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2024-06-0110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1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教学目的

  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课前准备

  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师:推荐书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

  《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推荐网站:

  戏曲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网曲苑杂谈:

  咚咚锵中华戏曲网:

  中华戏曲网:

  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3春节戏曲晚会

  cctv—1综艺大观

  cctv—1曲苑杂谈

  活动课时:三课时

  活动设计

  1.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会唱的唱,会演的演,不会唱、演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

  2.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

  3.欣赏戏曲片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一、戏曲音乐,设场导入  

  以戏曲音乐、画面等导入  活动,为本次活动营造浓郁的戏曲氛围。

  二、戏曲知识,小组竞赛

  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

  2、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3.连线题。

  (1)红脸    代表猛智

  黑脸    代表凶诈

  绿脸    代表忠勇

  白脸    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    严风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王彬彬

  黄梅戏    常香玉

  锡剧    梅兰芳

  (3)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三、戏曲故事,你说我说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举一两个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可提供以下主题供学生选择。

  1、“戏曲”的涵义。

  2、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大约成熟于什么时代?

  3、中国戏曲与文学(语文)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搜集你认为最优美的一段唱词;说出一位你认为是最优秀的戏剧作家)

  4、聊一聊京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及京剧的脸谱知识。

  (1)脸谱知识介绍

  (2)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戏曲的虚拟动作

  四、名段欣赏,感受提升

  现场播放戏曲名段,让学生欣赏,从中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五、家乡戏曲,交流体验

  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戏?并向大家推荐一曲。

  六、“我与戏曲”,调查研究

  目的是了解同学们及其家长对中国戏曲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旨在让学生明白: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艺术人人有责。

  七、总结存储,课外表演

  (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戏曲大舞台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2.了解赏析戏曲的方法。

  3.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

  4.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感受戏曲的魅力。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也可以上网查阅。平时在家多听听戏曲,看看戏曲表演,和长辈聊聊戏曲方面的知识。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选一组长,准备表演一段戏曲,画一张脸谱,自行制定竞赛口号和组名。

  3.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和设备,没条件的地区可以准备好录音机、戏曲磁带、投影仪。设计思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图书馆查资料,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

  教师还应给学生分好小组,让每一小组自行决定各成员的任务,进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最后用一节课时间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这节课是前一阶段准备活动的成果展示,但决非最后的结果,它也是一个起点,希望学生能以此为契机,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漫谈中国戏曲

  师: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那么你对她有多少了解呢?你看过、听过哪些戏?你知道哪些著名演员的名字?

  学生自由回答,漫谈中国戏曲。

  (这一环节意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感情和知识上走近戏曲,为下面活动的展开作好铺垫。)

  二、我和戏曲

  师: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对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们继续走近戏曲。

  1.展示脸谱。

  师: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2.我来一段。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联唱。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表演前介绍选段名称、大致内容和扮演的角色。(师生鼓掌。)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脸谱制作、戏曲排练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给学生信任,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学到了知识,和本来很陌生的戏曲拉近了距离:为下一步戏曲擂台赛的进行酝酿了感情。现场气氛空前高涨。)

  三、戏曲知识擂台

  师: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自己喜欢的曲子。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记分员、记时员就位。)

  (赛前各小组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

  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

  2.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3.连线题。

  (1)红脸 代表猛智

  黑脸 代表凶诈

  绿脸 代表忠勇

  白脸 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 严风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王彬彬

  黄梅戏 常香玉

  锡剧 梅兰芳

  (3)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4.欣赏《林海雪原》片段,思考:

  (1)从这段表演中,可以看出杨子荣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2)戏曲“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这一特点在这一段表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你觉得这段戏曲哪些地方很美?

