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通用14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 篇1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产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课外资料,补充介绍香港。
二教学重点:
知道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讲课前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播放《东方之珠》。
听过这支歌吗?(板书:东方之珠)
歌中的东方之珠指的是哪?(板书:香港)为什么把香港比作“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香港走一走,看一看。准备好,我们乘坐的飞机就要起飞了!(看课件:飞机起飞的影片)
(二)初读课文:
师:利用在飞机上的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手中这张旅行手册(语文书第37页)
师:轻声读一读,看书中分几个自然段介绍的香港?主要介绍了香港的哪些地方?你最想到哪个地方看一看?
生:课文介绍了香港的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我最想去浅水湾看看。
生:我最想去海洋剧场看看。
生:我最想去铜锣湾看看。
师:看,香港已经到达了,我们要开始一天的旅行了!(播放飞机降落的影片)
(三)新授课
1小组学习
师:为了让大家这次旅行愉快,咱们今天以“自助游”的形式进行旅游观光。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自己来设计旅游路线。(学生利用计算机中的课件自学,自主选择观看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的影片)但有几个要求请同学们记住(出示课件)。
指名读要求:1先轻声读一读旅游手册,不认识的字查字典;2再选择影片去“观赏地”走一走、看一看;3互相谈谈体会:说说你最喜欢哪?为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开始分组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
师:集合!玩得怎么样?
学生很兴奋。
师:刚才你们都去哪了,你最喜欢哪个地方?谈谈你的感受或给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旅游手册。
指名回答
扩充与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有关的课外资料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现在天色已晚,我们也该乘飞机回北京了!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景观是不能错过的,那就是香港的夜景!现在,让我们一起在飞机上观赏一下香港那迷人的夜景!(看课件)
师:香港的夜景美吗?手册上怎么写的?快读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师:坐在飞机上俯视着香港美丽的夜晚,你想对香港说什么?
指名回答
再一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你对香港的喜爱之情。
师:结束了一天的旅行,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香港比作“东方之珠”吗?
4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和美丽的夜景。它是旅游者的乐园、购物者的的天堂,香港不愧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题。
师生:“东方之珠”!
(四)学生展示课外资料
师:还有哪个同学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香港的其他资料让大家了解一下?
(五)留作业
板书:
9“东方之珠”
香港
背景分析:
《东方之珠》一课是第五册义务教材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香港的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以及香港的夜景。教学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读--直面文本,反复诵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与文本、学生、老师的对话,探究这篇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着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真真切切的体会到香港的美丽与繁华,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实验班人人一机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采集相关的影片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创设情境,安排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情激趣,促进学生朗读
朗读要创设情景,营造气氛,激发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古人云:“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形象的描绘了声韵节奏所激发的审美感受。可见,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形象,体味节奏韵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精彩的朗读,使课文深邃的内涵,高尚的情操,优美的语言自然流通,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有关的心理活动随之活跃。
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采集相关的影片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创设了去香港亲身旅游的情境,让学生能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随着计算机屏幕中飞机起飞、降落画面的出现,拉开了“香港之旅”的序幕,而学生手中的语文书变成了旅游手册,他们在飞机上兴致勃勃的阅读着“旅游手册”,准备着一会儿的“香港之旅”。当学生们在计算机中看到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和香港的夜景的真实影像,也仿佛置身于其中,真正体会到了浅水湾的迷人、海洋剧场的有趣、铜锣湾的繁华和香港夜景的璀璨。这时学生的情绪是激昂的,在心中已积蓄了丰富情感冲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挖掘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学生们心潮澎湃的进行朗读实践时,不仅读的有滋有味而且也充分了解了作者在说些什么,因为此时的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已是相通的了。
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激发兴趣,指导学法
教师把课文学习设计为“香港游”的形式,并把小组学习设计成“游香港--自助游”,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出示的要求有目的的学习。
要求:1轻声读一读旅游手册,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选择影片去“观赏地”走一走、看一看;
3互相谈谈体会: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4有语气的朗读一个自然段,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这一教学形式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认真的读书,解决不认识的字,把课文读流利;然后小组商定旅游路线后,按照自己设计的旅游路线点击计算机中的声像影片观赏当地的风光;最后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旅游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个小组按照学习要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序的、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过程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教给了学生。学生们在小组内认真的读着语文书,他们互帮互助解决难字,力求把课文读的更流畅,把课文内容了解的更全面,因为他们渴望着下一步的“自助旅游”,渴望看到真实的香港和课文中所描述的香港是否一样,是否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验。令人激动的时刻来到了,学生们兴趣盎然的设计着自己小组的旅游路线,此时的学生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内容.有的小组先去欣赏浅水湾的迷人风光,有的小组先去海洋剧场观看有趣的动物表演,还有的小组先去铜锣湾感受那里的繁华与热闹。路线不一样,各自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学生们在“游览”后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将自己的游览感受告诉自己的同学。
学生甲:我最喜欢铜锣湾。因为那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我又很喜欢逛街,所以我最喜欢铜锣湾。
学生乙:我最喜欢海洋剧场。因为我很喜欢看海豚、海狮表演,它们表演的很精彩,所以我最喜欢海洋剧场。
学生丙:我最喜欢浅水湾。那的景色很迷人,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在沙滩上漫步心情会很愉快的!
