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通用17篇)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1
课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六年级上册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持续学习诗歌的兴趣。
活动思路:
1.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诗词,进入诗词的话语情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情感的浸润;
2.在制作诗集和课堂展示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准备:
1.四周前让学生搜集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2.用四周的时间让学生分组选择专题编辑诗集;
3.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新诗编辑组、古诗编辑组(根据内容再分成若干小组)、自创小诗编辑组、新诗朗诵组等;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二、活动流程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
(二)别出心裁品古诗——品评
(三)激情扬抑诵新诗——朗诵
(四)分门别类辑古诗——展示
(五)各抒己见谈感想——评价
三、活动小结
课堂实录页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展示课课堂实录
一、教师活动引入:
(外面正下着小雨,寒风刺骨)师:和外面淫雨菲菲、寒气袭人的天气相比,我们的教室却显得热闹非凡。瞧!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的老师亲临我们的活动现场,你们高兴吗?欢迎吗?那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的欢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面对这种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你们能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我们就带着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诗献给在座的老师吧!(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诵这两句诗)可见诗歌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正如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呀!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下面我宣布“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示活动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上台。
二、活动展示流程:
(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我最喜欢《采薇》的片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男)我不是“采薇”,我采到了《诗经》中的另一颗明珠——《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
(女)别说了,别说了,我们还是来看看同学们在这段时间采到了些什么吧!
(男)古人云: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下面有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图画与文字,看谁能背诵相应的一句诗或整首诗?
(二)创设情境用古诗——运用
(女)同学们采得可真多呀!下面我来考察考察同学们的古诗运用能力怎么样?大家有信心接受考察吗?
古诗运用题: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4)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5)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6)昨晚有一首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三)激情扬抑诵新诗——朗诵
(男)同学们不仅能背,还会运用古诗了,真不错!下面有请欣赏我们的新诗朗诵组激情扬抑的朗诵吧!
(四)分门别类辑古诗——展示
1、(女)喂!张鑫,在这段时间,听说同学们可准备了不少的诗集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下面有请搜集有关“凌云壮志的诗歌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吧!
“凌云壮志诗歌小组”展示成果:(黄晓畅解说,王玲引领)
(黄晓畅)大家好!我是本组的组长兼中心发言人黄晓畅,我们的秘书是黄丽君、王玲,工程师是袁梦琪,资料收集员有谭鑫源、黄琦、黎华航、朱雯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正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鹰,雄鹰代表着远大志向和豪迈情怀。由此大家可以知道本组的主题就是凌云壮志、豪气冲天。同学们可以从目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加以理解,加以点评,加以欣赏。《古意》表达了战士们誓死报国,视死如归的壮志情怀;《送人》体现了诗人那股豪侠浪漫之情;《观猎》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情怀……为了一饱大家的眼福,我们的工程师还特意在诗的周围加上了精美的装饰。从前面翻看完之后还可以从后面往前面翻看,同样可以欣赏到精美图案、优美的花边,激励我们爱国、上进的古诗。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详细地介绍了,请大家下课后慢慢欣赏吧!
2、(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景的佳句还真不少呢!下面就让搜集有关“景物的诗歌小组”上台尽情展示吧!
《诗深似海》组展示成果:
(本小组六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
(田发蓉),我们这组的主题是写景的,经全组讨论决定命名为《诗深似海》。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天是富有生机的,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它像一位美丽而害羞的姑娘,不像夏弟弟那样爽快地走来,她总是悄悄地来、偷偷地来。我们收集了4首写春天的诗,分别是《春望》《春宿左省》《春思》《幽居初》;
夏天的一切都是美丽的,远看它是那么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近看,她是那么绿、那么有生机,在弯弯的月牙照映下,它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我们收集了4首描写夏天的诗,分别是《子夜吴歌》《山亭夏日》等。
如果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天带来的是躁动,冬天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漫舞的小径,或是长满青苔的空苍,任凭思绪被秋天渐听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风。我们也收集了4首描写秋天的诗,分别是《登高》……
每天早晨推开门,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向我袭来,小雪花有的像银针,有的像纸片,当大地披上银装素裹之时,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也同样收集了四首描写冬天的诗,在此不作一一展示,有兴趣的同学,随时欢迎来欣赏!你的光临我们也会感到莫大的荣幸!
