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年月日

2024-06-052

认识年月日(精选17篇)

认识年月日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有关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能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判断平闰年。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懂得四年一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2、除了时、分、秒外,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二、进行新课

  1、年、月、日的知识跟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那么经过多久为一年呢?

  问:①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最后到冬天,这段经过的时间是________?

  ②谁能用你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经过多久为一年?一月呢?一日呢?

  2、你们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呢?小组内交流后,推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板书。

  师生一起用年历卡验证刚才的知识。

  3、再仔细观察一下年历卡,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

  出示:十年月份天数表1992年-2001年

  观察这些年份里的情况跟刚才的是否一样?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年份不同了,但1、3、5、7、8、10、12 月总是31天,所以称它为大月。(板书:大月)4、6、9、11月总是30天,称它为小月。(板书:小月)。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较多是几天的?较少的是_________?

  教师指出: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4、师介绍左拳记忆法。

  指名数。

  5、练习:①你出生在几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②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11月30日后一天是( )月( )日

  3月1日前一天是( )月( )日。

  ③游戏:老师报月份,是大月男生起立,是小月则女生起立。

  6、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

  提问:有人说一年有365天,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呢?咱们来算一算2000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7、判断平年、闰年

  提问:怎样来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出示:1991~2002年各月天数表)

  问: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用一个能正好框出4年年份的长方形框,逐格下移,让学生看出每4 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边移动边问:框内几年?有几个闰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每4 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将一些年份数除以4,看看,能不能找到规律?

  出示:1992÷4 1996÷4 1994÷4

  2000÷4 1993÷4 1999÷4 (分组计算)

  讨论:①闰年、平年年份数除以4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②给你一个公历年份数,如1932年,怎样判断它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师小结:闰年的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而平年的年份数除以4有余数。

  练习:判断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49年 1840年 1921年 2100年

  2001年呢?看书p45最底下两小字。

  所以,刚才我们说,每4年只有3个平年,一个闰年是通常情况下。(板书:通常)

  8、认识世纪、季度

  日常生活中还听到“世纪”“季度”这样的词,那么什么是世纪?一年有几个季度呢?季度又是怎样划分的呢?

  自己读一读书上45页最后两小节。

  问: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一个世纪有多长?(板书:100 年是一个世纪)

  说明:从2001年开始,我们已进入21世纪。

  提问:一年有几个季度?(板书:4个季度)这四个季度是怎样划分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

  2、练习九1、2、3、

  四、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明:一日与“小时”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内容。

认识年月日 篇2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7页例题以及第18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2005年全年有365天。

  2.利用同伴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3.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记忆大月、小月的月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黄色、蓝色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了解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教室里有钟,估计学生会去看钟,然后说出是几时几分)板书:*时*分,补充:平时说时间,一般不带秒。那今天是几月几日呢?随学生回答并板书:*月*日,补充:为了说得更明白,我们还可以加上年,并板书成:*时 *分 *秒 *年 *月 *日指出: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它们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名称。想一想,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名称,那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2、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3、学生讨论、交流:可我知道大家对这知识并不陌生了。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刚才我听到大家说得很多,老师希望你在交流的时候能适当地组织组织,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说,行吗?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学生发言中的一些可利用部分,并适当板书。)教师:刚才我们同学说得是不是都是正确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它们?引导学生借助年历卡验证发言。二、探究新知。 估计学生能说到的相关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让学生很快地看一下年历,检查是不是12个月。再次确认“一年有12个月”)2、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查一下年历,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小月?把它们填在表格里。)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认识年、月、日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 指出: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二月呢?(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这大月、小月和二月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彩笔,在表格里把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最少?为什么7月、8月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出罗马皇帝的故事。传说在公元46年,古罗马皇帝凯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为大月,每月31天;二、四、六、八、十、十二月为小月,每月30天。这样,大小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减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凯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凯撒有同样的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还将下半年的十月和十二月都改为大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平年2月变成28天,闰年也只有29天了,并且沿用至今。现在你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了吗? 当然你们以前可能还学到过别的方法记,谁愿意来说一说?3、一年有365天。我们平时一般都说一年有365天,现在请大家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来算一算,2005年是不是365天。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算法交流。可能出现连加,可用来检查每个月依次的天数是否记对了。也可能是31×7+30×4+28,可用来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一个特殊的二月。三、巩固应用。1.做“想想做做”第1、2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对于你来说,这一年里还有哪几个比较重要的日子,把它们圈出来。告诉同桌,这个日子对你来说是什么意义。(可再追问: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为什么?)2.介绍身份证号码:(1)有这样一张身份证号码:320522198203191049,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很长,记不住)老师教你来认识一下:每个成年人都会有一张身份证,不管里走到哪里,它都会跟着你,而且这个号码是永远不会改的。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用新的身份证编排系统,它有18个数字组成。前面的320522是表示地区,我们太仓就用这6个数字表示;后面紧接着的8个数字,分别表示该人出生的年月日,这个人就是在1982年的3月19日出生的。104,这三位是顺序码,是一个双数,说明这人是个女的,如果是男的就该用单数,最后这个“9”是检验码,由电脑系统生成,有的人最后这位是字母“x”,其实它想表示的是数字“10”,但如果用数字“10”的话就变成了19位了,所以用“x”来表示,它在罗马数字里就表示“10”。(2)看了这个介绍,你能想出等你成年后,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怎样的吗?写一写。(3)警方在一次搜查中,查到这样几张身份证,你看有问题吗?320522690230131 320522700101104 320522710931102 3205227213181023、拓展练习。(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完整的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2)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四、课堂总结。 了解年月日的形成:让我们走进浩瀚的宇宙,看看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 多媒体课件演示:〖呈现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转,地球自转画面,最后定在地球自转画面上〗 师:地球在不停的转动,每自转一周,就形成一日。 月亮绕着地球转,每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周是一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年月日(可视剩余时间,结合板书把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刚才我们看课件演示的时候,知道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365天,可实际上,科学家经过测定,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并不是正好365天,而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样每年都会多出来的5时48分46秒该怎么解决呢?同学课后讨论一下,也可以查资料或是预习后面的书,看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认识年月日 篇3