学生丁:我也最喜欢浅水湾。我觉得那里不光景色美,而且能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吹着温柔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滩多舒服呀!
在同学之间的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下,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把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使组内的其他同学从中广收信息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同时也在彼此的交流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深化体验,实际运用
在进行这一步骤时,教师采用了让学生谈感受或有感情的朗读两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体验,以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到位,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将小集体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放到在大集体中进一步交流、讨论,得以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将所获感受、所学知识进一步锤炼深化。
师:你们最喜欢哪个地方?谈谈感受或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自然段。
生甲:我最喜欢铜锣湾。因为那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我很喜欢逛街,所以我最喜欢铜锣湾。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生乙:我也喜欢铜锣湾。那里给人的感觉很繁华,商店很多,商品也多,人流如潮,难怪人们称香港是购物者的天堂。
生丙:我找到了一张铜锣湾建筑物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从图上可以看出来那里的楼房很多,挨的也很近。
生丁:(迫不及待的说)我妈妈去过香港,她告诉我那里住在对面两栋楼房里的人伸出手都可以碰到。
学声们很惊讶!
师:对香港地方很小,建筑物很密集。书中有一个词就能说明香港的这一特点,你们知道吗?
生:鳞次栉比!
师:你们能通过朗读把铜锣湾的繁华读出来吗?
学生有语气的朗读。
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体验的碰撞,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交流,学会讨论,而且把香港的美丽,香港的繁华深化到学生心中,真正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才能真正实现。
三、加强课内外结合,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特点,以知识增长见闻,以求得“以课外促课内”。同时“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示了自己课下收集的有关香港浅水湾、海洋剧场和铜锣湾的资料,课内外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鳞次栉比”这个词的处理上,教师就及时的通过课外资料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又让学生展示与香港有关的资料。其中一个学生提到:“香港是1997年回归祖国的,以前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教师接到:“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在鸦片战争后,使香港沦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对这一部分历史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阅读一些相关资料,全面的了解一下香港的历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课下积极查找、搜集相关资料,最终弄清楚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利用清王朝的衰败腐朽,用武力逼签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侵占了全部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学生们在这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不少课外知识,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重文本”,让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升华感情、陶冶情操。同时也要“超文本”,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每个方面的不同层次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又因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应鼓励、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大课堂,自由的发展。所以在课后作业 的处理上,教师留了以下作业 :
1爱读书的你,不妨读读第六册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香港之夜》。
2爱写作的你,不妨写写你“游”香港的感受。
3爱画画的你,不妨画出香港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4爱朗诵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读出香港各旅游地景色的特点。
5爱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的适时点拨、引导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求知识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正所谓“立足课内,打好基础;立足课外,求得发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 篇2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一类字,二类字只认不写。
3、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那些方面介绍香港。凭借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教学难点:能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歌曲导入
1 导入语: 你们知道吗?在1997年7月1号这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香港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大家对香港可能感到很陌生,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块走进香港。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歌名就叫《东方之珠》,这是一首关于香港的歌。
2 播放歌曲。(同时展示一幅幅有关香港的图片)
3说感受:听着这动听的歌声,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迫不及待地要说吧!(生发言)
5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叫《东方之珠》(板书课题)
6 师:“珠”是什么意思?“东方之珠”呢?
