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24-06-052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5篇)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

  2、会正确写出“木、禾、个、了、子”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让我们来做个游戏。给字宝宝带帽子。

  师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即拼音),将字和拼音分给学生让生给生字找帽子。

  (二)学写生字

  师:真好我们又认识了好多字,那么这些字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这些字,好吗?

  师出示“木”和“禾”字,问:小朋友们请认真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禾”字比“木”字多了一笔。

  生:“禾”和“木”的读音不一样,一个读作hé,一个读作mù.

  师:说得真好,那你能领着大家一起读一下吗?

  生领读。

  师:这两个字还有什么不同的吗?

  生:它们的意思不一样,“禾”是禾苖,“木”是木头的意思。

  师:小朋友们思考得真全面。那么谁能说一下这两个字都有哪些好朋友呢?

  生组词并领读。

  师:我们该怎样写这两个字呢?

  生观察书上生字表说笔顺,并领着其它小朋友书空。

  师:谢谢你们帮老师教其他同学学写字。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生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

  生书空,先描书上田字格中生字,再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写得真认真。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写字的。

  师生交流总结:先观察字形,弄清字音,领读;再组词;最后说笔顺及生字的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剩下的三个字。

  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个、了、子”,师巡视指导。

  每小组选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学会写生字的。

  (三)当堂测试

  师:请你工整地把生字写在本上。

  评比优秀作业。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好!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2

  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

  生(抢读生子)

  师:读得真好!在上一节课,小朋友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的方法才把这几个生字记得又准又牢。现在识字王国里,又有极为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得等着跟小朋友见面呢。不过,今天的学习,老师想请小朋友做闯关游戏,看哪些聪明的小朋友能够过五关斩六将 ,表现出色的,老师要把这漂亮的小贴画奖给他。

  师:首先请大家闯第一关:请用多种方法认识这六个字。

  师:(多媒体显示六个生字)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来学一学。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多媒体课件显示兔和兔子的彩色图片)仔细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ù兔)

  师:你是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的“勹”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师:对比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的,真不错。

  生:免费的免,加上一点就是兔。

  师: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这个办法真好!

  师:谁能给“兔”找个朋友?

  生:兔子。

  师:小白兔。

  师: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它爱吃萝卜爱吃菜。

  生: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真了不起!老师决定把剩下的五个生字交给小朋友自己学习。有信心吗?

  生:有。

  师:五个生字可不少,那赶快抓紧时间学习吧!

  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师:五个生字都学会的小朋友举举手。谁来当小老师领读?

  生:(领读生字)

  师:真像小老师!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

  生:我记住“羊”字。“羊”上面的两点是羊的角,三横是羊的脸,一竖是羊的胡须。

  师:观察得真仔细。谁来给“羊”找朋友?

  生:山羊、绵羊、小羊……

  师:羊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谁来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羊的小知识?

  生:我知道羊吃草挤奶。

  生:羊的毛很柔软,皮可以做衣服。

  生:它的叫声咩咩的。

  生:我记住了“木”字,“大”加上一竖就是“木”。

  生:还有“十”字加上一撇一捺就是“木”。

  师:采用了熟字加笔画的方法,真聪明。

  生:一横像上面的两个树枝,一撇一捺像下面的两个树杈,一竖像中间的干。

  师:也就是这个字很像图上的实物,是吗?

  生:我能给它找朋友,耳目

  师:哦,你的朋友找错了。

  生:我也能帮它找朋友,木头,木材……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看见木头,小朋友知道木头可以用来做什么吗?

  生:我知道木头可以做家具。

  生:(指桌子)书桌就是木头做的。

  生:木头可以用来做房子、还有桥。

  师:大家知道的真多,再接着说一说。你还学会了哪个字。

  生:我学会了鸟字,鸟字的上半部像鸟头,下半部像鸟的身子,一横像那根树枝,一点像鸟的眼睛。

  生:“鸡”去掉“又”字旁就读“鸟”。

  师:小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应该保护小鸟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你想保护哪些鸟儿?

  生:(抢说)孔雀、啄木鸟、猫头鹰、鹦鹉……

  师:老师知道有一种小鸟叫麻雀,它能吃田里的虫子,这样禾苗才能茁壮生长。今天我们这里就有一株禾苗,说一说你怎样记住它?

  生:木字加一撇。

  生:禾字头上的一撇是禾苗的谷穗,下面的横撇捺是禾苗的叶子,中间的一竖是禾苗的杆。

  师:办法可真不错。看看还有哪些字咱们还没说到?

