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2024-06-011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精选13篇)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 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知道你们读过很多书,谁说说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生答)你读的寓言故事真多!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狐假虎威(伸出右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也可以小声读出来)威(注拼音)谁来读这个字?(一生:威) 你再来读这个字——指假,生读jiǎ。你真不简单,多音字读得很准确,在这里读三声。假还读哪个音?谁再来读?(jià)再(组词):寒假、暑假、放假。(你读得真准!)齐读课题。

  【课题的导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加深了对寓言的认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老虎和狐狸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

  (打开课本28页)

  二、自学: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学:

  过渡:同学们已经自学完了,生字词认识了吗?(认识了)老师考考你!

  1、(电脑出示)带拼音生字词

  mào  m유     shòu  wéi  kàng    nà„     s⁠       wēi

  茂   密    野  兽     违   抗    纳闷儿  撒腿就跑     威 风

  a 、我们先开火车读  (读得不错)                  

  b、谁来读?(一生读)(读错纠正)(声音大一点会更好!)

  c、一齐读!( 读得真熟练!)

  过渡: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电脑出示)不带拼音生词:(谁来读?)

  a.一生读(读错纠正后齐读)(这么短时间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

  b.(不按顺序)我们抢读(大家读得真准确!)(老师真佩服你们!)

  c.咱们一齐读!

  过渡:词语读的很好,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3、开火车读课文。

  谁来读?大家都想读!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读书真认真)

  师问:谁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说,谁、干什么?)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师:狐狸被吃掉了吗?谁来补充?)

  (生: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骗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

  (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你说得真具体)

  板书:生说后师相机板书狐狸图、老虎图。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点滴的阅读、识字经验,但自主阅读、识字的能力和方法仍然有限,差异表现也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检查,查缺补漏,让学生完善学习成果、积极探究。“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也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此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言,积累语言。】

  过渡:狐狸用什么办法骗过老虎的?我们看故事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狐狸被老虎捉住了。)师:(在什么情况下捉住的狐狸?)

  (生:老虎很饿)

  (生:老虎找食物,说明很饿,狐狸被老虎捉住了。―――)(你说得真全面)

  师:是啊,饥饿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慌不择路的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猛扑过去,逮住了狐狸。这时的狐狸处境怎么样?(生:非常危险)

  过渡:狐狸面临被老虎吃掉的危险,结果怎么样?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文,设身处地的体会老虎的饥饿,把学生带入作者预设的紧张情境中】

  2、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狐狸说的话。

  谁来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一生读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2)师述:“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都转转试试!我看你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你在想什么?

  (我不能让虎吃我,想办法逃走……)

  (这只遇到危险的狐狸真会想办法)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师:你真爱动脑筋!

  【此环节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目的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内涵。】

  (3)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

  a自己扯着嗓子读读

  b同桌两人扯着嗓子互相读

  c师范读(瞪着眼睛攥着拳威胁)

  d谁再来扯着嗓子喊(一生加动作精彩:大拇指指向自己)(你不但读得好,而且动作加得恰当!)(师: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e大家一起读!

  【通过角色转换,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4)师述:“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

  过渡:这时的狐狸更威风,更自信,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或狐狸接着又怎么说?)

  (5)你来读!(读完后电脑出示第二句话)(读慢一点更好了);

  (6)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想想什么意思?(生说不出来,师指导)

  (生:狐狸用老天爷吓唬老虎。师:老虎怕谁?生:老天爷)

  (7)师问:狐狸怕谁?(老虎)老虎怕谁?(老天爷)

  师结:狐狸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把老天爷都搬出来了。

  (8)(一生读)你刚才快吓住了,现在怎么不厉害了(假的?)就凭你这气势,不被吃掉才怪,谁能把老虎镇住,让老虎相信是真的。

  (9)(一生读)(可以加动作)师:语气上镇住它了,表情上也镇住它了。

  (10)谁能读得更好?(一生读)(一手叉腰,手指指点点)

  师结:你有大王威风(你都把老虎吓住了)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篇2

  [教学片段]

  师:(出示:狐狸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

  生:这是一只狐狸。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只狐狸吗?

  生1:美丽      生2:狡猾     生3:胆小怕事  

  师:请跟我一起写一写它的名字。

  师生一起写“狐”

  师:(出示:老虎图片)这又是谁呢?

  生:老虎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说说老虎吗?

  生1:凶猛      生2:凶恶     生3:很威风

  师:我们再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吧。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的事情。请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师:这是一个成语,先来读好这个成语,

  师:威是什么意思?

  生:威风的意思。

  生:威还有威严的意思。

  师:狐假虎威的“假”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师:打开书,小声的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小声读课文

  师:现在你们知道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了吗?找到这个句子了吗?

  生:“狐假虎威”的意思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师: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句字(出示)

  师:现在知道“假”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假”就是借的意思。

  师:狐狸是怎么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反思]:

  这是课文《狐假虎威》导入时的一个片断。课一开始,我先出示了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并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狐狸、老虎,以此激活学生知识储备,再现学生生活经历,并对角色形象进行初步的价值判断,为学习下文做铺垫。在理解课题中的多义字“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查字典,或者给出几个字典上的解释让学生选一个,而是让学生快速读课文,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个成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课题中“假“字的意思。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假”字在成语中的含义,学生从中体会到多义字的理解,必须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篇3

  教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 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 认读生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 1、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 1、汇报听后的收获

  (2)理解“窜”字的意思。 2、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3、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1、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

  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4)指导朗读 2、尝试读

  (5)师做“一愣”的动作, 3、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 4、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课件展示图画)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8)指导朗读 5、加上动作朗读,

  6、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1、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 2、自由读课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3、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6)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其余学生齐读

  (7)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5、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8)问百兽:你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9)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10)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11)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狐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2)指导朗读 6、尝试读

  7、齐读

  4、学习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质疑: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篇4

  《狐假虎威》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在教学时力求做到几点:

  一、巧设问题,理解成语的含义

  在教学第8段时,我围绕:“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些问题。通过“采访”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和轻松的“采访”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学习工具能力,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分角色表演,加强课文内容理解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引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精选13篇)《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