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通用12篇)
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篇1
目标:1.认识、区分红、黄两种颜色。2.愿意大胆的张嘴去表达。3.体验与老师和同伴游戏的快乐。准备:1.红苹果、黄香蕉若干,布袋两个。2.贴上水果图片的空篓子2个。 3.切好的水果若干。(幼儿品尝用)1.谈话导入宝宝们美丽的秋天到了,好多的水果都成熟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吃的水果,猜一猜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水果?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1)(摸出苹果)哎呀,这是什么呀?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啊?师:红色的苹果(2)你们想不想吃红苹果啊?那我们说一说:“红苹果,啊呜”(2)再请一个宝宝来摸一摸。2.摸水果,认颜色(1)你们想不想来摸一摸好吃的水果啊?我和胡老师这里都有一个神奇的口袋,请小朋友们摸一摸,然后告诉我们你摸到的是什么水果。(师引导:你摸到了什么水果啊?红苹果)(2)哎呀,宝宝们都摸到了自己喜欢水果,谁摸到了和我一样的红苹果啊?(你摸到的是什么啊?)边和宝宝的红苹果碰一碰,边说“红苹果”(3)谁摸到了和我一样的黄香蕉啊?(边和宝宝的黄香蕉碰一碰,边说“黄香蕉”)3.游戏:买水果今天我们家要来客人了,我要买一点水果回去请他们吃。(1)我想买红色的苹果,把你们的红苹果送到我的红篓子里来吧!送的时候别忘了说“红苹果给你。”(2)我想买黄色的香蕉,把你们的黄香蕉送到我的黄篓子里来吧!送的时候别忘了说“黄香蕉给你。”4.品尝水果宝宝们卖给我那么多的水果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下面我就请小朋友们来品尝一下这些好吃的水果。(1) 你想吃什么水果?(宝宝说一说:我想吃红苹果或我想吃黄香蕉)(2)现在我们请左老师帮我们将水果切好我们再来吃。(3)我们再来看一看教室里还有哪些地方有红颜色啊?(画、衣服等地方) 师引导:他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啊?(4)水果来了,我们一起来吃好吃的水果吧,别忘了说“谢谢!”
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篇2
游戏目标
1.通过让幼儿正确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用短句“我要买X X”讲述出来,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
2.培养幼儿专注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3.通过反复游戏,引导幼儿能初步说完整的短句,大胆进行讲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
(一)物质准备
小图片及水果实物若干,(苹果、梨、哈密瓜、西瓜、葡萄、橘子等)(与幼儿人数相等)水果汉字卡片若干。
(二)环境准备
布置成水果专柜,教师扮卖水果的阿姨。
(三)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水果,对水果汉字有了初步认识。
游戏过程
1.请幼儿扮买水果的顾客。买水果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我要买水果。”阿姨问:“你要买什么水果?”小顾客要正确地讲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名称,如:“我要买苹果。”
2.正确地讲出水果的名称后,阿姨就把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卖给他,小顾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如发音不正确,其他幼儿可帮助纠正。
3.买到“水果”的小顾客要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再换另一幼儿买水果。引导幼儿买与别人不同的水果。幼儿熟悉玩法后,售货员阿姨的角色可由幼儿自己扮演。
4.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水果汉字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汉字买相应的水果。
游戏反思
“买水果”这一活动,就是基于从儿童身边的事物中寻找教育资源这一原则,利用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水果,作足文章。并结合小班幼儿好动、爱模仿的特点,运用多种游戏,巩固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以整合的理念引导整个活动过程,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玩玩的活动环节中,积累幼儿的知识经验。
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篇3
设计思路:
最近一个阶段,我班开展了“好吃的东西”的主题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尤其对水果的数量、品种、颜色等产生了浓厚的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需求,也考虑到水果是孩子们日常都能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和孩子的实际生活又很接近,而且我们通过散步观察水果店、超市、品尝幼儿带来、教师买来的水果,搜集各种水果的图片,幼儿对各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方面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组织了本次买水果的集体活动。在讲讲、议议水果的过程中,既让幼儿感受到水果的丰富多样,又知道水果很有营养,多吃对身体有益的道理。在给家人买水果和帮助叔叔、水果店经理的过程中,幼儿能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判断、比较,而且把数学的按数取物、对应数数的学习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之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问题。特别在拿了水果券领水果的环节中,对幼儿既有数量的要求、又有不同品种的限制,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维等综合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方式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益,我还根据幼儿积累的数经验的不同,对材料进行了分层的投放,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在买水果的操作活动中,感知水果的品种和数量,尝试判断和对应。
2、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初步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数量和品种的水果篮若干、水果若干。
2、装水果券的箱子五只、水果券人手一份、操作小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一)、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1、水果店里有许多水果,你喜欢什么水果?为什么?