  生:竹子的竹。

  生:大熊猫吃竹子。

  师:对,就是这个竹字,怎样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生:上面的撇横像竹子的叶子,下面的竖使竹子的杆。

  师:同学们看着图能把这些字认的很好。现在我们离开图片,相信大家也能认的好。

  师:出示卡片。

  生:(齐读)

  师:齐读的也不错。现在这六个生字都学会的同学,请把你的小手高高的举起来。

  生:(举手)

  师:都非常自信,那好,进行开火车游戏。两列火车比一比,看那列火车不脱节,开的快。

  生:(两组同学分别做开火车的游戏)

  师:两列火车跑的都不做,现在我宣布第一关顺利通过,看看地二关是什么内容?(课件显示第二关:书写最大三只苹果上的字)

  师:让我们写“十、木、禾”三个字。这个也难不到我们。

  师:在学写这三个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3种笔画,第一种:“︱”。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第二种笔画“ 丿”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三种笔画“ 乀”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板书)。

  生:(分别练习三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师:好,我们先学写“十”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生:(练习写“十”)

  师:再看“木“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师生书空)

  师:“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师: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字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字)师:大家都很能干,第二关我们已经很轻松的通过了。请看第三关:请你跟我一起说。(课件显示)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熊猫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学会生字不骄傲,易错地方要记牢。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再看第四关:抢读生字。(课件)

  生:(抢读)

  师:我知道这个也难不倒你们,下一关也没问题。(课件)第五关:请你连一连,题目在课本48页。

  师:那请同学们翻开书48页,用笔连一连。

  生:(连线)师:与正确的答案对照一下,如果全对的同学,请把你的小手骄傲地举起来。

  生;(纷纷举手)

  师:这一关我们又顺利通过了,通常在闯关的时候,最后一关往往是不容易通过的,让自己给自己拍拍手,加加油。

  生:(拍手加油)(课件:第七关;你认识这些标牌吗?)石新路小学德克士、乡村鸡、高新区人民医院。

  生:(认读标牌上的字)

  师:你还认识那些字?试着说一说?

  生:(生自由发言)

  师:最后一关,小朋友也顺利通过了。你们真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其实,小朋友不仅可以在我们的学校、课堂、书本中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当你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个美丽的标牌,当你在家中看电视、看课外书籍的时候,只要你留心、用心,同样也能认识许多的生。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3

  周五,语文教研组同上一节课的教研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我们终于可以选定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交流了,我们一年级语文组经过研讨决定把《口耳目》这节识字课作为目标课。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做课人直接参与,又在同事的讲课、评课当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张老师和陈老师的课都极为精彩,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风格,可谓各具特色,每节课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

  一、在活动中的收获。

  张老师的教学

  1、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中识记字形是难点,张老师采用了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的识字方法。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目”字,先让学生看图,点出“眼睛也叫目”,再书写象形字,说说象形字与图的相同之处,然后引出现代汉字“目”,最后加以总结,渗透了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采用贴图,找朋友等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加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无论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式,张老师都给予了鼓励。学习中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2、注意到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耳”字的时候张老师注重了引导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挖耳朵;教学“口”字的时候教育学生要爱护牙齿,勤刷牙;教学 “目”字的时候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眼睛,注意读书姿势。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一举几得。

  陈老师的教学

  1、课堂应变能力较强,处理问题方法得当。虽然陈老师刚刚踏进工作岗位却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如:在找朋友的'游戏中有个学生把木字贴到了象形字竹的下边,陈老师没有当场点出错误,而是在集体讲解时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找出错误,并修改,表现出了新教师少有的“老练”。再如巩固识字部分同学们开火车读,有个学生把“禾”字读成了“竹”,陈老师不是简单的让其改正而是以图画引导学生区分,又给了我不小的震撼。陈老师的从容、淡定的应变能力,还体现在了课堂小结部分,本环节她的意图是问学生记住了什么,有个孩子又把“目”和“日”混淆了,陈老师并没有草草结束,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我们赞叹不已。不放掉一个问题,又怎么会忽视一个孩子,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的老师。

  2、温和的语气,和蔼的微笑是我应该学习的。也许是从事多年低年级教育的原因,自己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的真理,脸上的肌肉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不自觉地变得僵硬,语气自然而然的也“硬”了起来。课堂陈老师温暖的微笑,和润物细无声的语气,在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中显得那么和谐,那么亲切。我不仅暗下决心:让笑容走进我的课堂。

  二、在活动中的反思。

  1、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象形字是在图形中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音形义为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在教学中我们都一味的追求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达到认字的目的,却忽略的欣赏汉字优美的造型,特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审美能力。象形字在小学课本上是唯一一次出现,我们却只为达到目标,而错过了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象形字韵味美、构字美的教育。如果能够让学生一笔一划的体会汉字的演变过程,综合地欣赏本课的象形字,让学生爱看汉字、爱学汉字的情感得到升华,就不会为此而遗憾了。

