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作者泰戈尔的资料。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一幅“花的学校”。
七、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动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篇2
1.品味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重点
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难点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课生字。
2.做“开火车”的游戏给本课生字口头组词。
3.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小组朗读课文。
2.学习第1、2自然段,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1)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
(2)学生交流汇报优美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3)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A.理解体会:哪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
B.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这两个短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将东风赋予人的特征,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A.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B.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C.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D.“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吗?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跳舞、狂欢的动作,体会大片花儿的兴奋、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4.指导学习第5、6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合作探究。
①你是怎样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的?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出示花儿的情景,请学生仿照着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一照,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降临,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互相碰触”说明了什么?“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互相碰触一下,想象雷云在天空中轰隆隆作响的场景。
③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④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3)教师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5.学习第7~9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思考: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3)学生自由感悟、想象,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三、总结
1.说说课文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描写出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让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其他事物,相信大家会写得很有趣。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3、发挥想像,仿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体会拟人句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花的图片,指名读花上的词语。
2、过渡:读了上面的词语,同学们一定会想起我们上节课学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花的学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散文诗。(板书课题)
3、让我们大声地、美美地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复习词语导入,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一)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
(1)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
(2)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
(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
(4)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6自然段。
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
(3)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2)指名汇报。
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
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
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
(3)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
(4)指导朗读。
三、激发想象,体会童真
1小组合作学习第3~9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
预设:
(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
(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3、同学们,为什么说他们的家在天上呢,说说你的理由。
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
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丰富细腻的想象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使训练语言与想象力相融合。在朗读中,读出孩子的天真、烂漫,读出童真童趣,以达到课标中“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的要求。
四、想象练笔,拓展阅读
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五、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童趣的语言记录这个美丽的世界。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想象词句描绘的情景。
2、展开想象,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3、会写“荒、舞、臂”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边读边想象词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品析语句
(一)自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二)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怎样的情景?
1、读文品佳句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①体会把东风当作人来写的新鲜感,有感情地朗读。
②了解“荒”的字源字理,指导书写“荒”。
2、读文演情景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①交流“一群一群的花”带来的新鲜感,女生读。
②师情境朗读,生想象画面演读。
③指导书写“舞”。
3、读文仿句式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①抓具有新鲜感的词语,想象画面,体会花孩子们的心情。
②想象放假了的花孩子会做什么?用上“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仿写。
③学生展示作品。
4、读文悟情感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一样。
①生交流对“花孩子的家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的理解,师适时点拨。
②生补充交流,他们放学回家的情景。联系生活,想象对话,再次体会新鲜感。
③指导书写“臂”。师出示书写标准,师生评点。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一)总结写法: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等。
(二)回扣名言,插入本文的创作背景,升华情感。
四、回扣名言,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新月集》,积累更多有新鲜感的词句。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2.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朗读回顾,圈画有新鲜感的词句
1.诗歌的魅力一在读,二在品,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师:诗歌的魅力一在读;二在品,用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把大家带进这所独特的花的学校;其他同学,边认真听边用笔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汇报时把理由说一说,讲一讲。
生:读全文(注意情感把握)
2.交流圈话新鲜感词句。
生:“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温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人在高兴时就会一边走,一边吹着口笛,从这句中就把东风的快乐与无拘无束体现出来了。
(多么自由欢快的东风呀,好像写出了人的情感,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欣赏这样的词句,需要边读边想象边品味,方能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新鲜之处,美妙之处。)
生:“树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触,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碰触是什么意思,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接触、碰撞就是碰触。和同桌一起,轻轻地碰触一下(同桌碰触)动作幅度加大一点,再来碰触碰触。(生做动作)
现在我化身为东风,你们都化身为一根根树枝了哟!咱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描写树枝的部分,悠闲的东风走到这儿来了:
生:“树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触,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调皮的东风走到这来了呦:
生:“树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触,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东风加快了脚步,又走到这儿来了。)
生:“树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触,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东风来了,不光树枝开心,绿叶开心,连雷云也高兴地(拍着大手),雷云拍着大手,实际上就是(打雷),我们平时是怎样描写雷声的?
生:轰隆隆的雷声
雷声轰响。诗人却说他们是(拍着大手),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他们的快乐,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大家各自读一读,试一试!
3.文中还有吸引你的词句吗?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个句子比较长,在读长句子时,我们要在句中适当的停顿。瞧!老师已经用斜线把需要停顿的地方标示出来了,
4.想想,这一群群的花,会是些什么花儿呢?把花名放进这个句子中读读看。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杜鹃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5.如果添上了花的颜色,那会更漂亮,谁能再来说一说吗?
生:于是,一群一群红艳艳的杜鹃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生:于是,一群一群金灿灿的油菜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火红的太阳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6.这真是一场花的盛宴啊!(出示花的图片)瞧!一群一群金黄的向日葵,浅紫色的牵牛花,粉红的荷花,红艳艳的玫瑰,洁白的栀子花,还有些说不出颜色,也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呢,这些五颜六色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你知道无人知道的对方在哪儿吗?
生:地下。
师:他们跑出来之前在干嘛呢?做功课,他们是真的在做功课吗?(不是的)其实在地下、在肥沃的土壤里吸取营养,诗人却说他们是关了门做功课,这也是作者的想象。瞧,这朵开放在墙角的小花,诗人说他是被老师罚站墙角的,多么有趣奇特的想象,多么新鲜的表达呀!
7.那花孩子们会怎样狂欢?想象一下。
生:花孩子们手拉着手唱歌、跳舞。
生:他们一边欢呼,一边在草地上打滚。
生:他们开心地蹦蹦跳跳。
8.狂欢过后的花孩子又会去哪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七至九自然段。大家想想他们的妈妈是谁呢?
生:他们生长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他们的妈妈。
生:大自然中的土壤给予他们营养,土壤是他们的妈妈;阳光是他们的妈妈,有了阳光,他们才能长得更快;雨水滋润他们,所以雨水也是他们的妈妈。
9.狂欢过后的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跑回家,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生:他们会告诉妈妈自己今天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快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诗人泰戈尔用他的文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孩子们的自由与欢快,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今天,我还为大家带了泰戈尔诗集中另外两个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二、链接文本,拓展阅读
出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片段,师生共赏。
泰戈尔的诗歌就是这样地富有灵性的芬芳,所以有人称他为“人类的儿童”,更是一个“儿童的天使”,他的诗充满着童真与童趣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