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的船长
你是你的船长(精选10篇)
你是你的船长 篇1
第15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同时培养孩子们公 平、公正、正义的精神和同情心。
【教学要点】
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难点: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教学设想】
教师先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拟演讲;弓懈学生体会文意,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
【教学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谈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这里把人生或是社会比作大海,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航行在这人生之海的航船中的船长。我们是自己命运的掌舵人,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
(副标题——寄语十五岁,意为捎给十五岁的话,实际上是对十五岁的人谈的话。)
【新课探究】
一、介绍文章的背景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学生的母亲,XX年3月3日,她女儿所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4)举行了一个主题班会,为全班孩子集体过15岁的生日。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会上发言,本文就是她的发言稿。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呱呱坠地(gū) 掐(qiā) 抽屉(tì) 无动于衷(zhōng) 心扉(fēi)
障碍(zhàng aǐ) 讥讽(fěng) 歧视(qí) 鄙视(bǐ)
2.词语积累
呱呱坠地:呱呱,是婴儿哭泣的声音。指婴儿出生。 交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心扉:指人的内心。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讥讽: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鄙视:轻视,看不起。
3.课文整体感知:
(1)在主题班会上,作为学生家长代表的作者提出了哪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什么关系?
(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系列,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们推己及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中心观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名称职的船长。)
(2)通过三个问题,引出了作者什么观点?归纳出了什么结论(演讲词的中心观点,即作者希望孩子们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希望孩子们具有公平、公正的观念,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3)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认为“你是你的船长”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养成公平、公正、正义的观念,与“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这一主题有何联系?
(这里把人生或是社会比作大海,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航行在这人生之海的航船中的船长。我们是自己命运的掌舵人,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形成这种观念是作为船长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4)“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一句中,“这样的能力”是指什么能力?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归纳。
讨论明确:是一种能感受、分担别人痛苦的能力。
(5)你如何评价这篇演讲词?总结感悟
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逐层深入。演讲针对性强。演讲富有鼓动性。(感染性)语言具有亲和力。(真切)
(6)文章层次:
整个发言的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由对孩子成长的感慨引入话题。
第二部分(第2节~第12节),以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们积极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
第三部分(第13节~第14节),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教育他们要养成公平、公正、正义的观念。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内容导入。
【新课探究】
一、结构分析
整个发言的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由对孩子成长的感慨引入话题。
这一部分由十五年前孩子出生时的心情写起,“激动而难忘”。面对此时“健康而有力”、“整整齐齐地、肩并肩地坐在这儿”的十五岁的孩子们,家长的心情更是复杂而激动。孩子们年轻的生命“互相交换着能量”,从这里开始话题,一步步导向发言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2节~第12节),以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们积极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
这一部分是发言的主体。作者巧妙地提出几个问题,逐步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使这篇演讲体现出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结构。作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们掐一掐自己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得到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后,作者说:“知道自己的疼痛,你们有着人类正常的感觉和感受。”接着,她提出第二个问题:“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她以孩子受伤,妈妈心疼的例子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除了我们自己,别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疼痛。”作者随之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感到别人的疼痛?她举例:当妈妈切破手指时,孩子也感到心疼,于是,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孩子们肯定的回答。演讲到此,作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用抒情的语言做了一个小结:“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这一部分里,作者抛出了几个由浅入深的问题,组织大家参与活动与思考,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孩子和家长。他们认真地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使整个演讲的场面热烈而感人。
第三部分(第13节~第14节),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教育他们要养成公平、公正、正义的观念。
这一部分作者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于是,顺理成章地得出演讲的中心观点: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最后点题: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
二、重点语句分析
1.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作者通过三个问题的铺垫,自然地得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希望孩子们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个善良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