板书:“东方之珠”---香港(解释为什么加双引号?)
二 、初读感知
1 出示自渎要求:
(1) 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开火车领读.
(2)出示生词,开火车领读.
(3) 快速认读(师任指,生齐读).
3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分节读
(2)学生评议,教师及时指导读一些难读的句子.
(3)过渡:怎样把课文读得更美些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别人是怎么读的?
(4) 听录音朗读(看课文动画)
(5)过渡:就这样读,会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
4 交流,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景点吗?
板书 迷人的沙滩 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 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 铜锣湾
夜景
5 分小组朗读描写不同景点的段落,加深学生对课文层次的理解.
三 、指导书写
1 师:看书后填字格中的生字,你觉得哪些字该怎样记更容易记住?
2 教师指导书写一些容易写错的字
3 学生描红,教师点评.
四 、学生自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
香港是( ),还是( )……
香港有( ),有( ),还有( )……
五 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
1、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说到珠。我们见过的明"珠"都是什么样的?我们课文中也有一个形容明珠的词语(璀璨)。课文中还用一个句子把香港、东方之珠和璀璨连了起来。
出示: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2、个别读、范读、-齐读句子。质疑:读了这句,邵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要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呢?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游览一下香港的美景,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吧。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课文是通过写哪些景点来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是我过通向世界的____。有迷人的 ,著名的 ,繁华的 。
三、读中感悟。
师:去香港的路途比较遥远,路上这么长的时间,那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旅行手册,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2-4小节,找到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把它多读几遍。那你们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举手表决,决定去人多的地方。
相机学习: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很有眼光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行,赶快读一读这段,想一想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有海狮、海豚的表演)
你能找出描写海狮、海豚表演的句子。
(出示句子: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在描写海狮海豚表演的时候,书上用了有的有的句式,现在就让我们来模仿这个句式来做个说话练习吧。(下课铃响了,操场上马上就热闹了起来,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
1.个别读、齐读第三自然段,
今天正赶上演出呢,你们可以一饱眼福了,一起看看吧。
2.(播放录象)(随机采访:你觉得你的笑和一些女孩子的微笑有什么区别?开怀大笑。
3.也正因为这群小精灵精彩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你们这么多的小朋友,还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呢,海洋公园才会被世界知道,才会这么的------举世闻名。
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谁能用朗读来表达对它们的喜爱吗?个别读、齐读
4.点题:香港有这么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难怪人们要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表演再精彩,可我们也不能逗留太久,你准备带我们去哪儿?(浅水湾)
2、我们来香港是来旅游、渡假的,你为什么想带我们来到浅水湾呢?2、 出示第一句。
3、指名读、范读、齐读。师:这么迷人的地方,难怪一到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了这里度假休息。
4、(出示第2句)。
请你们去轻轻地读,慢慢地想,细细地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交流:
5、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我们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美了!老师忍不住也想来读一读。
学生纠错:听 倾听 惊涛拍岸 浪涛拍岸
那么听和倾听有什么区别呢?小朋友们可真会分析啊!邵老师也知道为什么课文上要用浪涛拍岸了,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一句,通过对第一句话的朗读,我们知道了浅水湾是浪平沙细的,海面是很平静的,所以走在浅水湾上倾听到的是什么的声响?
6、多么美丽迷人的浅水滩哪!老师也喜欢,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个别读、齐读
这时,我们不禁赞叹:浅水湾真是个( )的好地方。
点题:有这么迷人的浅水湾,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三)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精神养足了,我们又该出发了,在第一小节中,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著名的——、繁华的——。那接下来我们该到哪里了啊?
1、读读课文第四段,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香港的街市怎么样?
2、小组讨论:你觉得这幅图热闹吗?那在上面添上什么才算是热闹繁华的街市呢?
