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2024-06-053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7篇)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篇1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

  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

  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

  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

  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

  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

  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

  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

  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篇2

  教材分析

  《翠鸟》一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及它的住所。

  学生分析

  小学生想象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强烈,活泼好动,善于表演;普遍对动物感兴趣,和小动物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翠鸟虽然离城里学生生活远一些,但只要引导得当,同样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思路

  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找中说”、“说中创”、“读中想”、“动中背”,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翠鸟外形美、动作敏捷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情感目标:喜欢翠鸟,保护翠鸟,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动作的敏捷。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一、谈话导入: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类吗?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其中的一位------翠鸟。

  师: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写它的名字。谁能告诉老师翠字怎样写?上面是个羽字,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哦!羽字不要写钩。横折点提,横折点提。下面是点横两小人,注意最后一笔竖要从两个人的脚下走。鸟字很简单,注意这一点不要漏掉。(强调翠字羽不加钩。)一起读一读!

  师:谁能用翠字再来组词?

  生:……

  师:同学们组的词可真不少,从同学们所组的词来看,翠是什么颜色?

  师:那翠鸟就应该是一只什么颜色的鸟?是这样的吗?我们快来看看它吧!(出示课件)

  二、图文对照,品读课文:

  品读第一段:

  师:从大家的表情和声音,老师可以肯定你们非常喜欢它。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位好朋友。

  生:……

  师:同学们用一个词表达出了自己对翠鸟的喜爱,现在,它就停在我们的面前,仔细观察一下画面,它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师总结板书,并相机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表达的也很完整,我们刚才观察了翠鸟的都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如果按一定的顺序去描写,会让人听得更清楚更明白。想不想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翠鸟外形的是哪段文字?

  师:谁来说?第一自然段,大家同意吗?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还能通过文字发现翠鸟有什么特点吗?

  生交流,师引导补充板书。

  师:总结颜色,同学们通过文字发现了翠鸟还有着很漂亮的颜色,请同学们看这三句话。

  师:课件出示三句描写颜色的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师:自己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能把句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读出来吗?这么漂亮的颜色你喜欢吗?试着读读看。

  2、感觉不是那么漂亮,现在现在这只可爱的小翠鸟,它飞到了你面前的桌子上,仰起小脑袋转动着灵活的眼睛,想听听你怎样描述它美丽的颜色呢!你怎么读?

  3、小翠鸟说你把它的颜色说得真漂亮,它飞到你的肩膀上,要和你做好朋友了。大家想读吗?来,来,可爱的小翠鸟已经飞到你们的面前了。我们一起来说给它听吧!

  4、它们都是比喻句。

  师:用比喻句来描写颜色,让人感觉这颜色好像更漂亮了。那你能试着读一读吗?老师没听出它有什么漂亮的颜色,谁能帮他把描写颜色的词找出来。

  师:大家把翠鸟漂亮的颜色读得更漂亮了,这么漂亮的颜色我们用一个词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它的颜色非常(鲜艳)谁能用鲜艳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生交流。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这三个句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刚才老师说:如果我们把观察到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会让人更清楚,这里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地观察了翠鸟的颜色,我们也可以学学这种好方法。

  师: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图片中,从文字中抓住了翠鸟这么多的特点,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这可爱的小翠鸟会飞到谁的心里去。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师:谁来向我们同学介绍下这可爱的小翠鸟?

  生介绍。

  师:大家都很想介绍对吗?来,我们一起按老师的提示,说说看!

  师:说得真好!看来这只小翠鸟已经飞到你们的心里了。课后让我们也像小作者一样,抓住它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吗?

  三、精读感悟,凸显个性

  师:我们认识了解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你还想不想了解翠鸟其它方面的知识?说说看!

  师:大家想知道的知识可真不少,看来大家都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不过能提出问题还得能解决问题,那就更棒了。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就是读书或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2到5自然段,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师:翠鸟除了外形漂亮以外,谁还知道它另外的特点?

  预设:翠鸟很会捉鱼。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刚读完第一句话时)

  师:这句话写翠鸟飞得怎样?

  生:翠鸟飞得很快。

  师:那刚才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很快?再试试。

  生:(再读)

  师:这次飞得快多了。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这是一只超重量级的翠鸟,不然,它怎么会落得那么重呢?还愿意再试着读轻一点吗?

  生:(又读)

  师:一眨眼,你就帮助这只翠鸟成功减肥,厉害!(生大笑)为什么要读轻些?

