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简便计算

2024-06-051

简便计算(通用12篇)

简便计算 篇1

  教学目标 

  (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

  25×40= 2600÷100= 24×9+24=

  8×125= 2.5×3.6= 2.4×0.5+0.5×3.6=

  1300÷100= 50×9×2= 15.31-(0.31+3.5)=

  21×100= 4×7×25= (16.8+1.47)÷0.7=

  2.小结并引出新课

  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8×2.58+1.8×1.42+0.5=

  (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

  =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

  =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

  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

  =(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

  =2×1.7-0.7=3.4-0.7=2.7。

  3.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某一部分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应该怎么办呢?(局部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就要在局部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我们要认真审题,有时虽然整个数目不能简算,但还应注意某一部分是否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只要有一部分符合,就应该使用简便计算。即:局部能简算的要尽量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反馈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一组’

  (1)11.72-7.85-(1.26+0.46);

  (2)13.8×7.6-(4.29+3.31)×8.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订正。

  (1)11.72-7.85-(1.26+0.46)

  =11.72-7.85-1.72

  =11.72-1.72-7.85(符合减法性质的特点)

  =10-7.85=2.15;

  (2)13.8×7.6-(4.29+3.31)×8.8

  =13.8×7.6-7.6×8.8(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13.8-8.8)×7.6=5×7.6=38。

  思考:这两道题有哪些相同点?(这两道题从题目本身上看,不符合简算的特点,不能进行简便运算。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某一步符合简便运算的特征,就在这一步进行简便运算。)

  小结:

  在计算过程中,哪一步能简算,就要在哪一步进行简便运算。因此,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还要随时观察每一步算式的特点。

  二组:

  (0.19×5.4+2.6×0.19)×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讲解:

  (0.19×5.4+2.6×0.19)×12.5

  =0.19×(5.4+2.6)×12.5(根据乘法分配律)

  =0.19×8×12.5(符合乘法结合律)

  =0.19×(8×12.5)

  =0.19×100=19。

  思考:

  这道题中,可以进行几次简便运算?为什么?(这道题可以进行两次简便运算,因为题目中的括号内符合乘法分配律,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又出现0.19×8×12.5符合乘法结合律,所以可以进行两次简便运算。)

  小结:有些题目,在简算一次之后,还能进行简便运算,称为二次简算。所以,我们在进行一次简便运算之后,还要提高警惕,随时发现可以简便运算的算式。

  三组:

  3.2×0.9+0.32;9.5×8.8+0.02×95+9.5;202×99-19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

  3.2×0.9+0.32

  =3.2×0.9+3.2×0.1

  =3.2×(0.9+0.1)

  =3.2×1

  =3.2

  9.5×8.8+0.02×95+9.5

  =9.5×8.8+0.2×9.5+9.5

  =9.5×(8.8+0.2+1)

  =9.5×10

  =95

  202×99-198

  =101×2×99-198

  =101×198-198

  =(101-1)×198

  =100×198

  =19800

  202×99-198

  =202×99-99×2

  =(202-2)×99

  =200×99

  =19800

  思考:

  这几道题怎样做才能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变形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

  小结:有些题目需要通过变形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分析。

  四组:

  (6.81-2.572)×(1-5.7÷5.7)

  =(6.81-2.572)×(1-1)

  =(6.81-2.572)×0

  =0

  这道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差为什么没有计算出来?(因为第二个括号中的差为零,不管第一个括号差为多少,相乘的积都为零。)

  小结:

  如果最后相乘的因数中有一个为零时,其它的因数不必计算。

  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时,一定要全面审题,时刻提高简算意识,根据题目中数字及符号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计算。)

  2.判断下面各题能否简便运算。能简算的说出简算方法,不能简算的说出运算顺序。

  (1)6.25+37.5÷1.25×8;

  (2)20-6.75+3.25;

  (3)2.5÷0.4×0.078;

  (4)9.8+0.2-9.8+0.2;

  (5)1.2×4÷1.2×4;

  (6)0.65×76+2.4×6.5;

