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2024-06-051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精选15篇)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1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能正确默写。

  3、能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4、巩固练习2中的题目,会用关联词语用在具体的句子里。

  5、复习例文《决赛》,会写一次比赛。

  复习重点:

  1、生字词语。

  2、会用关联词语用在具体的句子里。

  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4、复习例文《决赛》,会写一次比赛。

  复习时间:

  二教时

  复习过程:

  一、复习ABB式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

  1、读一读,注意带点字声调的变化。(练习2第2题)

  2、教师强调变化规律:相当一部分ABB式形容性词语。

  的重叠部分,不管是什么声调,一般都读成阴平调(第一声)。

  二、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有选择地听写课后词语。

  奸诈贪婪宝剑接济戳穿俸禄夸口塌陷扩大颤动。

  三、词。

  1、填上表示语气的词,再读一读。(练习2第3题)

  2、关联词语。

  ①复习练习2第4题。

  ②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第23页第六题。

  四、造句。

  1、学生读读第35页第4题的两个句子。

  2、指名分别用“总是”、“不要......而要......”作口头造句,教师评议。

  3、学生书面造句。

  五、小练笔。

  《天鹅的故事》:用一段话将热烈的劳动场面写下来。

  六、作文

  1、读例文《决赛》后,填空:比赛进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的,同时要注意的。写的时候,要注意。

  2、写一次比赛活动。(见学生各自的作文

  七、课外作业。(见练习卷)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学生答:‘不亦乐乎!’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

  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比如:……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三、复习《陋室铭》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四、总结

  字词听写题: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森林游园会”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举行游园会,张老师得到了一张邀请卡,你们想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整理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算一算分一分》

  1、出示题目,学生计算

  师:看看,狐狸兄妹来迎接我们了,答对了题,才能进入数学王国参加游园会哟!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出现的数学题解答在你面前的答题卡上,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答出。做好准备了吗?(请最快的一组来回答。)

  2、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分法。

  3、问:那计算上面算式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说一说)

  总结: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最棒》

  1、出示“小兔摘萝卜图”。

  (1)仔细看图,了解图意。(指名说一说)

  (2)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①独立尝试提问并解答

  ②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③全班交流,介绍思路。

  小结:解决问题要先看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最后检查结果。

  三、重点练习,强化提高《练一练想一想》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图”

  (1)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回答)

  (3)这道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图书室图”

  (1)仔细看图,这幅图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2)问题是什么?你能列式计算吗?(学生解答)

  (3)在做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3、出示“纪念品物品价格图”

  师:我们要回去了,一起去看看纪念品馆吧,但是每人只有一张100元的购物券,算算你够买哪些你喜欢的物品,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钱。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四、总结归纳,结束活动

  师:这节课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跟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共同归纳和整理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家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整理。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4

  复习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13题和练习十六的第1--5题。)

  复习要求: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灵活解答应用题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同学们,我们已学完了第二单元的所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下复习和整理。(板书:整理和复习)

  2。回忆这单元有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3。汇报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应用题

  (1)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三步计算应用题

  (3)行程问题应用题

  二、复习指导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⑴看书例1、例3,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学生回答:从例1中我们知道了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计算只有同一级运算的式题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⑶练习:口述运算顺序0。18+2。19-1。625。131。70。5

  ⑷例2,知道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⑸教师强调:同级运算可以一步计算出来。

  ⑹计算2。151。4-19。950。65+4。31

  15。05[(6。07+2。53)0。35]

  ⑺例3,我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是在需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还知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还知道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⑻练习:分组完成68页1题(指名板演)

  ⑼例4,知道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口述解答过程:1。561。7+0。4411。7-0。7

  11。72-7。85-(1。26+0。46)

  ⑽小结:我们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还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1)说出下列各题问题所需的条件,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①52。4减23。1与7。2的积,所得的差除43。8,求商。

  ②11。2除以14的商加0。7,再乘以4得多少?

  ③21减去3。4与4。7的和,所得的差,乘以0。5积是多少?

  提问: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2)看书45--46页看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用摘录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会了第二种检验方法,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结果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说明解答正确。

  还学会了解答应用题要经过4个步骤)

  (3)练习:第3题根据计算步骤解答下列各题(投影出示)

  ①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引导学生按解答应用题的4步来口述这道题的解答过程。)

  ②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40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根据上题的思路边说解题思路边完成解答过程。)

  ③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剩下的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画出线段图解答,指名讲解题思路。

  (4)提问比较:从以上几题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三道相关联的应用题,2、3题是通过把一步应用题逐步增加条件扩展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时都要根据解答应用题的五个步骤来完成。这样就能解答各类应用题。)

  三、综合练习

  1。按顺序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综合算式解答。

  1。281。524。380。73

  +

  0。259。2

  +

  3。22。5

  2。下列各题列式对吗?错在哪?

  ⑴6。2减去2。4与1。3的和,差是多少?

