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精选5篇)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篇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
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学习“娲”字。)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女娲是谁?
生2:我想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生3:我想知道女娲怎样补天?
[由课题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体现了兴趣先导。]
二、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合作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用喜欢的识字方法去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四人一组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小组一:
生1:我发现“娲”和“祸、锅”长得很像,它们好像是三胞胎,但我能分清它们,女娲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的是娲 。锅是用铁做的,所以是金字旁。老师说过示字旁的字跟求福有关,所以带示字旁的念祸。
生2:我觉得“支”好记,我们以前学过树枝的枝和技术的技,把它们左边的偏旁去掉,就是一支铅笔的支。
小组二:
生1: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乌”字早就认识了,我还知道它有一个好朋友是鸟,比乌多一点。
生2:数学课上老师出过一架飞机多少元,我就认识“架”了。
生3:我认识“状”,上学期书上有一道题问葡萄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我就记住“状”了。
生4:老师经常给我们发各种奖状,我就记住“状”了。
小组三:
生1:“堆”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了,在《我们的玩具和游戏》这课里也学过堆雪人的堆。
生2:我还知道堆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谁”,一个是推车的“推”。
生3:老师给我们写评语时让我们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我就认识“洪”了。
生4:我们在《车的世界》里学过公共汽车的“共”,左边加上三点水,就是洪水的“洪”。
小组四:
生1:我觉得“猛”最好记,书上有一个词是“猛兽”,所以“猛”是反犬旁,右边是孟子的“孟”。
生2:我认识大佛的“佛”,把单人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沸腾的“沸”。
生3:有一种瓜子的广告上写着:煮沸三江水,我就认识“沸”了。
[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全班重点解决学生认为难记的字: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好,你们组还有没有认为难记的字呢?
生1:我们组觉得“昼”字难记。
生2:我按结构记,昼,上下结构,上边尺,下边旦,合起来是昼,昼夜的昼。
师:昼夜的昼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3:我在预习时查过字典,一昼夜就是一天一夜,昼就是白天。
生4:我们组认为“缺”难记,我们通过组词记住的,缺口、缺德。
师:缺少道德的人大家都不喜欢他,我们每个人都要做有道德的人。
生5:老师,我们知道“末”有一个好朋友,就是在《天鹅、大虾和梭鱼》这课里学的未动分毫的“未”,“未”是第二横长,“末”是第二横短,表示到最后了。
师:末日是什么意思?
生6:末日就是最后一天。
生7:我们组觉得“帐篷”这两个字不好记,最后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就记住了。
生8:我能用帐篷说一句话:天空像一个大帐篷。
生9:我们上学期参观科技展,就钻进了一个大帐篷,老师给我们放映了四季的星空,可美了,我还写了日记呢。
生10:我们组不知道什么是“挫败”。
生11:挫败就是打败。
(老师通过询问,学生已没有难记字。指名带读生字并组词。)
[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教学难记字,突出重点、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理解了一些词的词意,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
三、巩固识字。
师:现在游戏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1.仙女散花。课件出现仙女散花的情景,每一朵飘下的花上有一个词语。老师用指名带全班读,小组读,抢读等多种形式读词。(女娲补天挫败闯祸支撑昼夜洪水猛兽末日大锅架起一堆火胶糊状沸腾缺口乌龟帐篷)
2.对对碰。
(1)老师说字音,学生找字,和老师同时举字卡。
(2)同桌用一套字卡,老师或学生说字谜,同桌猜出抢到后举字卡者获胜。
3.同桌互查认字表,一次读对的画两颗星,在别人帮助下读对的画一颗星。
四、品读课文。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女娲是人类的母亲。
生2: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因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打败后撞倒了支天的不周山,天破了,人们没法活了,女娲就去补天了。
生3: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女娲是用火把五色石子熔成胶糊状的液体补天的。
(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串讲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1.师: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
生1:我最喜欢第一自然段,因为这一段写出了天破了以后,世界变得很可怕的样子。
生2:我最喜欢第一自然段,因为这一段用了很多好词,比如:天塌地陷 恼羞成怒
师:你们想看看当时的景象吗?(放动画片节选)
[通过演示动画的直观手段,让学生看到课文中描写的难以想像的景象,同时对课文出现的词加以理解,如:恼羞成怒 天塌地陷等,并为指导学生的朗读做了铺垫。]
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读出当时的情景?自己练练。指一名同学读,大家评。
生1:我觉得你读得声音很洪亮,好像还没有读出世界变得可怕的样子。
生2:我想读一遍,请大家听听。(读后大家评议。)
生1:我觉得你读出了共工打败后恼羞成怒的语气。
师:什么是恼羞成怒呀?
