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用3篇)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篇1
必修二
【考点梳理】
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标志: 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3.表现: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商品经济日益发展③机器工业开始出现
4.影响:①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1.背景: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时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5.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6.活动: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7.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8.积极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势力扩张,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 因: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②西方经济侵略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 间:十九世纪70年代左右
3、分布地区:广东、上海、天津等东南沿海
4、途 径:①官僚、地主、商人、买办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②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5、代表企业:①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②1872年,陈启元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重难点阐释】
1、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
(1)主要特点: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如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原因:①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②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3)表现:最重要的是自然经济解体;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其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转移。
(4)影响: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3)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4)外国资本主义创办的在华企业,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起了带头、示范和准备技术力量的作用。
(5)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对人才的培养及民用企业中对私人资本的吸收,都对稍后产生的民族资本起过促进作用。
【活动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
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课堂练习】
1、(10江苏单科)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2、(09江苏单科)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飚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3、(08江苏)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4、(10全国文综)下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0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5、(08重庆)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必修二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
【考点梳理】
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
年代 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②西方经济侵略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①辛亥革民扫清一些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政策
③一战,列强的放松(根)
④兴办实业热潮推动 ①实业团体的涌现
②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 ①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②无产阶级壮大…
曲折
发展 较快发展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1.全国的基本统一
2.国民政府推出有
利于发展经济的政
策和措施 1、为防止白银外流:
币制改革;
2、 为巩固统治: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沉重打击 抗战
爆发后 ①战争的破坏
②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
③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企业被日军所毁或吞并 官僚资本的膨胀;
民族资本的萎缩
萎缩 抗战
胜利后 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法币政策带来的影响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工厂纷纷倒闭
【重难点阐释】
1、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不利因素:
① 先天不足;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③后天畸形;(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大部分是轻工业)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2)有利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①、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