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2024-06-054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通用12篇)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时间:1940年的一天下午

  地点:路上、家里

  人物:一个12岁的小女孩、爱因斯坦、父亲、几个无关的行人

  (小女孩一边走,一边玩儿,蹦蹦跳跳地走上台,另一边爱因斯坦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走上台,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他抬起头,友好的冲小女孩一笑)

  爱因斯坦: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慢慢走下舞台……)

  小女孩望着老人:瞧!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你们说是吗?(对着观众问道)

  观众齐声:是呀,就是从童话故事里出来的

  小女孩抬头看看天,自言自语:哇,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不然妈妈会着急的。

  (小女孩继续快速的往前走,下舞台)

  (小女孩的爸爸边看时间边走上舞台):已经六点了,按你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正在这时小女孩急匆匆地走上舞台,来到家门口,按响了门铃):妈妈,开门,我回来了。

  (爸爸开门,小女孩边往里走边问):爸爸,今天下班早了?妈妈呢?

  爸爸边关门边说:我今天下午休息,你妈妈去超市买点儿牛奶,一会儿就会来。安妮,今天怎么回来晚了?

  小女孩一边把书放在书桌上,一边说:对不起,爸爸,我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撞倒了一位老人。

  爸爸一听,吃惊的睁大了眼睛:噢,宝贝儿,你没事吧,那个老人怎么样?没事吧。

  小女孩咯咯咯的笑起来,来到爸爸面前,优美的转了个圈,问:爸爸,你看我能有事吗?

  爸爸拍拍女儿的肩膀,微笑着点点头:嗯,看来我的宝贝女儿一切都好,可是那个老人怎样?

  女孩低头沉思了一下:爸爸,他没事,我撞了他之后,他说了声对不起就走了。

  爸爸不可思议的问:什么?你撞了他,你不道歉,他反而道歉?

  小女孩忽闪着大眼睛望着爸爸:对呀,他说完对不起就走了,我不是不道歉,而是没来得及道歉,你不知道爸爸,他那样子太奇怪了,我只在童话故事里见过。

  爸爸悠闲的做到沙发上,故意的:哦,不可能吧,我们身边怎么会有童话里的人出现,宝贝儿,你不会是在给老爸讲故事吧?

  女孩撒娇的挤了挤爸爸也坐上了沙发:爸爸,怎么会呢?我可是最最最乖的女儿了。

  爸爸眨巴着眼睛:哈哈哈,乖女儿,那你给爸爸讲讲,那个童话里的老人长得什么样?也得让老爸知道才行,不然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呢?

  小女孩得意的扬了扬俊俏的小脸,神气的就像是表演节目:爸爸,你听我说(京腔京味儿),这个老人他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就像是一根根小铁丝在上边安着,深深的眼窝里陷着一双棕褐色的眼睛,他灰白色的头发乱蓬蓬的。哦,对了,他还穿了一件又肥又大的上衣,整个人就像是裹在一张大被单里,哟哟,小女孩,撇撇嘴,他上街竟然还趿拉着拖鞋呢。

  爸爸听后兴奋得说:宝贝儿,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可是爱因斯坦啊(那)!

  小女孩不相信地问:爸爸,你瞧他那趿拉的样子,连衣服都不会穿整齐,怎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爸爸看女儿疑惑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不信,明天你当面问一问不就知道了,走,咱们去看看你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父女一起走下了舞台……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理清课文的条理,初步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外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出示

  说说是什么意思?

  2、 谁能向大家介绍爱因斯坦?(学生介绍)

  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人们还利用这个理论建立了核电站,为人类造福。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整个人类历的科学巨人。

  3、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齐读、读完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可以看看生字表,读准字音,将句子读通顺。

  2、指名朗读课文,你将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其他同学作评委。

  3、逐段指导

  第二段

  (1)你觉得读的怎么样?

  (2)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

  (3)理解:蓄、蓬乱、裹、趿拉、冷不丁

  A、重点指导:“蓬乱、裹、趿拉”的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归纳?(衣衫不整)

  B、指导“冷不丁”的读音,比较“衣衫不整”的读音。

  第三段:主要指导“纳闷”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意思)

  第四段

  (1)你觉得读得怎么样?