小组交流:围绕:摩天大厦 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和人流如潮展开讨论,师相机出示图画帮助理解。
3、香港的街市给你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好了。个别读、一小组读、范读、齐读。
有这么热闹、繁华的街市,难怪人们要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四、总结升华。
1、一天的香港之旅结束了,你最想对香港说些什么?(指名说)
2、香港的沙滩、公园等地方的景色是如此迷人,物产又是这么丰富,香港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让我们怀着对香港的祝福和喜欢,再去细细品味“东方之珠”的风采吧。齐读课文。
3、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最后一次再来赞美一下香港“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 篇3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香港的过去和现在。通过有关图片、资料以及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体会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2、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表达的愿望。
【情感目标】 体会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东方之珠》
教学重点:通过有关图片、资料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诵读品味,体会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教学难点: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仿照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饶“步行街的夜晚多美呀!“说一段话,并在课后写下来。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了解香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东方之珠”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如果我们现在要去美丽而繁华的香港游览一番,你打算坐怎样的交通工具去?
3、播放飞机起飞的声音,把学生带入情景。
在途中“空中小姐”介绍:各位旅客,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去香港的飞机,很高兴能为你们服务。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香港,香港地处我国南方珠江入海口的东侧,1842年被英国侵占,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我们去香港旅游观光非常方便。香港是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那里有迷人的沙滩,有著名的公园,还有繁华的街市,相信这次旅游定会让你大有收获。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飞机起飞后切换到飞机在途中飞行,配上“空中小姐”的介绍。好,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安全到达香港机场,请大家拿好行李,安全地走下飞机。
二、自主学习,感悟香港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过渡:今天由朱老师做你们的导游,你们欢迎吗?今天,我们旅程的第一站是浅水湾。
1、出示“浅水湾“的图片。
现在,我们来到了浅水湾,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说:让我感觉到舒服,心情愉快……)
2、读读课文中对浅水湾这个景点的介绍,看看这里哪些词能让你感到舒服?(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3、自由读后,交流。(主要体会以下词语。)
浪平沙细 阳光和煦 金色的沙滩上 轻柔的海风
海浪的声响 舒服极了
(学生说,相机出示平静的湖面,金色的沙滩,播放海浪的声音再相机把这些词组读出感情,体会温馨和闲适的感觉。)
4、师述:我们踏着柔软的沙滩,享受着阳光和海风的沐浴,倾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到心旷神怡。你再试着读读,体会体会。希望你的朗读也把大家带到这美丽的浅水湾。
过渡:好,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浅水湾,下一站我们要去香港的海洋公园。我想大家对它都会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先请同学们读读香港海洋公园的介绍。
(二)、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香港的海洋公园有哪些有趣的动物?
2、为什么觉得它们有趣?(找出有关句子。)
重点体会: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3、看看海豚顶球、嬉水跳跃的表演场面,形象感知它们表演的精彩,感受游客观赏表演的热烈场面。
发挥想象:
现在你已经看到了它们精彩的表演,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赏一下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呢?
练习说话:我看到这样精彩的表演,我( )。
4、指导朗读这句话。(把你想象到的、感受到的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5、再各自试读这句话,而后指名读,师生评议。
过渡:游完了美丽的浅水湾和有趣的海洋公园,下一站我们要去繁华的铜锣湾逛一逛。
(三)、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1、出示:铜锣湾的景色。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
3、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摩天大厦”、“闹市口”等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闹市口”,说说当地、丹阳、镇江、上海、北京等的闹市口,其它词语采用联系图片、造句、联系句子等方法来理解)
4、来到这样繁华的铜锣湾,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5、指导朗读。(用你的朗读来赞美一下这繁华的铜锣湾。)
6、师述:我们感受了沙滩的迷人,观赏了海洋公园的精彩表演,又领略了铜锣湾的繁华。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夜晚的景色往往另有一番情趣。有时,在周末我们也会跟爸爸妈妈去步行街领略一下夜景的美。你能把你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吗?
7、练习说话:步行街的夜晚多美呀!你看(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