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祖先的摇篮》教案

2024-06-051

《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3篇)

《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课件)

  课题质疑: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朗读第1小节。

  1、全班读第1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2、抓住“多大、一望无边、遮住”,体会摇篮的大。

  3、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3小节。(课件)

  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组讨论讨论,把表示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

  表示动作的词有:摘、掏、看、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读。

  4、指导朗读。

  师: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1)练读第2、3小节。

  (2)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3)填空背诵。(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课件)

  1、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x),是( x )的摇篮。

  那(x),是( x )的摇篮。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二、拓展延伸,激发想象力。

  1、学完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3、祖先的摇篮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教学反思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2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课件)

  课题质疑: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朗读第1小节。

  1、全班读第1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2、抓住“多大、一望无边、遮住”,体会摇篮的大。

  3、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3小节。(课件)

  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组讨论讨论,把表示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

  表示动作的词有:摘、掏、看、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读。

  4、指导朗读。

  师: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1)练读第2、3小节。

  (2)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3)填空背诵。(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课件)

  1、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x),是( x )的摇篮。

  那(x),是( x )的摇篮。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二、拓展延伸,激发想象力。

  1、学完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板书设计】

  3、祖先的摇篮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教学反思】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画面等多种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拓展延伸】

  吴珹,上海崇明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河北省文化厅研究室副主任、副厅长。河北省歌词研究会首届会长,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第二届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蒲公英》《荷叶上的露珠》和游记《亚澳美欧见闻》等。

《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zǔ 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

  祖 啊 浓 望 摘 掏 蛋 忆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 啊 浓 望 摘 掏 蛋 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祖先,浓绿,一望无边,摘野果,掏鸟蛋,回忆

  第二课时

  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讲解“祖”)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标注小节号,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小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请4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交流,师补充)

  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3.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当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呢?他们会在摇篮里干什么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画一画。

  (1)出示: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这些词你能表演一下吗?如果你也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快乐、自由)

  (3)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第2、3节,师评价,男女生合作读。2.照样子,说句子。

  例: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那是的摇篮。

  (2)那是的摇篮。

  四、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上节课,我们体会到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很快乐,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最后一节,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联系第1节中“一望无边”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原始森林图片,感受辽阔、茂密)

  (3)大家现在说说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4)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配乐)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3题的词语展开想象。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

  [教学板书]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美好)

  猜想祖先生活(快乐)

  [教学反思]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诗,诗歌通常不是那么好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

《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13篇)《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培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