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声和光复习

2024-06-051

声和光复习(通用2篇)

声和光复习 篇1

  教学目标 1、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2、 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及其光学特性。

  3、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道实像与虚像的观察与判别方法。

  4、 知道眼球折光系统的组成与调节,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重  点

  难  点 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球折光系统、近视、远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

  一、 光的折射:

  1、一种物质斜射到另一种物质时,在界面上通常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折射规律。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要特别注意到:(1)折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光的射向。即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若光是沿法线方向入射的,通过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为0度。

  2、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注意不要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误解为凸透镜一定能把光会聚到一点;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误解为一定不能把光会聚到一点。对于透镜对光所起的作用,可以通过比较折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来判断。如果折射光线互相“靠拢”了,则起了会聚作用;如果折射光线互相“远离”了,则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u>2f    f<v<2f   倒立、缩小、实章   照相机

  (2)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3)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4)u=f      v—无穷大       不成像

  (5)u<f     v>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由此可见:(1)物体经过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像也可以成缩小像;可以成正立像也可以成倒立像。成像性质处决于物距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2)在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物距缩小时,像距变大,像变大。(3)实像和物体总是分居在透镜的两侧,而虚像和物体则是位于透镜的同侧。(4)

  物体或像位于焦点时,物像间距离为最大(无穷大),物体或像位于二倍焦距处,物像间距离为最小(等于4f)。

  例题: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的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的现象。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此时光线是从       射向       。

  2、在离凸透镜的左侧主轴上二倍焦距处放一个点光源,它在透镜的右侧成一像,若将此凸透镜绕其光心转过一个微小的角度,此时像的位置的变化情况是(  )

  a、在原位置不变    b、沿原主轴向透镜光心方向移动

  c、沿原主轴向离开透镜光心方向移动    d、离开原来的主轴

  3、一束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请在图甲、乙上分别画出不同的透镜,要求透镜位置大致正确,并标出其焦点。

  布置作业:《声和光》练习卷一张。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小 结

  声和光

  一、 光的折射:

  1、一种物质斜射到另一种物质时,在界面上通常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折射规律。

  2、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略

  例题:1、2、3 

  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掌握解决的一个关健。

声和光复习 篇2

  声和光复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声音的发生、传播方式,了解声速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2、 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4米/秒。

  3、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超声波与次声波。

  4、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 能完成有关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等光学知识。

  重  点

  难  点 声音的发生、传播方式、声速。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完成有关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等光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于振动的物体,即声源。声源程序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声源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周围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成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但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声速是不变的,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是不同的。且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一个球面,它传播于整个空间。v = f•λ

  v = 344米/秒

  2、音调、响度和音色被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是乐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响度:是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

  音色:由声源的种类决定。

  3、超声波、次声波:频率高于xx0赫兹的声波为超声波。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为次声波。

  例题:1、夏日里,某同学在距离高墙140米处敲锣,0.8秒后听到敲锣的回声。由此可知,当时的声速是多少?

  2、一辆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在距正前方峭壁455米处鸣笛,试计算:(1)司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2)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峭壁多远?

  二、 光的发生与传播

  1、光源发出的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真空中的光速最大,其数值是3×108米/秒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即物与像以镜面为轴对称。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光路图,按照光的反射定律具体作出虚像的位置;二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用对称法直接作出像的位置。

  作光路图时要注意:光线用实线表示,且要标明箭头方向;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和虚像用虚线表示。

  例题:1、有同学说“影子”和“倒影”是相同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mm`上,若要使它的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互相垂直,应将镜面如何转动?

  3、一个1.7米的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一路灯走去,在某一时刻,人的影长l1=1.8米,经过2秒钟人的影长缩短为l2=1.3米,求该路灯悬挂的高度。

  布置作业:《自学导航》39页学力自测。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小 结

  声和光复习

  一、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声源     声波   v = f•λ   v = 344米/秒

  音调、响度和音色被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超声波、次声波

  例题:1、2

  二、 光的发生与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3×108米/秒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例题:1、2、3 

  掌握光路图的作图是一项基本功,需不断强化这种训练。

声和光复习

声和光复习(通用2篇)声和光复习 篇1  教学目标 1、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2、 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及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