2.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作者以亲切的话语劝告孩子们在感受世界以后应该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三、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作者希望学生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为了阐述这一观点,作者采取了层层推进的方法。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痛不痛?为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她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接着,她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别人能感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三个问题形成一个系列,层层深入,让学生们推己及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中心观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名称职的船长。
(二)1.作者希望孩子们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颗善良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 2.作者希望孩子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小结】
作者用真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紧紧扣住“你是你的船长”这一主题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心声,教育孩子们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板书设计】
你是你的船长
——寄语十五岁
提出问题 作者观点 得出结论
1自己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 敞开心扉、感受世界 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2别人能否感到自己的疼痛 和世界上的人们 做一个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3自己能否感到别人的疼痛
【教学实践与反思】
你是你的船长 篇2
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2页。10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
2.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过程与方法
教师先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拟演讲;弓懈学生体会
文意,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同时培养孩子们公
平、公正、正义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每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难点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突破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创设情景,对课文进行适当修改后模
拟演讲,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对本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用于课堂模拟演讲上。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解题,导入课文 1.分析题意,进入新课学习
2.营造氛围,讲读课 2.积极配合教师,聆听“母亲”的谆谆教导
3.分析作者演讲思路 3.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4.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4.完成课堂练习
一、解题.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 了解一下它的来历。本文的作者是 一位学生的母亲,XX年.,她女儿所 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了 一个主题班会,为全班孩子集体过 15岁的生日。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 长代表在会上发言,本文就是她的 发言稿。请大家看课题--你是你 的船长,谁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板书课题。 2.师:不错,大家说得非常好。另外, 本文还有一个副标题--寄语十五 岁,这个词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师:谁能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4.师:很好。这位母亲对十五岁孩子 们的这番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现在就让我们来静静聆听…… 1. 踊跃发言。 生:“你是你的船长“,意思是我们要 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线,掌握自己的 命运。 生: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 的船长,这艘船将驶向何方,命运如 何,完全看我们怎样驾驶它。 2.齐声回答:借代。 3.举手回答。 生:寄语十五岁,意为捎给十五岁的. 话,实际上是对十五岁的人谭的话。 4.带着好奇和渴望进入新课学习。
二、营造氛围,讲读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营造氛围,朗读课文,注意此时想像 这篇文章是自己对在座学生的寄 语,是贴心地交谈。让学生合上课 本,配合你的朗读。 1.合上课本,听教师充满感情的话语, 渐渐融人教师用心创造的情景。 当教师读到“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 自己的脸,看疼不疼?”后停下来时,
师:……我能感受到你们热切韵视线 交织在一起,你们年轻的生命在互相 交换着能量,……现在请同学们伸出 你们的手来,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 己的脸,看疼不疼? 读到此处停下来,凝视学生,看他们 的反应。 2.师微笑着继续朗读:好极了!祝贺 你们!知道自己的疼痛,“……但是 别人是否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现 在我来问一位同学,素萍(一位女同 学的名字),如果晓风(小丽的好朋 友)的手被刀划破了,正流着血,你 感觉怎样? 3.师:听见了没有,孩子们?不仅晓风 会觉得疼,他的好朋友素萍也会感 到他的疼痛。那么…… 后面的课文照此模式进行
[1] [2] 下一页
《你是你的船长》教案下去。 学生开始均木解地望着教师’,随后恍 然大悟,纷纷伸手去掐胳膊或脸,此 起彼伏地叫道:“疼。” 2.纷纷想像如果此事发生自己会有怎 样的感受。 小丽:我会觉得很心疼,因为我能感 到他的疼痛。 3.完全沉浸在情景中,主动跟着教师 的节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 知。‘对“母亲”的教诲有所感悟0
三、分析作者演讲思路(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好了,谢谢大家。刚才我并没有 要求你们做什么,你们却能主动配 合我来完成这篇文章的朗读,这是 为什么呢? 2.师: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 这篇文章打动了你们,它所流露出 的真情深深地感染了你们,让你们 不自觉地去思索,去领悟。你们说 是吗? 1.思考原因。 生:您根本不像在朗读一篇课文,倒 像在和我们谈心,我们完全融入了 您的话语中。 2.沉思片刻。 生:是啊,确实是这样。
3-师:作者在这篇演讲中提出了一个 问题,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浏览全 文,把它找出来 。 4.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是怎么一步步 启发学生思考的呢? 与学生一起明确答案,将梗概板书。 3.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提问。 生: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 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t 4.讨论交流作者的演讲思路,在教师 引导下明确答案。
四、完成课堂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不 确定处给予指导。 2.导人课后思考与练习二,让学生独 立思考,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师给予 适当的点拨。 3.组织学生作即兴发言,培养他们感 恩的心、同情心、正义感和奋发向上 的精神。 1.自主完成随堂练习。 2.阅读重点语句,体会其含义。 3.积极发言,说说自己学了这篇课文 后的体会。
五、本课小结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扮演了作者的角色,而学生仿佛就是那次主题班会上
的听众。师生通过合作,按照解题,情景再现,疏理结构,发表感想的顺序完成了本
课的教学目标。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你是你的船长
--寄语十五岁
提问: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
自己会感觉到疼痛--->家长可以感觉
你是你的船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