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通用12篇)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唱、远”2个字。
2、正确、流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只鸟蛋。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师:请同学们注意听(播放音乐《苗岭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好象看到了什么,把你听到的,想到的向大家描述一下?
(生兴高采烈,纷纷举手)
生1:我听到了鸟的叫声。
师:是一只鸟的叫声吗?
生1:不,是很多鸟的叫声。
师: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2:我好象看到许多鸟在大森林里唱歌。
生3:我好象看到:早晨,太阳出来了,许多鸟在大森林里唱歌。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儿的身影。那么,鸟妈妈是怎么把她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鸟蛋有关的小诗。
(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生齐读课题。)
师:谁早就认识“蛋”字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1:我是用 “虫”字上面加和“足”很像的一个字,但是上面的“口”变成了横钩。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里不是“足”你够观察出来了。
师:谁能给他找个朋友?
(生兴高采烈,纷纷举手:鸟蛋、鸡蛋、鸭蛋……)
师:想知道关于这两只鸟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那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自主识字
师:谁知道我们第一次读课文要注意什么?
生1:要注意读准字音。
生2:不要多字,少字。
生3:读书的要姿势要正确,朗读要有感情,声音要大声点。
师:看来大家对读课文的要求都很清楚,那你们都能做到么?
生:(齐答)能。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1)你们看,鸟妈妈给我们送来了很多苹果呢,你们想要么?我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能摘到这些又红又大的苹果。
(师点击课件,苹果上出现了带拼音的生字)
师:请你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苹果上的字,然后同桌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师:(点击课件,生字上的拼音消失)哎,这样你还会读吗?赶快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生自由找旁边的小伙伴一起读)
师: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想摘下来吗?
生:(兴奋地齐答)想。
师:那我们赶快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吧。仔细看看,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生1: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了“连”字,“连”由“车”加“走之儿”组成。
师:真棒!一口气把记字的方法都教给大家了。还有哪些字能用这种方法来记?
生:“仿”“抬”“取”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仿”由“方”和“单立人”组成,“抬”由“台”和“提手旁”组成,“取”由“耳”和“又”组成。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啊!再仔细看看这些字,哪几个字长的有点儿一样?
生:“捧”“抬”“投”这三个字长的有点儿一样。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2,演示“捧”“抬”“投”的组成)这三个字都有什么?为什么?
生:这三个字都有提手旁,因为它们都和手有关。
师:谁会做这些动作?(生踊跃举手)我们一起来做吧。
师说“抬”,生做“抬”的动作;师说“捧”,生两手放在一起做“捧”的动作;师说“投”,生把手放在右肩上,向前做“投”的动作。
师:谁来说说,这三个字为什么都带有提手旁?
生:因为在做这些动作时,都要用到手,所以这三个字都带有提手旁。
师:说的真好。剩下的字相信你们会用更好的办法来记住,小脑袋赶快凑在一起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热烈讨论)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3)生字记住了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摘果子,只要我们读出果子上的字,这些果子就是我们的了。
(师点击生字,生齐读,苹果落地)
师:生字记住了,谁来考考大家?
生1:我想让大家读读我写的生字卡片。
(生1出示卡片,其余学生回答)
生2:我想出个字谜让大家猜猜。
师:真了不起,还想出了字谜。
生2:走到车下面。
(其余生兴奋异常,有的已大喊“连忙”的“连”)
生3:我也编了一个字谜“又一个耳朵”。
生:(齐答)取。
……
三、朗读感悟
师:生字记住了,相信再读课文时,我们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把课文再自由读一遍,读完了请同学分小节来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谁自告奋勇来读第一小节?
(生纷纷举手)
师:赵倩,你来读一读。
师:读之前你们有什么建议要对读的同学说?
生1:我想让她读正确、流利。
生2:我想让他们有感情朗读,最好还要有表情、动作。
师:(笑了起来)这个要求太高了,你能做到吗?其他不读的同学该干什么呢?
生:(信心十足,齐答)能!
师:其他不读的同学该干什么呢?
生:(齐回答)听仔细!
师:那我们开始吧!
(分别请四个学生一人读一小节,学生指出不够的地方,并相机指导其他生字的读音。)
师:(表扬)大家提的建议,刚才这几位同学都努力地去做了,我们其他同学能像他们学习么?
生:(齐回答)能!
