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2024-06-052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精选2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

  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总目标: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活动主题一            上学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 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 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   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  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  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  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  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  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   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活动主题二                 看看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

  共三课时,其中参观活动1-2课时,总结交流1课时。

  教学准备:

  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        导入。

  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育才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育才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言

  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好吗?板书: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

  二、        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2、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学校大门、传达室、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教学楼、科技楼、厕所、小花园……)

  3、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        活动进行。

  方式: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

  1、            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及匾牌荣誉,感受学校的好。

  2、            参观传达室,要求学生向传达室的周爷爷问好,教育学生要尊敬学校教职员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传达室做什么用的,平时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3、            参观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感受校园的美好。

  4、            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        回教室,总结参观情况。交代还有不明白的下课后与同学再去看看。

  六、布置: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二、        继续参观校园。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参观。

  1、            老师布置:带了照相机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一景拍下来;带了水彩笔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画下来;还可以小组一起说说我们的校园,可以编儿歌……

  2、            学生自主参观。

  三、        回教室,总结活动情况。交代还有没照完、没画完、没编完、没说完的下课后与同学继续搞完。

  四、        布置:下节课将画的画、拍的照等带到教室来。

  第三课时    

  一、        导入。

  二、        以“我们的发现”为主题汇报交流。

  汇报的形式可多样,答案可多种。

  1、            学生选出主持人。

  2、            将学生分组,将画、写、编、唱、照、说等不同的同学各自一组。

  3、            先各自交流,再集体交流。(学生为主,老师做听众,利用电脑或显示屏展示学生成果。)

  学生自由发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画了画的同学和拍了照的同学说完后,老师要求现场将画和照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

  三、        活动小结。

  四、        活动延伸:

  1、            班级办墙报,主题为“我心中的学校”。

  2、            回家,向家长介绍学校,也可在休息时间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家长来参观学校。

  活动主题三                在学校的一天 

  活动导入:

  大家说:“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活动过程:

  1、            小调查:学校里有哪些活动常规?

  2、            建立“我的档案袋”: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测量、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画出自己的手印、脚印等。

  3、            在儿童的手印、脚印上可写下名字和日期。活动中引导儿童相互合作,还可以请家长参加。

  4、            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保存儿童的其他作品。

  活动延伸:

  与家人、朋友、小伙伴分享上学的快乐。

  看看时间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儿童记住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初步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

  2.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小闹钟一个。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小闹钟)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2.小闹钟能告诉我们什么?

  2.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有时间观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吧!

  二、合作探究,体验快乐

  1.我们班里有哪些小朋友认识钟表呀?真不错,聪明的小朋友,除了认识钟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判断时间呢?

  2.小组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我的时间表

  早上,我6:30起床,       离开家。

  中午,我      到家吃中餐,      到学校上课。

  下午,我      回到家。

  晚上,我      上床休息。

  3.小组合作表演“我的一天”。

  议一议:他们的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小结:小朋友,快快行动吧!让我们都来争当守时的好孩子!

  三、自我评价,延伸导行

  你能每天按时上学,不迟到吗?做到了自己奖励一颗红五星,每周评一评谁的红星多。(老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

  好好走路

  活动准备

  1.剪刀、胶水。

  2.纸、铅笔或彩笔。

  3.红绿灯标牌,汽水、自行车头饰等。

  4.课前老师可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去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样子及作用,不认识的也可以拿张纸把它画下来。

  5.教室里课桌可摆在两旁,几张桌子摆在一块,中间留出空地。

  活动实施

  1.学生讨论各种标志该贴在哪里。

  2.剪一个示意图,再和组内其他同学交流,看谁贴得对。

  3.学生讨论每个标志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它的作用是什么。

  4.开展你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的竞赛活动,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5.展开充分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这些标志?

  6.画出人行道,自由组合,表演过马路的游戏。可在学生小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表演活动,同时还可以推选出“小交通民警”,教师可以只做一个“观众”。

  7.“小交通民警”颁发“安全小奖章”给过马路走得最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1.说说你是怎样过马路的,比比谁是遵守交通安全最好的孩子。

  2.留心观察路边的标志,并遵守它。

  活动延伸

  1.表演一下你会怎样劝告不遵守交通安全的人。

  2.分小组动手做安全帽,也可与美工结合。

  平安回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象;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交警”,大家高兴吗?

  2.“小交警”正式执行任务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小交警”做得对不对。(播放录象,让学生进行评价)

  2.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回家的?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2.你能把你的“上学、回家路线图”画出来吗?请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做个记号!

  3.交流各自的路线图。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排除危险的办法。)

  4.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

  小朋友,记心上,

  马路不是游戏场。

  行人要走人行道,

  马路中间不乱跑。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1.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

  2.在马路上,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该怎么办呢?农村马路上一般没有交通标志,怎么过马路呢?

  3.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要对他说的答案作出判断哦。说对了,表扬他;说得不对,你教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精选2篇)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  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总目标:  1、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