掀开,摸了摸我的脸,小声地说:“娇,妈也不想打你呀,你一向都很听话,可今天……唉,这怎么不叫妈妈生气呢!你眼睛近视的度数够高了,再看电视不就完了,原谅妈妈吧!妈妈也是迫不得已的。’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这时,一颗“珍珠”打在了我的脸上,顺着面颊流到了嘴里,好“甜”的“珍珠”呀!不知什么力量把我一下推起来,扑进了怀里,发自内心地喊了一声:“妈妈,你是我的好妈妈!”
是呀,母亲就是这样平凡,母爱就是这样伟大,不需从惊天动地的事中体现出来,也不需要物质的交换,而是靠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这时,我耳边响起了一首熟悉动听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怀抱,幸福享不了……
2、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
3、本篇主题虽不新奇,但却能给人以亲切、新奇之感,为什么?
4、教师小结:
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呢?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本有许多无心的举动,凡此种种,都是写作的极好素材,这些曾经让你心动的时刻,你是否留心去把握了呢?正如乔治·桑所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
六、欣赏名家,求索选材源泉
1、“母爱”这个话题是古老的,是永恒的,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
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历中上描写母亲名篇名句有很多。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2、由此可知,除了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我们还能在哪里寻找素材呢?
3、总结:阅读是我们寻找素材的另一个重要源泉。鲁巴金曾说过:“读书
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每个人的阅读爱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色,这也会使得我们的作文材料五彩缤纷,各具个性。
七、配乐感悟,片段训练
同学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感情丰富,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每当我听到《吻》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心里就很有种创作的冲动,想写点什么去赞美一下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美妙的歌曲,捕捉与母亲相处最心动的一刻,用最优美,最诚挚的笔触将它记录下来。
八、课后练笔参考题目
1、《母爱》。
2、《妈妈,你听我说》。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 篇3
【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位桥二中是一处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吻》、《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⑴ 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⑵ 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⑶ 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⑷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三阶段: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设计】(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一、导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吻》。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
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近母亲:
⑴ 家长代表谈母亲的心声。
⑵ 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我的母亲”这一话题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演讲或讲故事。
3、回报母亲:
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三、课下继续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
在歌曲《懂你》中结束本课。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一、课前准备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听母亲的故事。
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妈妈们的故事。
(二)谈感受。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谢母恩。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
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四)送祝福。
1.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由安娜·贾维斯小姐(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05年逝世,安娜·贾维斯小姐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安娜·贾维斯小姐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安娜·贾维斯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1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八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