  2、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课堂上我只注重了课堂环节的设置以及每一个字、每一张卡片的细致讲解,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又让孩子往自己预设的圈圈里跳。主要体现在丛士轩几次没有举手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始我还耐心地教育他做个文明孩子,举手得到老师的认可才能回答问题,后来发现时间不足采用了置之不理的方法。课后我想如果删除一些环节,把最后的几个字教给学生讨论交流,也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深信只有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互相的学习,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激起朵朵绚丽的浪花。感谢此次活动带给我的诸多收获!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5个字,认识4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12个,会写生字5个,注意区分“目”和“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 生( 抢读生字)

  师:读得真好!在上一节课,小朋友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的方法才把这几个生字记得有准有牢。现在识字王国里,又有极为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得等着跟小朋友见面呢。希望你们能交上朋友。

  二、学习生字

  师:(显示六个生字)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来学一学。 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显示兔和兔子的彩色图片)仔细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ù兔。

  师:你是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的“儿”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师:对比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的,真不错。

  生:免费的免,加上一点就是兔。

  师: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这个办法真好!

  师:谁能给“兔”找个朋友?

  生:兔子。

  师:小白兔。

  师: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它爱吃萝卜爱吃菜。

  生: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真了不起!老师决定把剩下的五个生字交给小朋友自己学习。有信心吗?

  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交流自学情况。

  师:你们学会了几个生字?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认读生字:

  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指导书写

  师:咱们认识了这么漂亮的字,现在让我们拿来起笔写一写它好吗?

  师: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2种笔画,第一种:“丿”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二种笔画“乀”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板书)。

  生:(分别练习二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师:看“木“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师生书空)

  师:“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师: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字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字)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练习,看看谁的眼睛最准,能把字和图正确连起来。之后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学习汉字是不是给你们带来很多快乐呢?其实,小朋友不仅可以在我们的学校、课堂、书本中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当你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个美丽的标牌,当你在家中看电视、看课外书籍的时候,只要你留心、用心,同样也能认识许多的生字。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5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义了解、识记字形。

  ⑴ 本课生字中,“竹”和“日”声母是翘舌音;“羊”韵母是后鼻音。“竹”字不容易读准,要重点指导。

  ⑵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口、目、日、月、火”这五个汉字结构简单,字义与生活联系密切,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教大家认读。“目”和“禾”较少单用,“目”就是眼睛,“禾”是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的幼苗,也用来指整株水稻。

  ⑶ 依据象形字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可以告诉学生,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

  ⑷ 巩固识字。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 同桌相互认读。

  ② 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

  ③ 游戏。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对应的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④ 区分“目”和“木”的字义。可出一些常用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如,目光 guāng、节 jié 目、木马、树 shù 木,让学生结合熟悉的事物感知字的意思。

  2、写字:

  ⑴ 要让学生认识“竖、撇、捺”三种笔画,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

  竖,从上到下要写直。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撇,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⑵ 本课要写的三个字,教师在示范时,要一边写一边说笔画,以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三个字的写法是: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写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木:“横”短“竖”长。“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二、课后练习

  可用投影片或课件出示“我会连”中的图画、象形字和汉字。然后让学生口述或动手操作试着连一连,再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三、实践活动

  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找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如,水、山、田……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五、资料袋

  〖几个象形字的由来〗

  口:本指人吃东西和说话的器官。古时候“口”与“嘴”义不同,“口”指人口;“嘴”指“鸟嘴”,也泛指鸟兽之口。后来“口”和“嘴”成为同义词,指人或动物用来吃东西和发出声音的器官。

  日:像其轮廓,一点表明其为实体。

  火:像火焰的形状。

  竹:像竹叶下垂的形状。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3、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是人体的什么器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口耳目,板书课题(3口耳目)。

  2、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人身上的这些宝贝。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用图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视频的引领,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朗读,同时帮助学生正音,识字。】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出示三个会认生字“足、站、坐”的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注意:读准平舌音“足坐”,翘舌音“站”。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识记这3个生字?

  鼓励自主识记生字: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借助俗语识记。“坐、站”两个字结构相对复杂,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识记“站、坐”两个生字。

  (3)组词识记。可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转换语境认读,如“人口、手上、坐下”。

  2、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3、指导书写“口目耳手”。

  (1)动画展示“口”“目”“耳”“手”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5篇)《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  2、会正确写出“木、禾...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