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蝴蝶》教案
《美丽的蝴蝶》教案(精选15篇)
《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时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设计了本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认识蝴蝶的成长过程。
(2)引导幼儿发现科学奥秘。
(3)给蝴蝶涂颜色。
(4)培养观察蝴蝶的能力。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蝴蝶的成长过程。
(2)发现科学奥秘。
活动准备
课件,计算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小朋友猜一猜。(谜语)
(2)讲故事——认识蝴蝶的成长过程。
子——幼虫——蛹——蝴蝶(看图)
1·子长大变成了什么?
2·幼虫长大变成了什么?
3·蛹长大变成了什么?
(3)创编儿歌,边唱边做动作。
子儿变变变,变成小虫虫,
虫儿变变变,变成蛹儿,
蛹儿变变变,变成小蝴蝶。
(4)认识更多的蝴蝶,并发现科学奥秘。(看图)
1·观察蝴蝶身上有什么?(图案)
2·图案像什么?
3·说一说有什么作用?
(5)给蝴蝶涂颜色。
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涂。
(6)看一看谁的最漂亮。
反思:这节活动课让幼儿认识了蝴蝶的成长过程,并通过创编儿歌,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认识更多活蝴蝶,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奥秘并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是没能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
《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沿海版小学美术第二册
授课年级: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通过布贴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美德。
②初步学会布贴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概括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③认识装饰蝴蝶对美化生活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发挥想象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蝴蝶的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蝴蝶的头、身、翅膀的基本形状和比例大小关系以及颜色花纹的配置。加深对蝴蝶形式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花布增加蝴蝶的形式美。
作业要求:
运用色彩知识,认真选用不同颜色的碎布,根据布料的花纹特点,剪贴成“美丽的蝴蝶”。要表现出蝴蝶的形状和翅膀的花纹。
课前准备:
1、学具:若干颜色、花纹不同的碎布,剪刀,胶水,16开卡纸一张/人。
2、教具:范画,幻灯片,大卡纸一张,胶水,录音带,(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问学生连续几节课学了些什么?(画昆虫、蝴蝶、制作纸蝴蝶)
2、出示范画,问:这个蝴蝶又是用什么材料绘制的?(用布料制作的)
3、学生欣赏范画。
4、板书课题:美丽的蝴蝶———布贴画
二、认定目标:
1、指出在美术这一艺术园地中,可以用各种方法,各样材料去描绘、制作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节课是学习用“布贴”的形式剪贴“美丽的蝴蝶”。
2、学生认定目标,明白布贴画的形式。
三、导学达标:
1、观察欣赏蝴蝶。蝴蝶非常美丽,人们把它说成是会飞的“花儿”,现在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一下“美丽的蝴蝶”请大家思考:
A:为什么把蝴蝶叫做“会飞”的“花儿”?什么原因使它这么美丽?(有美丽的花纹,有花儿一样的颜色)。
B:蝴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它们外形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这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左右对称)
2、 小结:自然界的蝴蝶是没有一只相同的,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它们给我们画画时提出一个要求:画蝴蝶要各不相同。
3、制作方法演示:边讲边作。(利用实物投影仪)这节课学习用布料剪贴蝴蝶。
①在底纸上画出蝴蝶外形。外形包括:身体、触角、翅膀三大部分。问学生:刚才大家看录像《美丽的蝴蝶》时,有一
个共同的特点什么?你们发现了吗?(左右对称)我们可以运
用蝴蝶左右对称的特点,采用对折的方法,一次便剪出对称的
翅膀来贴上。
板书:左右对称。
②选择色彩花纹合适的碎布,考虑好色彩搭配。问学生:刚才录像中为什么称蝴蝶是活动的“花儿”?(因为蝴蝶有美丽的花纹和鲜艳漂亮的色彩)
板书:美丽的花纹和鲜艳漂亮的色彩
小结:我们可以用近似色或对比色来搭配翅底色和翅纹色。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出鲜艳,色彩才能丰富。例如:红和绿,蓝和橙,紫和黄等。给学生示范布料的选择,并设计好各种美丽的花纹。
③用选好的布料分别剪蝴蝶的头、胸、腹、触须。再剪彩贴翅膀花纹,特别注意是否对称。
4、学生再次观看课本步骤图,复述剪贴方法。
四、达标测评:
用不同的色彩碎布,剪贴一只“美丽的蝴蝶”。
步骤:
1、画出外形。
2、贴翅膀和尾。
3、再贴上其它部位和花纹。
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制作蝴蝶。注意左右对称关系和色彩对比以及图案设计。做得好的,请他的蝴蝶飞到老师的花园中来。(贴出花园图)放轻音乐。