  动作美——舞蹈艺术

  唱词美——文学艺术

  小结:中国戏曲艺术就是这样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我们欣赏戏曲,就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欣赏。

  (新课标非常强调“自主”和“体验”。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领略戏曲艺术之美,自己总结出欣赏戏曲艺术的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我为戏曲出一策

  师: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师:刚才大家纷纷对如何振兴中国戏曲提出了自己的点子,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来中国戏曲的春天。

  (新课标重探究、重体验。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3

  了  解  戏  曲,关  注  戏  曲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授课人:林敏冬

  活动目的: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关注戏曲的发展。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2、制作课件,介绍戏曲知识。

  3、推荐书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4、推荐网站:

  戏曲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网曲苑杂谈:

  咚咚锵中华戏曲网:

  中华戏曲网:

  梨园春戏曲在线:

  5、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1综艺大观

  cctv—1曲苑杂谈

  活动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

  同学们:有一句话赢得了世人普遍的赞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二)展示、交流戏曲知识: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制作的课件,并欣赏一些戏曲名段,从中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1、京剧——第六学习小组

  2、川剧——第三学习小组

  3、昆剧——第一学习小组

  4、黄梅戏——第五学习小组

  5、粤剧——第二学习小组

  6、潮剧——第四学习小组

  (三)广告词设计:

  为你们小组介绍的剧种设计一段广告词,要求围绕它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做到言简意明,让大家都能记住你介绍的戏曲。

  (四)戏曲知识考查:

  (五)关注戏曲——我与中国戏曲: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音响的普及,流行音乐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不少地方剧团纷纷关门或转向,真正的戏迷也越来越少,联系现实,展开讨论:对中国戏曲的看法。(提示可从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等方面展开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艺术人人有责。

  (六)戏曲欣赏:

  播放一些戏曲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品味,亲自体验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七)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收获吗?让我们齐唱一曲结束今天的上课。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4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四、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二)戏曲知识漫谈(三)戏曲知识竞赛;(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  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

  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  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三课时 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 (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              (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 (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                                    (脸谱)

  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            (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  (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       (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       (参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5、唐玄宗时大力鼓励戏剧,在宫中设立了“优伶”习艺班,自己有时也参与演出,旧时代的戏曲界把他视为戏剧的祖师爷,至今中国和日本都把戏剧界称为“梨园”。请问: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6、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专为“伶官”立传,并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问“伶官”是指——

  A 聪明伶俐的官员;B 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 “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               (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 黄脸和白脸 B 蓝脸和绿脸 C 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           (C)

  A 《窦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厢记》

  12、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 《游湖借伞》 B 《盗仙草》C 《断桥》D 《劈山救母》       (D)

  13、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

  越剧                     严凤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梅兰芳

  黄梅戏                  常香玉

  14、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

  15、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16、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17、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19、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20、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课时     戏曲演唱比赛

  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5

  一、活动目标:

  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四、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二)戏曲知识漫谈(三)戏曲知识竞赛;(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  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

  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  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三课时 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 (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              (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 (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                                    (脸谱)

  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            (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  (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       (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       (参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5、唐玄宗时大力鼓励戏剧,在宫中设立了“优伶”习艺班,自己有时也参与演出,旧时代的戏曲界把他视为戏剧的祖师爷,至今中国和日本都把戏剧界称为“梨园”。请问: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6、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专为“伶官”立传,并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问“伶官”是指——

  A 聪明伶俐的官员;B 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 “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               (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 黄脸和白脸 B 蓝脸和绿脸 C 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           (C)

  A 《窦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厢记》

  12、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 《游湖借伞》 B 《盗仙草》C 《断桥》D 《劈山救母》       (D)

  13、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

  越剧                     严凤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梅兰芳

  黄梅戏                  常香玉

  14、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

  15、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16、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17、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19、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20、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课时     戏曲演唱比赛

  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6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四、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二)戏曲知识漫谈(三)戏曲知识竞赛;(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  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

  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  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三课时 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 (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              (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 (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                                    (脸谱)

  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            (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  (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       (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义)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通用16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篇1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