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班数学《二等分》

2024-06-053

大班数学《二等分》(精选12篇)

大班数学《二等分》 篇1

  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师: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熊宝宝,另外一个是小熊贝贝,这一天熊妈妈买了一些各种口味的饼干,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吵着要吃到每种口味的饼干,这可难住了熊妈妈,怎么办呢?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3、尝试操作后提问(1)师: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一样大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原来长方形的饼干和现在分出来的一份饼干,谁大谁小?(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1、熊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1、师:为了感谢小朋友,熊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饮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呢?2、师带领幼儿集体观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五、师:现在让我们拿着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活动后反思:在我园“园本教研”中,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研”活动,我把大班的“二等分”这一活动经过了“设计-教学-再设计-再教学”,其中自己也经历了不断的反思。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1、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操作材料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第一次设计的二等分图形材料,请幼儿帮忙分窗纸,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将材料分成两份,但目的性很不强,对于相等的两份概念不清,整体与部分也难搞懂,贴的窗花较为凌乱,所以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要从目标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到每一种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如在第三次设计的方案中,把图形材料设计成饼干及设置的给熊哥俩分饼干的情境,幼儿把二等分的概念深入理解后,把饼干整整齐齐的分别置于两个盘中。2、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操作材料的难易度应适中,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儿觉得太难,失去操作兴趣。在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难度应层层递进,由简到难,在“二等分”这一活动中由让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二等分一个图形——用多种方法二等分其他图形——二等分不同实物。由于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应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出发,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操作材料,逐步达到目标。3、要多样化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实物,准备了颗粒状态的、液体状态的、固体形态的,这些材料难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幼儿选择,幼儿也可选择不同的材料。另外,数学知识存在一定联系,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我提供幼儿的测量工具,以激发幼儿回忆先前的学习经验,调动幼儿的操作经验,促进了学习能力的迁移。 

大班数学《二等分》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尝试把一些实物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2、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探索二等份的多种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圆形纸、剪刀人手一份。

  2、实物:丝带、彩色水(杯子)、长方形饼干、火腿肠(线)、糖、豆子(杯子)。

  3、投影仪。

  活动难点:火腿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师:还记得昨天听过的故事《两只笨狗熊》吗?两只笨狗熊为什么只吃到一丁点的面包?

  幼儿:……(请2—3个幼儿回答)

  师:如果请你来分,你会怎么分?

  幼儿:……(分得一样大)

  师:现在,大黑和小黑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它们分蛋糕你们愿意吗?

  幼儿:……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尝试把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1、师提供人手一张圆形纸,剪刀,要求要而大胆尝试将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蛋糕,一把剪刀,请你们试着把蛋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分两份的方法,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是否一样大 。(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如果验证下来不一样,及时指出来。)

  4、教师进行小结:我们把一样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而且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与原来大的蛋糕进行比较。)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将不同的实物进行二等分。

  1、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请幼儿列举一些实物)

  2、师:大黑、小黑家里也有一些东西想请我们小朋友来进行二等分。

  2、利用投影仪展示操作材料(丝带、长方形饼干、糖、米、饮料、火腿肠等东西。)(师一样一样出示)

  3、介绍操作材料后,师重点指导分火腿肠。

  4、请幼儿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进行二等分。

  5、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二等分水、火腿肠。)

  四、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鼓励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1、请幼儿说说把什么东西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份,是怎么分的?并请幼儿到视频仪上展示操作过程。

  (重点请分火腿肠、水的幼儿上来分。)

  2、如果到前面来操作错误,再请个别幼儿上来,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3、个别幼儿到前面来介绍后,小组自查。

  五、延伸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大黑、小黑分了这么多东西,现在大黑和小黑家里来了两个客人,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这些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进行四等分,你们愿意吗?等会下课的时候可以来试一试。

大班数学《二等分》 篇3

  活动目标: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等分活动,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知道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发言。3、能从生活和操作中感受事物等分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活动准备:1、一根绸带、各种图形的纸、记录纸    2、勾线笔、图形卡片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根绸带。提问:一根绸带怎样扎到两个小辫子上呢?     2、幼儿讨论。     3、幼儿边讲解边演示,老师协助。    二、动手操作,探索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1、为幼儿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小结: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     4、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⑴请幼儿把等分部分与原来的材料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⑵小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两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三、再次操作,探索同一图形二等分的多种方法     1、为幼儿提供多种图形,引导幼儿想办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结:爱心形,三角形分成两份是从中间分开.正方形可以从中间折,对角线折分成两份,长方形可以从中间横、竖折,也可以对角折来分成两份。    四、游戏活动:按等分标志分类     1、玩法:把物体按可以二等分的和不是二等分的分类,各贴到相应的地方。     2、教师小结五、延伸活动,了解生活中物体二等分的有趣现象。1、教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二等分的东西?”2、看生活中的物体二等分的有趣现象进行小结。

大班数学《二等分》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将图形二等分,并知道分后的两份是相等的,而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图形小,原来的图形都比分后的每一份大。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二等分。

  活动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1.狗熊、狐狸、饼的图片。

  2.人手一份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的纸。

  3.长方体、正方体的蛋糕。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以《两只笨狗熊》故事引发幼儿讨论。

  问题:为什么两只笨狗熊会上狐狸的的当?究竟“笨”在哪里?

  2.归纳:两只笨狗熊就笨在不会把干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所以上了狡猾狐狸的当。

  二、学习二等分

  1.请幼儿拿出藏在小椅子下的圆形,练习用纸(平面:圆形)代替“饼”,尝试二等分。

  2.教师提问:怎样把圆形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回答。

  3.请幼儿练习用纸(平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代替“饼”,再一次操作,尝试二等分。(提醒幼儿比较,等分后两份是否一样大?再把分后的每一份与原来的作比较。)

  4.教师请幼儿说说将正方形、长方形和等边三角形二等分的分法并演示自己分的方法。(把纸对折,角对角、边对边,就是一样大的两份了。)

  5.汇总各人分“饼”的情况,强调将“饼”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二等分”。

  三、学习将长方体、正方体的“饼”二等分。

  1.教师示范将长方体的蛋糕二等分。

  2.分发正方体的蛋糕,让幼儿尝试二等分。

大班数学《二等分》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大班数学《二等分》

大班数学《二等分》(精选12篇)大班数学《二等分》 篇1  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