五、讲评:
这节课大家共同创作了一个蝴蝶展览会。这些蝴蝶都是用生活中的碎布做出来的,很美丽。大家以后可以用布贴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发现蝴蝶翅膀大小、颜色、花纹都是对称的,理解对称的含义。
2.通过拼摆、绘画的方法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和花纹。
3.在创作时体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油画棒、一支胶水棒。
2.若干形状图片(偶数量),画有蝴蝶身体的白纸人手一份。
3.PPT《蝴蝶》,实物手工蝴蝶。
4.《梁祝》音乐;《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教师:头上有着两根须,身上穿着花衣服,喜欢飞在花丛中,快快乐乐在跳舞。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蝴蝶,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对称。
1.教师: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PPT)。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图案和线条。
教师小结:各种颜色的蝴蝶都有4只翅膀,上面2只翅膀大,下面2只翅膀小。翅膀上面还有各种图案和色彩。
3.教师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一只蝴蝶图片,发现对称的秘密。
4.出示手工蝴蝶,让幼儿感受蝴蝶的对称。
教师小结:原来蝴蝶不仅左右两对翅膀的大小、形状是一样的,翅膀上的颜色、图案也是一样的,这就叫对称。
(三)师幼共同探索用各种形状以及对称图案来表现蝴蝶。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个别幼儿上来摆蝴蝶翅膀。
2.进一步探索运用绘画对称的方法来装饰蝴蝶。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同时播放《梁祝》中"化蝶"的音乐。
(五)展示和分享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春天里,美丽的蝴蝶想来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观看蝴蝶采蜜或是追逐飞舞的彩蝶。本活动“美丽的花蝴蝶”追随孩子的兴趣,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蝴蝶的视频、图片),让幼儿在充分感知、体验、交流的基础上去探究和发现蝴蝶的美丽,从而使幼儿愿意大胆的用绘画来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感知蝴蝶翅膀上花纹对称的美丽。
2. 能用多种材料大胆进行表现,爱护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带领幼儿一起去户外观察过蝴蝶
2.三原色水粉颜料
3. 滴管、抹布、水粉笔等材料
4. 不同材质的蝴蝶轮廓图
5. ppt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导入——引出蝴蝶
师:(出示PPT1)春天到了,嫩绿的小草钻出了地面,美丽的花儿朵朵开放。小鸟叽叽喳喳的唱歌,蜜蜂忙着采蜜,小朋友在快乐的郊游。瞧!谁也来了?
二、观察蝴蝶——感知蝴蝶对称的特点
1.出示PPT2:蝴蝶长得怎么样?它哪里最美?
2.教师小结:蝴蝶蝴蝶真美丽,两根胡须头上翘,身穿对称花花衣,春天里来把舞跳。
3.出示ppt3:这只蝴蝶还邀请了它的一些好朋友,你喜欢那一只?它翅膀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从蝴蝶翅膀上的颜色、线条、图案进行欣赏)
4.教师小结:每只蝴蝶的翅膀都有着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而且它们都是对称的。
三、幼儿装扮蝴蝶——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
1.介绍作画材料
2.讨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让蝴蝶的翅膀对称呢?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作画,尝试表现蝴蝶的翅膀。
四、作品欣赏——再次激起表现蝴蝶的兴趣
你的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本课采用蝴蝶图片和影像通过多媒体播放,调动儿童的视觉和听觉,带儿童进入情景。在动手制作的环节中,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手法大胆创新进行再创作活动,从动手制作中了解形态对称的特点和色彩协调要素,激发幼儿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兴趣。在评价的环节,采取“展览”的形式进行互评、师评等多元化评价,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收获,在评价中得到提高。
《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也要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蝴蝶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昆虫,因为它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喜欢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同时,蝴蝶左右两边的翅膀及其花纹是对称的,抓住这一特征,我选择了这节美术课。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
《美丽的蝴蝶》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