2、按水果的颜色进行分类。
3、各种水果都很有营养,鼓励幼儿多吃水果。
(二)、水果超市买水果
1、老师最喜欢吃梨,请幼儿帮忙挑水果。(幼挑好后请她说理由)
2、爸爸喜欢吃什么水果?帮爸爸买一篮水果,为什么要帮爸爸买这一篮?
3、把妈妈喜欢吃的水果轻轻告诉老师,幼儿买好后让大家猜。
:小朋友们真能干,都为家里人买了好吃的水果,水果店里的水果越来越少了,我们再进一点。
(三)、帮叔叔、水果店的经理挑选一模一样的水果篮
1、 叔叔想买一模一样的水果,让幼儿帮着挑选。
2、幼儿挑好后教师品种一样多、数量一样多就是一模一样的水果篮。
3、幼儿集体操作,从六只水果篮中挑出两只一模一样的水果篮。送到前面的箩筐里。
(四)、拿水果券领水果的游戏
1、让两个幼儿尝试进行拿水果券领水果的游戏,摸索出一一对应的规律。
2、教师交代规则,每个幼儿进行领水果的游戏,教师帮助验奖。
3、 这篮水果你准备送给谁?送时说一句好听的话。
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1---3的数字卡若干张。
2、各种水果卡片若干张,各种实物水果若干。
3、场景布置:水果超市。
三、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
四、活动难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活动教、学法:直观法、引导法、游戏法、操作法。
六、活动过程:
1、律动《转手腕》,集中幼儿注意力。
2、游戏:拍拍手(复习数字1、2、3)
(1)、教师拍手,让幼儿说出拍手的次数。
(2)、教师说数字,幼儿根据数拍手。
3、游戏:数物对应
(1)、教师出示水果卡片,示范贴上相应的数卡。
(2)、给幼儿发水果卡片,让幼儿给卡片贴上相应的数卡。
(3)、给贴的好的幼儿带上动物头饰去买水果。(教师带上小猴的头饰)
4、游戏:买水果
(1)、故事《小猴》导入买水果环节。
(2)、请带头饰的幼儿到水果超市买水果。
a、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b、教师出示数卡,幼儿买(拿)相应数的水果。
c、教师给个别买水果错误的幼儿给予纠正,让幼儿理解数物的关系。
5、幼儿分享水果,结束活动。
七、反思
9月25日早晨第一节课我在中四班上了一节数学课《买水果》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根据本班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特确定以下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的习惯。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引导法、游戏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特别是游戏法,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能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浅到深的教学原则,层层递进,幼儿将运用操作法、游戏法等学习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第一个环节为游戏活动《拍手》导入(复习数字1、2、3)。第二个环节为基本活动,数物对应游戏、买水果游戏。第三个环节结束活动,幼儿分享水果。在这些活动环节中我觉得数物对应游戏环节放在基础活动中不够理想,使整个活动不够连贯,如放在最后让幼儿操作数物对应去掉幼儿分享水果这一环节,整个过程会更流畅,主题会更突出。
在教授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生动,普通话不标准。特别是我站着授课,没有与幼儿平视,对幼儿有一些影响。在给幼儿戴头饰时没有提前准备好,临时才找合适的,既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幼儿情绪。整个活动也没有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整个活动是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幼儿的参与性较广,在游戏中都能按规则完成游戏,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这个集体中,教师们都很年轻,富有创造性及创新能力,思维灵活,乐岗敬业。我虽然比她们多干几年幼教工作但观念守旧,需要向这些向阳光一样的老师们多
托班综合活动《买水果》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