  (2)指导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读好语气词:噢、嘛。(一个是平淡的语气,一个是得意的语气)

  (3)说说“踱步”与“散步”的区别。(散步比较随意,踱步是走方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第六段

  (1)你觉得读得怎么样?

  (2)“一塌糊涂”是什么意思?房间里还有什么一塌糊涂?爱因斯坦还有什么一塌糊涂的?

  4、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1)三次交往。

  (2)小姑娘教爱因斯坦如何穿衣、布置房间。

  (3)爱因斯坦生活随意,研究科学入迷,关心小朋友。

  三、默读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相遇,在书上找出有这些时间的语言。

  2、出示

  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3、读了这些语言,你有什么发现?

  (1)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写文章就要按照一定的循序来写)

  (2)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小女孩,第四次讲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成了好朋友)。

  (板书:撞、遇、等、每天坐坐)

  (3)看了最后一句话,联系前面几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情感。

  过渡:同学们很会读书,通过读书,理解词句,通过读书,了解文章的层次,下面,我们要通过读书感受文章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读老人和小女孩“相撞”的一个片段,读出感情来。(之后再谈体会)

  2、交流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有了很多的体会,下节课,我们来研究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收集一些爱因斯坦的资料。

  板书设计:

  18、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撞→遇→等→每天 坐坐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3

  今天我带领学生上完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课上下来,感觉很有条理。

  (片段)师:板书课题“爱因斯坦”,让同学们说一说对爱因斯坦的了解。

  生:他是著名的科学家;

  生:他是一位犹太人,一心热爱自己的科学事业……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用红粉笔写上了(伟大)。

  再接着板书“和小女孩”,再让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你认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普通)。

  师:这么一个12岁的普通小女孩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三次不同的时间,让学生简要陈述三件事的内容。

  师:是什么使一个普通的12岁的小女孩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走得这么近?

  生:是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让他们走近了。

  生:是小女孩的率真让他们走近了。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让我们走近课本一起去感受一下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与小姑娘的率真吧。

  (反思):通过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和对课题的理解和猜测。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出总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层层深入地去理解课文。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33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点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教材简析

  [内容提要]

  课文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热爱科学事业和谦逊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学会分段]

  本课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小姑娘碰到了一位穿着随便的老人,父亲告诉她,那位老人是爱因斯坦。

  第二段(第4——5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穿戴。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整理工作室。

  第四段(第8自然段):写小姑娘的母亲问爱因斯坦,他和小姑娘在一起时都谈些啥。

  [写作特色]

  1.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借助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板书:爱因斯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齐读课题。

  2、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次相遇,相处,成了好朋友)

  二、精读训练

  (一):快速通读全文,用“——”画出描写他们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1)读读三句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2)“撞”——“遇”——“等待”说明什么?(从不熟悉到熟悉)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说明什么?(时间在推移)“随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从三句话中体会到的内容说一说。

  (4)指导朗读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词语。

  2、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引导让学生自由提问。(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段。

  (1)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课件出示:老人蓄着一棒短而硬的小胡子 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a、照样子写词语:短而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2)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子。

  a“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b、齐读。

  (3)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

  (4)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课件出示: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脚下足及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a、照样子写词语:又肥又长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c、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穿着的句子。

  2、当小女孩把这见事告诉父亲后又怎样呢?师引读父亲的话。

  3、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小女孩为什么“纳闷”?

  4、根据回答出示: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6、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

  7、小结:这一段写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

  (三)、精读第二次相遇部分

  1、过渡: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2、找出课文中有两个“仍是”的句子。

  课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1)、读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3)说说“一面……一面……”体现了什么?(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3、找出这一段中爱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从这一段对话里读懂了什么?

  (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4、分角色读第二段。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

  (四)、精读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

  (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

  2、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

  4、分角色读第三段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三、作业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板书:

  第一次相遇   撞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第二次相遇   遇

  第三次相遇   等待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爱因斯坦谦虚、慈爱及小女孩率真、可爱的品质。

  4、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在一言一行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想象、补充人物之间的故事细节。

  3、走出故事,观察、评判自己身边相应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忆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作家学到了什么?

  2、今天看一位大科学家和他的小老师,出示课题。

  3、质疑:爱因斯坦从小女孩的身上又学到了什么?