  列式为:6。2-2。4-1。3

  ⑵10减去5。6与1。3的积,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列式为:24。8[10-(5。6+1。3)]

  ⑶8。4减去8。4与1。6的'和,所得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

  列式为:8。4-(8。4+1。6)4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练习十六3、4、5题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5

  复习内容:应用题(练习十六4~14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些学过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2。60。26。40。810。1250。320。047。20。98。10。03

  0。240。60。1250。250。490。7700。5134

  0。560。28

  1。5300。450。453。20。164。20。01

  0。273420。614。480。350。7

  15-4。540。2561。281。5

  1。42。540。716-160。2

  二、复习指导

  1.第6题

  ⑴让学生讲一讲两种不同解法的思路

  ⑵生解答,集体订正。

  2.第5、7题。

  3.第10题:

  学生先独立解题,并说说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再改编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第9题。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着重分析题里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所需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集体订正。

  3.练习十六第11题。

  在学生独立分析了数量关系后提问:

  (1)两台磨面机一天共磨面多少千克?

  (2)是否用364千克加上365千克?为什么?

  (3)你们确定应怎样算?

  (4)生解答出结果,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六第12题: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平均一只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1分吃了多少只蚊子?

  分析与解:15分钟后蝙蝠增加的体重(4。29-3。9)就是蚊子的重量,每分钟就是(4。29-3。9)15克,然后再除以0。002就是蚊子数目。即:(4。29-3。9)150。002

  2。练习十六13题: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分析与解:要求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就必须知道1台1小时喷多少棵。即:2002456=750(棵)

  3。练习十六14题:甲乙两地相距480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分析与解:问的是两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所以要先求出相遇之前两车各行了几小时。先算甲车行驶的时间:31252=6(时)

  再算乙车行驶的时间:(480-312)42=4(时)。因为,甲车比乙车多行了2小时,所以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

  4。思考题:一个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每小时行15千米,这样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因为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分析与解:

  ⑴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到达学校所需的时间:

  315=0。2(时)

  ⑵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1千米所用的时间:

  110=0。1(时)

  ⑶剩下的路程要行的时间:

  0。2-0。1=0。1(千米)

  ⑷剩下的路程所需的速度:

  (3-1)0。1=20(千米)

  五、作业

  练习十六7、8题。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6

  复习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

  1、学会本单元的26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字要写得正确、美观,掌握17种笔画。

  2、会感情诵读韵文,和背诵练习中得读读背背。

  3、口语交际:会自我介绍。

  教学重难点:

  1、26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和笔顺。

  教学准备:

  投影、卡片、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识字1——3的韵文

  1、自由读

  2、同学互读

  3、指名读、齐背

  二、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

  1、出示小黑板

  2、自由读词语

  三、说说下列笔画地名称:

  四、看拼音写词语

  zaoshangxiaohuohuayisishijiumumaxiashan

  hongtaiyang

  五、写出意思相反地词

  上大晚

  六、动脑筋想一想,遇到下列危险时,你会怎么办?

  在外迷路时,就——

  需要求教时,就——

  遇到火灾时,就——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公园里。

  小鸟在。

  八、数一数,填一填

  一年有,个月,有个月是31天,个月是30天,一年共有天,个星期。

  九、自我介绍

  我叫——,今年——岁,我的名字是——给起的,意思是——。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巴金、郭沫若、高尔基、纪伯伦。

  2、能读会写单元字词,记住成语意思。

  3、记住课文内容要点。

  二、导学提纲:

  (一)记住本单元文章题目、作家作品、出处和体裁。读课文,完成下表:

  第二单元课文题目作者出处、代表作体裁

  (二)认真阅读“字词表”,记住单元字词的音形义

  (三)记住单元课文内容要点:

  1、《雪》描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并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的感情倾向:江南的雪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没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在孤单的境遇下,敢于独自抗争,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2、《雷电颂》课后练习一: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愿望,也表现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象征意义:风雷电——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土偶木梗群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洞庭湖、东海、长江——人民群众

  反复的修辞方法

  3、《日》和《月》——作者写日,为什么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里的飞蛾已比仅仅是一个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成为了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4、《海燕》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象征意义:

  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象征着席卷一切的革命高潮;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象征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等象征着腐朽、黑暗的反动势力。

  5、《浪之歌》《雨之歌》

  海浪是一个浪漫的女性的形象,也是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的形象。

  雨是奉献着和使者的形象。

  三、自主性练习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作家作品:

  (1)《海燕》一文的作者是俄国文学家创作的散文诗,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2)《日》《月》的作者是,原名,现当代文学家。

  3、阅读分析

  (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了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子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1)开头第一段对海面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从描写方法看,文中画线句子属于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4)文中的海燕象征什么?除了文中的象征意义外,你认为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与海燕精神有共同之处?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3、积累词汇和格言警句,自主识字。

  4、复习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

  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重难点: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复习反义词。

  3、完成课后练习。

  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字音。

  平舌音:祖、所、座、紫。

  翘舌音:城、尚、战、转、衬、川。

  前鼻音:战、缓、轮、冉、建、然、转、衬、川。

  后鼻音:茫、城、尚、攻、涌、仰、屏。

  三拼音节:缓、假、阶、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精选15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1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能正确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