3、(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面有请搜集有关“爱国的诗歌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刘自华解说、陈晓庆引领欣赏)
(刘自华)大家好!我们这组的主题是“硝烟四起的岁月”,体现的是爱国的情怀。《陇西行》写出了誓死扫除匈奴,奋不顾身,五千将士浴血奋战丧生胡尘;《示儿》是陆游在临终前写的一首诗,他念念不忘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祖国统一大业;《春宿左省》表现了作者勤于国事之心,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从暮至夜,自夜揭晓,自晓至上朝,反映了他忠于职守;《从军行》这首诗通过对军中音乐的描写,表现了边塞战士的情感,我们诗集中的诗,都是诗中的精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信的话,下课之后就来领略一下吧!我们这组共有10人,组长刘裕,中心发言人刘自华,秘书是孙怡和彭佳,工程师是黄振姣、陈晓庆、彭海燕,资料收集员是杨天昊、杨曦、陈金磊。
4、(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谁不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呢?下面有请大家欣赏“悠悠故土情”组带给我们的成果!
“悠悠故土情”组展示成果:
(向梓萌)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我们小组的诗集,主题是“思乡”,我们把它命名为“悠悠故土情”,我是组长向梓萌兼中心发言人,秘书有兰宇、颜葆、廖赟,工程师有李曼、尹国丹、秦升林,资料收集员有邓金山、刘港、张宇,在本诗集的封面,我们设计了许多飘零的落叶纷纷回到故乡的土地上,寓意为“落叶归根”,表明每个人都有对故乡抹不去的思念之情。在这本诗集里面,我们撷取了一些古代诗人思乡的诗歌,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张藉的《秋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等等,在他们凝炼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扑面吹来,这种思乡情怀会让你陶醉其中,“悠悠故土情、浩浩赤子心”,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感悟诗人那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吧!
(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瞧!我们班上可涌现出了不少的小诗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诗创作组。
5、“小荷才露尖尖角”新诗创作组展示成果: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小诗人组的组长黄露。本组成员有:董世州、彭城、邹天龙、何重阳,我们的诗集题目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寓意我们才刚刚学会写诗;封面呈蓝色,寓意为我们会在诗歌的海洋里驰骋、遨游;我们搜集的全是本班同学在近段时间写的小诗,在每首诗的周围,我们配上了精美的插图,并在每首诗的下面,还设计了一个知识窗栏目,让同学们在欣赏我们这些小诗的时候,积累名言警句,增长课外知识。现在我将周欣然在今年秋季运动会失败后写的一首诗献给大家:
微笑
——永远的no.1
周欣燃
六o二,你哭了?
你不记得我们的约定呢?
那个春天,
我们说好的:
如果失败,就微笑着转身,不许哭。
但今天的你怎么哭了?
六o二,你微笑?
我们七十八名同学摇着你的手劝道。
这个下午,
我们七十八名同学噙着泪珠,
黑色的瞳孔闪烁这坚定的信念。
六o二,你不服?
难道我们会败给对手?
现在
你的嘴角仰起一丝苍白的微笑,
却充满了不服输的精神。
六o二,你忘了?
我们给你的诗,你丢在了风里,
不是说:
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的吗?
你要和对手一起分享彩虹。
六o二,知道吗?
在我们七十八名同学眼里,
你永远是
阳光下最美的no.1,
不怕付出的no.1。
我们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听到黄露同学的激情朗诵,我当时激动地热泪盈眶。细想起来,有什么比学生的真情流露更感人呢?有什么比学生的收获更珍贵呢?)
6、“雏龙稚凤的心语”诗歌创作小组展示成果:
(宋承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这组的主题是“雏龙稚凤的心语”。
(谭巧)本小组的人员有:谭巧、宋承强、黄家驹、张乾明、张鑫、何吉涛、吴昌盛。
(宋承强)我国诗的文化可是源远流长,诗人也不少: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诗人最后名垂青史。下面也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谭巧)打开第一页是目录,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来欣赏,第一篇是黄晓畅的《山》,第二篇是宋承强的《如果我变成雨》;
(宋承强)还有彭瑶的《狮子的吼叫》,吴昌盛的《如果我变成鸟儿》……
(宋、谭)我们的成果还不错吧!如果感兴趣,可以随时到我们这组来欣赏!谢谢大家!
(女)我们在诗海边徜徉,我们在诗海边拾贝。
(合)这让我们满载而归,希望大家以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为起步,扬起你们的理想之帆,共同驶向诗的海洋!
