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欣赏:《大中国》
歌曲欣赏:《大中国》(通用16篇)
歌曲欣赏:《大中国》 篇1
执教班级:大三班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幼儿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带
活动过程 :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幼儿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歌曲欣赏:《大中国》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能够准确地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3、能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多种材质的纸张;鞭炮图片一张;指南针图片一张,书本若干本。
三、活动过程1、出示不同材质的纸,说说纸的用处。
老师:这些都是什么?它们都长得一样吗?(通过视觉和触觉)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设置问题。
(1)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纸?纸是怎么来的?
(2)是谁最早发明了造纸的技术?
引出其它三样发明。
3、出示鞭炮的图片。
老师:这些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做的?
4、出示指南针的图片。
老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能不能说出它的用途呢?
5、出示此次活动准备的所有物品。
老师:看看这些书和纸,有什么不一样?(一些纸是空白的,一些是有图和字的。)这些字是怎么在上面的?是写的吗?(是印上去的。)6、总结。
老师:我们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四、活动结束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到家考考爸爸妈妈,看看爸爸妈妈知不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请小朋友告诉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我是中国人为主体,了解祖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知道四大发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上课前先发动孩子们搜集有关四大发明的图片及故事情节,孩子们先有了比较浅的认识,孩子们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感到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四大发明的介绍重点不够突出,在教具准备上,除了利用图片教学外,对于能够收集到的材料,还是应该以实物呈现为佳,这样能够幼儿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感受。
歌曲欣赏:《大中国》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中国功夫,体验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英雄气概。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中国功夫,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中国功夫》这首歌曲。
2、中国功夫音乐磁带,以及有关武术表演的光盘。
3、实物弓、枪,幼儿制作好的各种兵器。
4、教室一角设有兵器库,周围张贴部分武术表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中国武术
(一)请小朋友看一段武术表演(播放VCD光盘,),提问:
1、刚才你们看到的是一段什么表演啊?
2、小朋友喜不喜欢武术?(多让几个幼儿发言,说说为什么喜欢武术)
3、武术有什么用?(强身健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武术?(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小朋友都知道武术有这么多的好处,可以强身健体,保护自己,它还体现了中华民族雄壮有力的英雄气概,而且我们表演中国武术时穿的服装也很有特色,不仅中国人喜欢武术,许多的外国人也非常喜欢我们的中国武术,他们来到中国都要学几招回去。你们有谁会几招的?(简单介绍中国武术,从动作、服装、兵器上表现美)
(二)你能做做武术动作吗?
先请个别幼儿随意表演,再请集体自由表演武术动作。
师:小朋友表演地真棒,真像是一群小武术家。
二、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幼儿说出音乐有快板和慢板的区别)
三、创编舞蹈动作
(一)前两段逐句创编
1、师:“卧似一张弓”,小朋友知道这句歌词的意思吗?这一句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请个别幼儿创编前四句慢板动作,幼儿学习。创编舞蹈时,多请几个幼儿上来创编,当幼儿创编的动作不一样时,可让他们同时表演;此时,让其他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学习,也可以分组学习不同的动作。)
2、师:刚才还有许多小朋友想上来编动作,现在就请大家随着歌曲(放录音)一起来表演你自己创编的动作。(幼儿自由表演,发现有新颖、独特的动作时,老师将重点介绍,并模仿。)
3、师:老师也学会了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给你们看看。(老师将动作组合完整地表演一遍,请小朋友伴唱。)
4、师:刚才老师表演的动作配的是一段慢板的音乐,听到慢板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要停顿)
师:下面一段是快板音乐,听到快板的音乐时,又该这样做动作?(动作有力连贯)
(幼儿一起表演一遍)
(二)继续创编动作,“棍扫一大片”……结束。
1、先分组讨论,后推选幼儿表演。
师:下面这一段“棍扫一大片”……请小朋友自己先创编,想想用什么动作可以把它连贯地表现出来?
(教师把幼儿分成四小组,先讨论,再创编)
2、整首歌曲创编完毕,幼儿完整地表演一遍,要求幼儿动作有力,到位,要有精神,表现出中国武术的特点,表演的同时请几个幼儿在带领大家表演,做小老师,老师也参与表演。
四、利用“兵器”进行表演
师:刚才我们看到录像里的叔叔阿姨表演武术时,手里都拿了兵器。小朋友想不想也拿兵器进行表演?(提出要求,注意安全)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利用各种“兵器”进行表演。)
师:大家还想表演,我们一起去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自然结束)
歌曲欣赏:《大中国》 篇4
设计思路:
高枫的《大中国》是一首校园民谣曲风的歌曲,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一个家”的比喻让人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这首歌融合了许多地方民歌调子的歌曲,伴以铿锵喜庆的锣节奏,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气氛,使广大听众在听、唱这首歌时,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亲切熟悉的音乐与节奏,同时把中国的特点都数了个遍。所以我选择了这节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对于《大中国》这首歌的学习,让幼儿在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的同时,感受中国土壤的辽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听一听,欣赏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第二个环节:通过看一看,让幼儿观察中国地图,了解歌词的大意;
第三个环节:通过演一演,让幼儿尝试运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2、尝试运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与歌曲《大中国》有关的图片资料,如长江、黄河、万里长城和青藏高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来听一听。播放歌曲《大中国》,幼儿欣赏。
2、你听过这首歌吗?你在哪里听过?
