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端午粽教学心得体会报告 端午粽子教学反思(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端午粽教学心得体会报告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在此佳节来临之际,我祝所有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演讲稿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对于端午粽教学心得体会报告二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已酉端午》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处州禁竞渡》

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端午日》

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如梦令》

8、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午日观竞渡》

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赐百索》

1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同州端午》

1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朝中措》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3、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蓦山溪》

1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南乡子·端午》

17、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1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

1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20、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点绛唇》

端午粽教学心得体会报告 端午粽子教学反思(2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