  (7)25.25×0.6×4÷0.6-0.09。

  3.思考题:

  填空:

  (1)[(1.8-0.6)÷□+2.5]×0.4=3.4;

  (2)填同一个数。

  □-□+□+(□÷□×□-□)=10。

  4.课后作业 :P40: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利用加法、乘法的五大定律及减法、除法的两个性质,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进行简便运算,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定律及性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因此在复习中,通过口算对简算的方法进行梳理,学生明确掌握各自的特点及方法,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灵活运用做好准备。

  在新授课及练习中,引导学生有层次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确定简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例4 1.8×2.58+1.8×1.42+0.5

  =1.8×(2.58+1.42)+0.5=1.8×4+0.5

  =7.2+0.5

  =7.7

  

简便计算 篇2

  七、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法交换律

  =(115+85)+(132+118)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加

  ←加法

简便计算 篇3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简便计算》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简便计算》 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等一些定律并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学讨论法进行教学。师生作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最后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这种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并充分讨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 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观察,概括的过程,理解乘法结合律,通过体验,感悟,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说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题。(卡片)

  12=425=100÷

  32=4125=1000÷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

  教师板书: 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

  25424 691258 43925

  【这一环节的目的:既复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虽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知识得以加深认识,没有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为新课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创设: 同学们来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拍,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⑴ 首先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白一打装是12个。

  ⑵你们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并记录。

  请小组长汇报。(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 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就能获得学生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2。解答第三个问题:

  你能用两种简便方法解答吗

  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解法一:1225

  =(34)25

  = 3(425)

  = 3100

  = 300(个)

  解法二:1225

  =12100÷4

  =1200÷4

  =300 (个)

  【解法二是一个难点,它就是用100÷4来代替了25,我们可以在教学时把25盒看成100盒,问学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呢 怎样才能使积不变 扩大了4倍,再除以4,使积不变这样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书:简便算法)

  3。 用简便方法解答其余的几个问题。"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解答后请人汇报并核对自己的简便算法是否正确。第五,六两个问题较简单,可以课后去做。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的解法与上一题的解法类似。

  4。"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谁能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30÷5÷2

  = 330÷(5*2)

  = 330÷10

  = 33(元)

  【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使学到的知识能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注意极力选取与本节课知识联系紧密的,又是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我注意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知建立联系,】

  (三)练习:

  1。进行简便计算。

  2425 8725 43254 88125

  2。连线:

  25574 90(1258)

  90+(1258)

  901258 254+57

  (254)57

  15(1 6a) (1516)a

  (1516)+ a

  3。下面等式中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请在括号内打"√"。

  4(153)=(415)3 ( )

  (34)56=3(45)6 ( )

  6(3a)=6(a3) ( )

  【这一环节的设置将整节课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大家以后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简便计算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整数,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灵巧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应用运算定律使四则混合运算简便.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的特点,恰当、准确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适当的数.(说出依据)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结引入

  我们运用一些运算定律或者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

  1.8×2.58+1.8×1.42

  1.观察算式特点

  2.学生试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第一种方法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第二种方法只是根据一般的运算顺序)

  4.练习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对简算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题:填同一个数

  □-□+□+(□÷□×□-□)=10

  四、课堂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目简便计算,但是应该随时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骤可以简算,能简算的,尽量使计算简便,不能简算的再按运算顺序计算.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兴煤矿七月份产煤4.85万吨,八月份产煤5万吨,九月份产煤5.65万吨.平均每月产煤多少万吨?

  六、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探究活动

  夺百宝箱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10个四则混合运算题,难易不同)在上面挂有一块精致的百宝箱.

  2.比赛分四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共做10题,一人做一题.

  3.同学都可以任选没做过的题做,(最后一个同学别无选择)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没轮到自己时,可以在底下做准备.

  6.哪组全对,摘得百宝箱,打开念全班同学听.

  百宝箱中内容

  “两片弯月,左右排列,哪个在内,定先解决”(打一运算符号)

简便计算 篇5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2×30       18×20

  24×40

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通用12篇)简便计算 篇1  教学目标   (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培养学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