3、你听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谁会喜欢唱这首歌?
4、人们唱的时候精神会怎样?
5、小结:《大中国》这首歌唱得是我们祖国,它唱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歌颂了我们勤劳、勇敢的民族,所以这首歌给人们的感觉是气势雄壮。我们用自豪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人民: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家。
二、看一看——观察中国地图,了解歌词的大意。
1、欣赏教师演唱,了解歌词的大意
2、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些什么?
3、联系歌词讨论
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是什么意思?
小结:中国有56个民族,就像大家庭一样,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2)歌词“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
老师这里有些图片,请你看看这些图片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歌曲中的歌词进行小结。)
3)再次欣赏歌曲:这一次请你听听,歌曲中有哪几句歌词你不懂?
三、演一演——尝试运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奏歌曲。
1、用拍手的方法随歌曲拍出节奏,共同探索不同的节奏语言。
2、自选乐器,分成高音(小铃、铃鼓)和低音(圆舞板、双响筒)4个小组。
3、共同确定一种节奏语言,1~8小节用合奏的方式,9~16小节用高低音乐器轮换的方式进行。
4、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用乐器演奏歌曲。
歌曲欣赏:《大中国》 篇5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欣赏展示的内容。
3、学习用乐器协调演奏歌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能力。
二、重点
1、欣赏作品的性质,结构内容。
2、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
三、难点
设计节奏图谱
四、教学准备
1、蒙古、维吾尔族等五个民族的服饰一套,手巾若干。
2、音乐磁带,课件,乐器若干。
3、事先欣赏过《大中国》的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介绍各民族的小朋友
——导入:今天我们班真热闹,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先向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除了客人老师外,我们班还来了几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放音乐,少数民族幼儿入场,幼儿拍手),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傣族的小朋友。
——认识新朋友真开心,让我们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一起快乐跳一跳吧。(放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二、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1、师:新朋友、老朋友们都请坐好,虽然我们来自不同民族,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什么?(中国)说得好极了!你们喜欢我们的国家吗?(喜欢)那我们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随机解说。
3、提问:
——刚才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美丽,漂亮,很大……富饶)
4、师:有一首歌便是赞美我们祖国的,让全世界的人一听就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大,多美,她的名字叫《大中国》,小朋友们会唱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唱起来吧!
三、唱唱我们的大中国
1、播放课件《大中国》歌曲,师生自由哼唱
2、提问: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几拍子的?四拍子的节奏怎么表示?(强—弱—次强—弱)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你觉得它是一首怎样的歌曲?(非常雄壮,有力……)
——歌曲中唱了中国的那些美丽景色?(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
3、区分乐段
——师:如果请你为这首歌分乐段,你会怎样分呢?
——师生共同小结:首先我们从歌词上看,歌曲先唱了中国有许多美丽景色(教师哼唱第一乐段,并出示课件)我们把这一部分分成歌曲的第一乐段;接下来唱了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永远伴随着她(教师哼唱并出示第二部分课件)我们就把这一部分分成是第二乐段;最后是唱我们永远祝福祖国,祖国永远在我们心里(出示课件第三部分),我们把她分为第三乐段;看!《大中国》歌曲我们可以分成三个乐段,下面老师把歌词去掉,我们一起跟着笑脸宝宝再来欣赏旋律,听听三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幼儿听乐曲《大中国》,感受乐段。
——师生小结:第一乐段旋律很雄壮,第二乐段很欢快,第三乐段很抒情,优美。
四、演演我们的大中国
1、幼儿创编动作表现《大中国》
——《大中国》除了唱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小朋友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拍手、拍腿……)谁来创编一个四拍子的动作?
——刚才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乐段,每一个乐段的旋律是不一样的,现在老师请第一组代表第一乐段,第二组代表第二乐段,第三组代表第三乐段,你们共同为自己组讨论出一个最棒的动作来表现,并选出一个代表。好,现在请每个组自由围在一块讨论讨论吧(让幼儿相互交流、商量,教师参与到其中引导,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示。如:拍肩、跺脚、拍手等等)。
2、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自由用动作表现。
3、创编设计节奏图谱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这也有几张节奏卡,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播放课件,幼儿拍节奏)
节奏 1 x x x x | x x x x |
2 x o x o | x o x o |
3 x - - - | x - - - |
4 x - x - | x x x o |
——请幼儿做个小小设计师,为《大中国》每个乐段设计不同的节奏,为歌曲设计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根据旋律选配节奏。
——(认识自由反复记号)如果后面的旋律和前面的一样,那我们就不需要再写节奏,只需要请一位朋友帮忙就行(出示自由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反复一遍、二遍、三遍…….都可以,我们来看看有了自由反复记号的帮忙,第一乐段需要反复几遍?
小结:有了自由反复记号的帮忙,这首乐曲就可以很完整的表演了,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4、音乐中表现——幼儿徒手拍出节奏乐谱
5、音乐中的表现——选配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乐器,看看有什么?(铃鼓、圆舞板、手铃、拨、碰铃、沙球、双响筒。我们来看看哪种乐器配那个乐段最好,最合适?
——配上乐器随音乐演奏
4、 活动延伸
师:这节课小
歌曲欣赏:《大中国》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