  大班数学活动——

  一.情况分析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

  根据大一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3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几个月?小月房子有哪几个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顶小的月是几个?有多少日?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 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参观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认识年月日 篇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知道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共享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教师介绍自己出生的年、月、日。请学生介绍出生年、月、日。(出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示“神舟六号”飞船升空图片)讲述: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2. 提问: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新中国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哪些时间单位?(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 探索

  1. 回忆。

  提问:关于年、月、日,你们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板书。如:1年有12个月,每个月可能有31天、30天、28天、29天,1年有365天、366天等。

  再问: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一个月、一天吗?(如果学生一时不会回答,教师可以举例启发: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是一年)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一年有12个月,还知道有些月份的天数是不一样的。那么,关于年、月、日还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呢?

  2. 探究一。

  出示2006年月历,提问:2006年1月有几天?1月1日是星期几?

  谈话:你能把自己的生日在年历上圈出来吗?先自己圈一圈,再和同桌交流。

  活动:观察年历,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书上的表格中。

  指名说各月的天数,教师在放大的表格中填写各月天数。填错的学生订正。

  用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先提出第一问,再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酌情提出其他问题):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全月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全月有30天的呢?哪个月的天数比较特殊,有多少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个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讲解: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在“31天”前板书: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在“30天”前板书: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 探究二。

  活动: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交流:观察涂色后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12个月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和2月;大月中前4个是连续的单数,后3个是连续的双数;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为便于学生记忆,可以与生活联系:7、8两个月都是大月,正好是放暑假的时间。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些发现,则启发学生去发现并把规律表达出来。

  根据学生找到的规律,出示儿歌:“要找大月你记住,7、8两月挨着数,7月以前找单数,8月以后找双数。”让学生读一读。

  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两种记忆方法:

  (1) 启发学生想到:小月只有4个月,可以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来记。

  (2) 利用拳头记忆。如果学生中有人知道如何利用拳头来记忆的,可以请他们教其他的同学。如果学生不能主动提出用拳头记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第18页的拳头图,自己研究如何用拳头来记忆,再请一个学生作示范,全体齐数。然后同桌合作,一人数,另一人检查。

  4. 游戏练习。

  游戏一:“起立坐下”。游戏规则: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教师任意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的男生起立,是小月的女生起立。(把2月留在最后报,并追问:为什么都不起立?)

  游戏二:“左手右手”。先请生日在大月的同学举左手,再请生日在小月的同学举右手。最后请大家猜“两次都没有举手的同学是几月份出生的”。

  5. 探究三。

  提问:我们常说一年有365天,那么,这一年有365天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学生独立计算2006年全年的天数。然后同桌间交流自己的算法。

  展示学生的算法和结果,并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意思。

  估计学生这样计算:31 × 7 = 217(天),30 × 4 = 120(天),217 + 120 = 337(天),337 + 28 = 365(天)。

  提问:能再算一算,全年有多少个星期,还多多少天吗?

  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

  三、 应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再组织反馈。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要求,并组织反馈。再让学生合作完成第二个要求,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逐步出示以下表格。(每年的纪念日和日期)

  四、总结

  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认识年月日 篇5

  活动目标

认识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精选17篇)认识年月日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有关知识;  2、记住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