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024-06-051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交流.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4、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1、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写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投影出示。

  1、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

  2、讲解怎样爱护图书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3、如何修补图书呢?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四、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图书角图书分类整理好。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们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帮助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从小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配套《走,我们去植树》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

  2、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前鼻音与叛区别)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欢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分析结构,自主记字。

  2、重点指导。

  注意左边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看动画,学生边看边小声跟读。

  2.指导背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这么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板书设计:

  1. 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2、第一朵杏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不懂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读。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 指名朗读课文 ,简介竺可桢。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

  2、 出示分段提示,练习分段。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三段?

  (2)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3、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组词记字。

  2、重点指导: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春天

  第一段(1-5)

  第二段(6-15)

  第三段(16)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相机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红字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 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 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看杏花(学习第6---15自然段)

  1.过渡: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提出朗读要求:自由轻声读,想想这写话分别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根据添上的提示语,读出他们的语气: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分角色读: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过渡:是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是一名生物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精选3篇)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