  师:翠鸟落在苇秆上干什么呢?猜猜此时的翠鸟在想什么?

  生:想象说话。

  生:(再读)

  预设:翠鸟捕鱼速度快,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这次抓住了翠鸟动作快这一特点来写可爱的翠鸟,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翠鸟的动作很快?

  师:还从哪儿可以看出它捕鱼的动作快呢?

  生:交流!

  师: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你为什么认为这句话可以看出翠鸟捕鱼的动作快?把小鱼的机灵与翠鸟的锐利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更突出了翠鸟的快。)

  师:还有吗?这句话大家自己读读看,可不可以把它删掉?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你认为不能!你为什么认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翠鸟动作快。

  师:刚才这只小翠鸟告诉了我们它捕鱼动作快,还有哪只小翠鸟来说说你其它的本领?

  生:飞得快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交流。

  师:不过你刚才可不是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谁能轻轻地落在苇秆上?

  师:谁再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住在哪儿,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看黑板,你选择哪个答案?说说你的理由!

  师:哦!陡峭的石壁,第一个不陡是吗?板书陡峭!

  师:我们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已经得到了解决,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了解我们的好朋友翠鸟,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上网,读书都可以。

  四、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与读书,了解了翠鸟外形与动作上的特点,并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去描述,谁来说说看,如果让你去写一个小动物你会怎样写?

  生:交流总结写小动物的方法。

  五、学习本课生字

  六、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采用“长文短教,主次分明;创设情景,内花表达;注重积累,多中求佳”具体表现在:

  1、注重朗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指导朗读时,我采取范读、指名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和讨论、理解相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如指导朗读翠鸟外形特点时,可以读得稍慢,轻柔;朗读翠鸟活动的特点时,可以读得适当快一点,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及捕鱼动作之快。

  2、注重结构上的详略安排:

  《翠鸟》一课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样子、二是捕鱼、三是住处。而这三方面内容中样子和捕鱼又是重点,样子和捕鱼相比,翠鸟的样子又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首先理解“翠鸟”的“翠”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表象上首先对翠鸟有个整体的印象,接着通过画面欣赏翠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后,随即结合文本,读读课文,文中怎样描写翠鸟的样子呢?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翠鸟羽毛颜色十分鲜艳?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通过总分段式进行设问。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句子、读句子、理解句子,明确了课文的写法:先总写了翠鸟羽毛非常毛鲜艳,然后按照顺序又分写了头部、背部、腹部三部分羽毛颜色,每一部分都是抓住各自的特点围绕颜色鲜艳来写的。不仅如此还注重激发学生情感,通过比较句子、朗读句子使学生懂得翠鸟的头部还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部羽毛还像浅绿色外衣,腹部羽毛还像赤褐色衬衫,翠鸟的颜色真是太美了。而这些都是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这样使知识得到内化,使喜爱翠鸟之情得以充分表达。

  教学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课堂容量较大,在时间安排时,自己缺乏调控能力,造成时间的前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锻炼自己,真正形成教师、学生、课堂“三位一体”。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篇3

  课前活动:好,咱们来唱首歌吧?好爱唱歌的孩子们,你们的声音很好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好听的声音。你们听:

  出示鸟的音乐,你听到了什么?(鸟叫声)

  师:感觉怎么样?

  生:好听。

  师:是呀,鸟叫声就是这样,听了后就不紧张了,是呀,正因为这样,很多人都喜欢画鸟,花鸟。你们看:

  出示鸟的有关诗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生齐读。

  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鸟?

  生:回答。

  师:让我们一同走进美妙的鸟的世界,好吗?来,我们,上课

  师:鸟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生活在水边的鸟。(教师板画)它喜欢停在湖边的桅杆上,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常常见它才飞起,一会就轻轻的登开桅杆。这就是──翠鸟。

  师:究竟是什么鸟,我们去书中了解。

  出示要求──读书提示:

  1、自学字词(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读通课文。

  生:读课文。

  师:读书很认真,检测读书效果,如果你能读准字音,说明效果不错。

  出示:萎杆、橄榄色、腹部、赤褐色、尽管、

  师:“尽”还有一个读音,jin,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生:尽力。

  出示词语:蹬开、荡漾、饲养。

  师:注意“饲养”的“饲”的声调是四声。

  继续出示词语:渔翁、陡峭、白描。

  师:自读这些词,提醒自己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

  师:把词语带到课文中去,读准字音,读第一自然段,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吗?

