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黄蓝》教学设计

2024-06-051

《红黄蓝》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红黄蓝》教学设计 篇1

  第八单元 旋转红黄蓝

  单元概述:

  本单元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风车”作为引题,赞美孩子们多彩的生活,为二年级“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添上一个多彩的句号。通过歌曲《大风车》、集体舞“风车舞”、“露一手”、“精彩回放”、“我设计的奖章”等活动,鼓励孩子们更加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用甜美的歌喉唱出心中的喜悦,用优美的舞姿展现这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孩子们你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单元主题目标:

  1、在学习和展示中尽情展现童年生活的幸福,享受音乐的快乐,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2、能用轻巧、纯真的声音整齐地唱出歌曲《大风车》天真、欢快的感情,抒发孩子们爱知识、爱学习、爱科学的情怀。

  3、和小朋友们一起按图形跳集体舞“风车舞”,能随音乐开始和结束,并能进行创编。

  4、能自制道具,如小动物头饰、风车、奖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舞、化装音乐会等活动中,在展示和交流中将自己的艺术特长、学习成果和创造才能表现出来,并能积极地进行自评与互评。

  课时安排:3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大风车》

  二、教材分析: 《大风车》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歌词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情绪热烈欢快,颇具动感和号召力。

  三、学情分析:让学生尽情地交流尽情地唱,充分体会歌曲的内涵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

  2、发挥集体合作精神,创遍《风车舞》。

  五、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

  六、教学难点: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通过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钢琴、cd、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二、律动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用自制风车做动作(律动音乐《大风车》)。

  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显示“大风车”标记。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电视节目的标志吗?”

  生:“大风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大风车》节目。”(播放《大风车》及主题歌《大风车》学生观看一段大风车节目)

  师:“《大风车》不仅节目精彩,歌也好听。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唱起来吗?”

  三、歌曲教学

  (1)学唱歌曲(随琴轻唱或默唱,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自学能力)

  (2)解决难点 χ χ χ  (可让学生默唱模唱一个乐句或一小节)

  (3)让学生随琴完整学唱歌曲(对于个别难唱的乐句采用分句模唱法)

  (4)歌曲处理(学生讨论:把小伙伴高兴的心情唱出来)

  师:小朋友,我们怎样能把这首歌唱得更丰富一些?

  生:加点朗诵,用“啦”来哼唱。

  师:那我们来试试吧!

  a:部分学生唱歌词,一部分学生按旋律哼唱"啦"

  b:部分学生唱歌词,一部分学生按节奏朗诵风车转的节奏

  四、集体舞:风车舞

  第1—4小节:小朋友分四人一组,顺时针绕圈转(看哪组模仿风车比较像,四人以右手为中心搭在一起,小碎步转)

  第5—6小节:四人面向中心,先向中心聚拢,再散开回到原位。

  第7—8小节:四人手搭肩膀,跑跳步。

  第二段:1—6小节同上。 7—10小节:两脚原地跑跳步转圈,双臂自然抬起,击掌三拍结束。

  五、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5/23    二(3)

  5/24    二(4)

  教学后记:

  让学生们畅谈听歌时的心情,不仅用语言来传达,更用眼神和表情来传达自己听歌时的心情,再次激起学生聆听的兴趣。之后的空手风车赛更将聆听音乐推上了高潮,在感受音乐时,我更是不断创设情境,注意用生动、形象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每一次的聆听都有不同的收获。学歌曲前,又巧妙地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想听、想唱的欲望,引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的朗读歌词——配乐读歌词——轻声唱——纵声唱——范唱,回答教师提问——歌曲感情处理——一领众和——用动作和造型表现大风车,层次清楚、热情洋溢、妙趣横生,孩子们在反复聆听、学唱中,不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高了自身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律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让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

  2、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3、能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应的动作,激发学生动作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

  五、教学准备:自制各种面具、碟片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1、教师用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二、面向学生交代活动规则

  (1)让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乐曲,自由上台舞蹈,为每个学生提供表演舞台。

  (2)采用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舞蹈是否符合乐曲的情绪风格。

  三、进行化装舞会

  (1)例:师播放乐曲《杜鹃圆舞曲》,师先带上头饰,领先起舞,学生自愿参与。

  评价:师:请生说说本首乐曲的风格及节拍。(优美地,3/4)

  学生对表演者进行评价,所做动作是否符合3/4拍等等。

  (2)例:师播放乐曲《我家小院嘴巴多》(学生能说出乐曲曲名)学生模仿乐曲中各种动物(鸡、鹅、猫、猪)的动作。

  评价:学生评一评哪些同学模仿的小动物神志、动作最可爱,师给予奖励(五角星)