(男)下面有请樊老师为我们的活动作点评。
五、各抒己见谈感想——评价
(师)我一直认为,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我还是想把评价交给大家,我最想听听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也可谈谈你对其他组或者是本组的评价。
(黄汉同学举手了)说:“樊老师,我认为评价应该交给我们听课的老师。”
(煞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异口同声地说:“是的,应该交给听课的老师。”
(我不能不答应孩子们的请求)(师):那你们就自己请吧。
(接着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请了听课的老师,当他们得到听课老师的表扬与鼓励时,他们是多么地高兴呀!内心无不涌现出自豪之情,这就是付出的收获,这就是成功的喜悦。紧接着学生也开始畅所欲言地谈收获了,黄晓畅说:以前,我从没有想过,小学生能够写诗,但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我明白了,我们也是能够写诗的,只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在他们的请求下,我也作了点评):
(师)针对今天八个组的表现我想用八个字来评价:平分秋色,各有千秋。面对同学们的表现,我真想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你们想做吗?
(异口同声):想!(我们做起了游戏):伸出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然后用右手使劲连续拍打你的左手。(游戏结束,学生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笑了,笑得那样甜;我也笑了,笑得那么开心、激动。)
接下来,我不由自主地谈了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带给我的感受:本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富有文化底蕴的活泼少年,超强的记忆能力令我佩服之至,较高的语文素养让我欣然感慨,犹如天赖之音的诗朗诵久久在我耳旁回荡,一本本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诗集更让我大饱眼福,一个个小诗人的涌现让我大开眼界!叩响了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呀,现在就让我们高歌一曲《送别》!(下课铃响)
同伴互助页
语文教研组评课实录
廖剑文老师评课:
今天听了樊老师滔滔不绝的导语和精彩的小结,可见是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老师,另外谈谈听了这节课后的感受:
1.教学设计新颖,具有一定的创意,而且环环相扣。
2.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让学生感受了诗歌的魅力。
3.几个人一组,合办一本诗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
4.通过搜集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
5.以前的课堂学生的参与面不大,一般都是部分人的舞台,可今天这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面,活动面,人人都得到了锻炼。
一本本诗集,饱含着同学们的汗水,凝聚了同学们的心,也展示了同学们的能力。
张翠娥老师评课:
樊老师的课设计很新颖,学生全员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适时的引导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活动课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值得学习!
周宏老师评课:
评樊老师执教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课:
1.这是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汇报展示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
2.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扎实,令我佩服。
3.学生汇报展示的形式多样,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参与面广,收获颇多。
4.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每组学生做到了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指导得到位。
龚方映老师评课:
老师教学设计精妙!从同学们的成果展示表明:这是一节扎扎实实的有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的精妙设计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因此他们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各类型的诗歌,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提高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同学们在制作诗集和课堂展示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也感觉孩子们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本节课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是因为老师指导有方!为我们上好综合实践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张世伟老师评课:
本节课体现了樊老师大胆信任学生,创新选择课题的胆识,具有教强的组织能力。组员之间也体现了团结互助合作精神,小组计划切实可行,活动过程扎实高效,汇报展示有新意。我们看到了幕后的樊老师,但我们更想看到台前的樊老师。
刘运玲老师评课:
樊老师的这一节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展示课,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我看到了樊老师渊博的学识,很是值得我学习。
这节课设计新颖,很有创意;展示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对中华诗歌的学习兴趣;整堂课气氛活跃,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让人佩服。
袁作森老师评课:
评樊老师执教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课
这堂活动课,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风采,见到了一个文字飞扬的小学语文教师的风貌,领略到了一个年轻女教师的风度。我想,这就是我对你的授课印象和特殊情结。
上好这样的课,需要教师的巧妙构思,更需要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储备,他们的表现给人以力量和震撼,说实在的我要向你们这样的老师学习。
我不会写诗,但你们师生把我带进了诗的海洋,让我感悟到如诗如画的生活。
假设可敬的樊老师把内心的浩瀚与文学、师生情感写在自己的脸上的话,我更会把你举在蓝天白云之上……
既然观了诗一般的课堂,也留下一段顺口溜吧:
辞离故土行康庄,
相随新境展翅翔。
脚踏实地做学问,
才貌双显驰远方。
熊琳老师评课:
从课堂来看,师生做这样一节课花费了许多精力,学生的表现成功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
王恩老师评课:
评樊老师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课:
1.樊老师的课设计很新颖,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许多的课外知识。
2.从樊老师的语言可以看出是一个文化底蕴较深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3.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修养。
4.整堂课结构紧凑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董世宪老师评课:
有感于樊老师执教的《轻叩诗歌的大门》:、
1.教态亲切,教师激情澎湃,课堂生动活跃。
2.樊老师的课真正上出了语文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的教学新理念。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2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么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还能对诗歌进行简要的赏析,部分学生还可以试着写一写诗。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3、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提高学生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诗歌的分类和掌握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
4、通过朗诵表演、展示诗集和原创诗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增长他们的勇气,提高自信心和培养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组织搜集诗歌的活动,分类整理的活动和汇报展示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难点:组织“诗歌朗诵会”;把各人的整理汇编成集;指导学生进行写一写诗。
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赏诗歌——析”“诗歌朗诵——读”“推荐好诗——编”“原创作品——写”“诗歌知识——赛”“综合汇报——展”八个系列,在第十三周和十四
周进行学习活动,每个系列一至二课时,最后在一月份(大约十八或十九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报展示活动。
诗海拾贝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讨论和制订班级活动计划。
3、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提出学习目标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这节课我们先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活动计划。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三、展示学习成果,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延伸: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活动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激情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2、提出学习目标: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小组合作:读准读通读顺古诗,质疑问难。