  生:读课文

  师:有不懂的词语吗?我有不理解的词语,什么叫“小巧”?

  生读课文。

  师:说明翠鸟长得又小又漂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小巧玲珑的东西吗?

  生:我见过麻雀。

  生:我见过陶瓷罐。

  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文。

  师:声音有点小,没关系,我请后面的同学来读。

  生读。

  师:有不懂得词语吗?

  生:疾飞。

  师:有没有同学帮忙解决这个的词语?

  生:就是飞快地飞。

  师:爱贴着水面疾飞。

  生:我不知道什么是“微波”。

  师::“微”是什么意思?“波”是什么意思?

  生:“微”就是细小的意思。“波”的意思就是波浪。

  师:连起来的意思就是──

  生:细小的波浪。

  师:你看多聪明呀,把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你自己就明白了。

  生:鸣声清脆,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鸣声清脆。

  师:自己就读懂了。

  生:

  师:谁愿意读读第三自然段,自信的孩子你来吧。

  生:读。

  师:助人为乐的孩子,愿意帮助他一起读吗?

  生:读。

  师:谢谢你们,合作学习更加快乐。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荡漾”是什么意思?

  师:孩子你们划过船吗?

  生:划过,水面丢下去一个石子,一个一个小圈圈,

  师用板画演示。

  师:水波还在荡漾,水波还在荡漾,水波还在荡漾。

  师:最后一段,请你和同桌来读。你来当孩子,你来当老渔翁。

  生:读。

  师:我觉得你像娃娃,不像老渔翁,我们来一起试一试。

  生:读。

  师:这段话有没有不明白的词语,都读明白了,看来读书是理解词语的最好办法。真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刚才我们读明白了吗?快速浏览课文,看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生:先写先写翠鸟的长相,叫声。

  师:这是你的看法。你有什么看法?

  生:先写鸟的长相、叫声、最后写翠鸟的家。

  师:还说了,他是怎么飞的?这位同学说他是怎么捕鱼的?最后一段你们还发现了它的家。

  师:课文就是从外形、动作、住处介绍了翠鸟,还要走近它,了解它。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眼睛看,用心读,用脑子想,你知道了什么?默读,开始。

  生:读。

  师:一起来聊一聊,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颜色非常鲜艳。

  师:他快掉下来了。

  生:小爪子紧紧。

  师:稍微抓紧了。

  生:读:“紧紧……”紧紧……

  师:这样一只翠鸟的形象就立在我们面前,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

  师:颜色非常鲜艳,这就是翠鸟的美丽所在,你们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翠鸟的美丽。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试试?

  生:读。

  师:我仿佛看到了翠鸟,但是颜色还不是很清楚。

  生:读。

  师:这样颜色就鲜艳多了(出示图片)

  师:找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生读(饱含感情)

  师:这颜色多美,多让人喜爱啊,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接着,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了它小巧玲珑。

  师:板书,小巧玲珑,从哪体现的,一起读。

  生:读。

  师:谁能把它的长相再凸现一下。

  生:读。

  师:你来。

  生:读。

  师:看着图读,翠鸟喜欢站在桅杆上,它的颜色──

  生:读。

  师:背上的羽毛──

  生:读。

  师:它──

  生:灵活的眼睛下面──

  师:翠鸟的样子都在你们的脑子里了,大家读得动人,作者写得精彩。请看──

  师:就像一首诗一样,你能添上吗?

  生:读课文句子。

  师:谁来评价一下头巾?这可是最美的地方。

  生:读课文句子。  师:谁能为它披上外衣?

  生:读课文句子。

  师:最后一句,你来。

  齐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这篇课文写的这么好,因为他用心思写了。你有什么发现?

  生:写了它的身体部位──头上,背上,腹部。

  师:有序地展示了,一起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现在来看一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是比喻句。

  师: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有人类的感觉。

  师:如果我这样说,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哪个更好?

  (生读课文句子)

  师:哪个更美?把它写成了小姑娘,多神气呀,说明作者喜欢翠鸟就像喜欢孩子,喜欢朋友,把你们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学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通过文字想象了翠鸟,现在我们看着翠鸟,你能把课文的文字背下来吗?给你一分钟试一试。

  学生自由背诵。

  师:好,咱们一起来试一试,翠鸟喜欢……

  (生齐背)

  师:孩子们世界上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7篇)《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篇1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