  (3)例:师播放乐曲《士兵进行曲》

  教师先让学生会议进行曲的风格(节奏鲜明,雄壮有力),学生进行表演。(同时可伴有吹哨x — | x — | x x | x 0 :||)朗读(一、二、三、四)或(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四、评价

  教师对活动作总结性评价。

  集体舞:大家来跳《圆圈舞》。

  五、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5/25    二(3)

  5/27    二(4)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检测

  二、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2、在音乐活动中,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与检验,艺术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三、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四、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五、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生自制头饰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1、教师用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二、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交代活动规则。

  我想参加:

  (1)采用轮流的方法,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表演舞台(生可选择独自表演或与同学合作表演)

  (2)采用小组讨论后集中评价,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也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2、你唱我歌(检测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带,请个人或小组演唱,(能说出歌曲的曲名)

  采用小组讨论后集中评价,奖品——小朋友自己设计的奖章,送给自己认为最出色的小朋友。

  3、第一轮:舞艺展示(检测学生舞蹈创编能力)

  学生选择舞曲,并进行表演(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教师把自己设计的奖章送给最出色的个人或小组)

  4、第二轮:合作创造(检测学生在打击乐器的演奏及合作创造方面的能力)

  (1)提示学生“暑假快到了”,以此为主题,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合作营造出愉快、轻松的氛围。

  (2)分小组创编。

  (3)小组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5、评价

  教师对活动动作总结性评价,评价以鼓励性语言为主。

  三、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5/30    二(3)

  5/31    二(4)

  期末复习及考核:

  6/6  二(3)     6/7  二(4)

  6/8  二(3)     6/10二(4)

  6/13二(3)     6/14二(4)

  6/15二(3)     6/17二(4)

《红黄蓝》教学设计 篇2

  第八单元 旋转红黄蓝

  设计意图:

  “大风车,吱悠悠地转。转出天空一片蓝,转出太阳金灿灿。我们的生活多精彩,欢乐的歌声随风传”。本单元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风车”作为引题,赞美孩子们多彩的生活,为二年级“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添上一个多彩的句号。通过歌曲《大风车》、集体舞、“露一手”、“精彩回放”、“我设计的奖章”等活动,鼓励孩子们更加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用甜美的歌喉唱出心中的喜悦,用优美的舞姿展现这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孩子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单元目标:

  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让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使他们的艺术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单元重点:

  体会歌曲《大风车》活泼愉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鼓励学生勇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单元难点:

  能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通过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准确地进行相互评价。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1、唱《大风车》

  2、动《风车舞》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

  2、发挥集体合作精神,创遍《风车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

  难点: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通过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律动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用自制风车做动作(律动音乐《大风车》)。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显示“大风车”标记。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电视节目的标志吗?” 生:“大风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大风车》节目。”(播放《大风车》及主题歌《大风车》学生观看一段大风车节目)

  师:“《大风车》不仅节目精彩,歌也好听。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唱起来吗?”

  2、歌曲教学

  (1)学唱歌曲(随琴轻唱或默唱,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自学能力)

  (2)解决难点 χ  χ  χ (可让学生默唱模唱一个乐句或一小节)

  (3)让学生随琴完整学唱歌曲(对于个别难唱的乐句采用分句模唱法)

  (4)歌曲处理(学生讨论:把小伙伴高兴的心情唱出来)

  师:小朋友,我们怎样能把这首歌唱得更丰富一些?

  生:加点朗诵,用“啦”来哼唱。

  师:那我们来试试吧!

  a:部分学生唱歌词,一部分学生按旋律哼唱"啦"

  b:部分学生唱歌词,一部分学生按节奏朗诵风车转的节奏

  3、集体舞:风车舞

  第1—4小节:小朋友分四人一组,顺时针绕圈转(看哪组模仿风车比较像,四人以右手为中心搭在一起,小碎步转)

  第5—6小节:四人面向中心,先向中心聚拢,再散开回到原位。

  第7—8小节:四人手搭肩膀,跑跳步。

  第二段:1—6小节同上。 7—10小节:两脚原地跑跳步转圈,双臂自然抬起,击掌三拍结束。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露一手:化装音乐晚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让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

  2、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3、能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应的动作,激发学生动作设计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

  难点:学生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

  教学准备:

  自制各种面具、碟片。

  教学过程:

  1、教师用生动、富有激

《红黄蓝》教学设计

《红黄蓝》教学设计(通用14篇)《红黄蓝》教学设计 篇1  第八单元 旋转红黄蓝  单元概述:  本单元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风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