2.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三、展示学习成果。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3、指导朗读: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四、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五、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六、课外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第三课时
活动主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
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 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二)披文悟情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4.在班上有感情朗读展示。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第四课时
活动主题:《太阳的话》《白桦》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提出学习目标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近现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感受它与古诗的不同,我们先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领略到它不同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展示学习成果
1.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展示自读后《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的发现。
(2)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师生合作,激发知识冲突
1、小组讨论交流:诗歌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五、课外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第五课时
活动主题:搜集诗歌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3.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二、学习成果展示
师生一起回顾中国诗歌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
与诗同行
郭永胞
第八课时
活动主题: 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二、制定活动方案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三、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四、根据安排表展示
第九课时
活动主题: 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目标: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3、培养热爱生活,做生活有心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3、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尝试写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激发知识冲突
现代诗歌有哪些常用的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2、妙用拟人:
3、运用夸张:
4、运用假设
四、学生尝试写诗,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小组交流,评、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第十课时
活动主题: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
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二、成果展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诗集
三、激发知识冲突(诗歌知识竞赛)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如: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4、知识竞赛题型: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5、评出优胜组。
四、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第十一课时
活动主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活动目标:学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的技巧学习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展示自己写的总结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篇4
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教研活动中,我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诗歌欣赏》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一朵奇葩。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的诗歌已成为不朽的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如何让学生在欣赏古代诗歌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古代诗歌欣赏这一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古代诗歌,增强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特点。
2、能诵读古代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诵读古代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4、初步了解一些有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教学模式:为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适当点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按教材编排顺序《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四个板块依次进行交流汇报。
谈一点感受:众人拾柴火焰高
当我静下心来,翻开教材备课时,我为难了,这节课既要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又要有重点有依托。如果在这节课上只是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一下,让学生又读又诵,又唱又跳,变着花样的表演,课堂呈现的是大繁荣,可教学的重点却无法落实,这节课就显得华而不实,摆花架子。课后作业,考试如何解决?若同平时课堂上教学古诗那样进行,以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诗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赏析,不仅拘泥于教材,还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那就更没时间去交流一些有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要想只节课既不同于讲读课文教学,又重点突出,既体现综合性,又扎实有效。这里有一个度都很难把握。在办公室我把自己的困惑讲了出来,集思广益。我们六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我出谋划策。雁翎说:“你在上这节课时,不要只是学生展示,你要参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指导,点拨,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又展示了你作为老师个人的功底。”吉平老师提醒道:“阅读教材中的四首古代诗歌,就像一根线上的四颗闪亮的明珠,在教学时,千万不能人为地把这根线割断”张丽梅老师说:“古诗教学,千万不要把它上得支离破碎,这样就破坏了古诗的意境。”张春芳老师强调指出:“教材在 《春夜喜雨》这首唐诗的下方就给出了这首诗的赏析,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会赏析古诗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黑老师建议:“应该以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代诗歌做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听了各位老师的高见,我心里有谱多了。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了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代诗歌,说出他们在编排上的特点。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汇报。在诗经这一板块的学习成果汇报时,学生结合注释讲解了《诗经采薇》的意思,并赏析了这首诗。还介绍了《诗经》的内容、魅力和影响及其表现手法,诵读了《诗经》中的名句。我一边倾听同学们的交流,一边找准机会,告诉他们,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它采用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写法,倍增其哀乐。对他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1500多年的阐释史。话虽不多,但点明了他独特的写作方法和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自豪感。在交流唐诗时,先倾听了学生对《春夜喜雨》》的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