生2:就是共工打输了,觉得很没面子,很丢人,就非常生气。
生3:我觉得你读得特别好,我好像又看了一遍动画片,我要向你学习。
师:说说你怎么读得这么好?
生:老师你不是说过,读书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像吗,我就是在读的时候想像当时的样子。
(让学生照她的样子练习读,全班齐读。)
2.师:你还喜欢哪个自然段?
生1:我喜欢第四自然段,因为女娲补好天后还用乌龟脚把天支起来了,天再也不会塌了。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生2:我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女娲很善良,看到人类在受苦,发誓要补好天。
(老师让小组同学读,指导读出下定决心,一定做到的语气。)
生3:我喜欢第三自然段,因为这段写出了女娲不怕困难补天的事。
生4:我也喜欢第三自然段,因为女娲不知烧了多少天,炼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最后终于成功了,我很佩服她。
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来读读吧。(大部分同学起立朗读。)
3.师:你们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我们读得声音很大,就是太快了,没有读出女娲补天时辛苦的语气,应该读慢一点,比如:不知烧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多少”要慢点读。
生2: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天补好了。
师:同学们评价得很准确,同桌一起体会,读一读吧。
(学生练习读后,再全班评读,老师再做指导。)
4.师:课文读完了,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教会学生认真思考,质疑的能力。]
生1:女娲为什么要选五色的石子呢?
生2:因为天上的云是五颜六色的,所以要选五色的石子。
生3:天那么高,女娲能够得着吗?
生4:女娲是神,她能飞,天再高她也够得着。
5.师:你们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我觉得女娲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别人做不了的事,女娲做到了。
生2:我觉得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她看到人们在受苦就发誓去补天。
生3:我觉得女娲是一个勤劳的人,因为女娲不知烧了多少天,炼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
6.师:让我们带着对女娲的赞美之情,再来读一遍课文吧。
五、指导写字。
出示课件,看看这些生字,你想写哪一个?
(学生自主选择后,老师指导“祸”和“锅”。)
1.先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给它们分配房间,左窄右宽,左右一边高。
2.(师范写,学生边看边书空。)
3.自己描书上的字,在田格中仿写。写完后立起来欣赏,找出优缺点再接着写。
4.写完后同桌交换检查,选出漂亮的字画一颗小星星。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很多字,还写了字。
生2: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不应该打架,生气的时候不要冲动,那样容易闯祸。
生3:我要向女娲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生4:我喜欢课文中的好词,我要把它们摘抄在采蜜本上。
生5:我觉得神话故事很好看,我还想看。
师:这篇优美的神话故事,反映我国古代人在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渴望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理想,女娲补天显示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有很多,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神话故事名篇导读》,大家可以读一读。以后我们可以开一个故事交流会,把你看过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后记〗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一改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识字方式,把识字过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生互教互学,合作交流。全班只解决难记的几个字,生字的学习不忘方法,学生的识字方法五花八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合作探究的识字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在品读课文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学习,学生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在评读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通过感情读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提出质疑,并由学生自主解决。在指导写字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写的字,让学生自评互评,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体现了写字的育人功能。课后通过开故事会,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请允许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很高兴和三(3)班的同学们认识, 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谢谢)作为朋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一组图片(请看大屏幕)大家看到的都是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广为人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神话故事,感受神话魅力。
(评析:在一入课时便出示故事的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