  二、感知

  1、爱因斯坦的伟大,简介。

  2、两人身份有如此大的差距,又能发生什么故事呢?

  3、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相见了几次?

  三、细读

  1、相撞(第1-3自然段)。

  ⑴ 谁撞上了谁?撞上后各自的反应(如果你是爱因斯坦……如果你是小女孩……)。

  ⑵ 爱因斯坦抱歉:宽容、慈爱。

  ⑶ 爱因斯坦长什么样子?他的打扮和穿着如何?

  ⑷ “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的心里会想到些什么?

  ⑸ 小女孩回家后把碰到老人的事告诉了父亲,简单复述。

  ⑹ 父亲肯定的判断——要说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写话也要抓住人物典型,这样才能一目了然,尝试列举。

  ⑺ 小女孩纳闷的心理,她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⑻ 那个“糟老头儿”,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2、相遇(第4-5自然段)。

  ⑴ 第二次相见,那老头儿变了吗?(仍是……仍是……)

  ⑵ 爱因斯坦的话:谦虚。

  ⑶ 小女孩直率的反问,一般人听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⑷ 爱因斯坦的反应,体会其宽容、慈爱、惭愧、幽默、亲切。(神态、动作、语言模仿)

  ⑸ 口语表达:小女孩“一口气”说出穿戴要领。

  ⑹ 爱因斯坦说的“也许能”含义:改变自己有难度,但也要努力去改变。

  ⑺ 小结:小女孩的心中,爱因斯坦是不伟大的。

  ⑻ 过渡:爱因斯坦到底有没有记住那些穿戴的要领呢?

  3、相邀(第6-7自然段)。

  ⑴ 爱因斯坦的等待(有目的),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⑵ 小女孩吓了一跳,与第一次相见比较。

  ⑶ “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话中包含的意思。(此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先前印象中伟大的人物形象重合了)

  ⑷ 由穿戴到工作室的转折。工作室里是如何“一塌糊涂”的乱,推测看到“乱”的感受与反应。

  ⑸ 想象小女孩怎样“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⑹ 后来,小女孩每天又去工作室做什么?

  4、相识(第8自然段)。

  ⑴ 释疑:两人在一起谈什么(相互帮忙)。

  ⑵ “给”与“拿”的关系,这样都是快乐的。

  ⑶ 现在小女孩还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吗?(替小女孩说出她由衷的话语)

  ⑷ 补充阅读并小结: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

  四、总结

  1、小老师都教给了大科学家一些什么?小老师自己又有哪些收获?

  2、在不断交往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一个人,包括自己。

  五、拓展

  1、我们学过之后的收获。

  ⑴ 要穿戴整齐,布置整齐,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师生自查自纠)

  ⑵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⑶ 乐于助人。

  2、你的家长、老师、亲戚和朋友有没有一些不足,你要发现了会怎么去对待?

  3、希望你们既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又做一位了不起的小老师。

  六、作业

  1、小女孩的母亲见过爱因斯坦之后回家,会和小女孩说些什么?

  2、如今,文中的“小女孩”已经84岁了,如果她来到我们校园,大家该怎么欢迎她?

  板书设计:

  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穿戴、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爱因斯坦(谦虚、慈爱)

  (率真、可爱)小女孩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6

  放飞心灵  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性——苏教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片段

  作者:吴冬霞  方翔    转贴自:扬中外国语学校    点击数:295

  放飞心灵  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性——苏教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片段

  扬中外国语学校  吴冬霞  方翔

  案例:苏教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片段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觉得“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问题一提出,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片刻,教师笑着说:“你们可以反复读课文,联系课外阅读,生活体验等来思考。”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请注意要说出理由。听了教师的提示,教师里顿时“活”起来,学生开始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僵局荡然无存。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来!

  生:我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因为爱因斯坦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在当时来讲,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这样的人在我看来应该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你看现在有些明星见人总是一副傲慢,不可一世的样子,据人于千里之外。可是课文中讲了他与小女孩第一次相撞又相遇后就主动等待小女孩。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他向小女孩请教穿戴要领、整理房间这些事,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和善可亲的人,他有着小女孩一样的童心。

  (大部分同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生:尤其是他说的“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通用12篇)精彩课本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场 篇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时间:1940年的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