师: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课文)
师:真不错,大多数同学都能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去做了。
四、指导写字
师:课文你们都会读了,我们来写写字吧。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字。第一个字“唱”。(师范写)要想写好字,必须要认真观察。谁来提醒大家,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1:“唱”字左边小,右边大。
生2:“唱”字左边的“口”小而高。
生3:“唱”字右边是两个“日”,上面的“日”小一点儿,窄一点儿,下面的“日”大一点儿,宽一点儿。
师:观察真仔细。来看第二个字“连”。
(师范写)
师:写这个字时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写这个字时要先写“车”,再写“走之儿”。
师教写“走之儿”的笔画名称及笔顺,说明写好“走之儿”应注意的事。
师:写字要有写字的姿势,请同学们拿出笔,做好姿势,把这两个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有的笔画的位置。
生练写,师巡视,生评议。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
1、识字教学以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为主:
从这学期一开始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生字,主要是为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2、朗读教学中这节课省去了老师的范读,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揭题
1.出示插图: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蛋"字。(给"蛋"组词。)
课文讲了两只鸟蛋的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小节,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捧连忙
(1)读第三小节。
(2)用动作表示"捧"。
(3)用"连忙"说一句话。
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猜谜语如:还不走车来了。(连)千少万多。(仿)
定、向: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取、凉:练习"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两种短语形式。
4.除了课文,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5.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报纸、杂志、商标等,念给小组的成员听。
6.全班交流: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分别粘在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结合生活实际认字。]
7.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8.指名分节读课文。
9.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进行练读。
10.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第二课时
一、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我"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取、拿、捧、走、送还、听见、抬、投向
2.说说"我"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用"--"划出。
教师出示所划短语,请学生选择相应的进行粘贴。
3.理解感悟。
(1)如果鸟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朗读,体会"真好玩"。
(2)如果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理解"焦急不安"。
4.质疑解疑。例如:鸟蛋怎么又是小鸟?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二、书写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要写小些;走之底的写法仔细指导,是三笔。
三、拓展练习
1.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
9.两只鸟蛋
小心地捧
连忙走
轻轻地送还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3
在每一堂课中都有课堂评价的语言。有的老师细心斟酌,有的老师随意点拨,看似简单、普通的评价,往往对一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朗读指导中,怎样巧妙地评价、点拨,使课堂丰满润色呢?怎样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激发情感,读得有滋有味呢?在听两位老师执教了《两只鸟蛋》后,颇有想法。
【案例一】
老师在执教《两只鸟蛋》时,体会鸟妈妈的心情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归还鸟蛋”。
师:同学们,鸟妈妈丢失了两只鸟蛋,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把鸟蛋归还给鸟妈妈。
生2:我一定把鸟蛋给鸟妈妈送去,让它不要担心。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生3(找到句子朗读):我小心得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在课件中出示句子。
师:谁还能来读一读?
生4(朗读句子):我小心得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学生朗读正确,但缺乏感情,语气很平实)
师:你如果把“小心、连忙、轻轻”读得重一些,会读得更棒。
生4再次朗读。
(在老师的指导、提示下,学生朗读有明显地进步。)
师:谁还能像他一样来读一读。
(抽多个学生朗读)
【案例二】
“归还鸟蛋”
师:孩子们,看到这么心碎的妈妈,又看到我们身边可爱的鸟蛋,你有什么话要对鸟蛋说呢?
生1:小鸟蛋,我一定要让你回到妈妈的身边。
生2:小鸟蛋,妈妈正在找寻你,我要把你送回到妈妈的身边。
生3:我也要把你还给妈妈。
师(喜悦地):听到小朋友的话,老师真高兴,因为我们是鸟类的朋友,我们希望它们快乐、幸福,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会这么做的。
(课件出示:我小心得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生自由朗读句子。
生1(朗读):我小心得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读得不流利)
师(亲切地):别急别急,我和你一起来读一读。
生2(朗读):我小心得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小心地、轻轻地”读得很好)
师:孩子,你为什么要小心捧,又为什么要轻轻放呢?
生2:如果不这样做,鸟蛋要破碎的,那样鸟妈妈会很伤心的。
师(欣喜):多善良的孩子呀。
(摸摸孩子的头)
生3(朗读):我小心得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师:你为什么要“连忙”过去,不能慢一点儿吗?
生3:鸟妈妈已经焦急不安了,再慢一点儿,鸟妈妈会更担心的。
师(爱抚地):你心里想着鸟妈妈,我替鸟妈妈谢谢你。
(与学生亲切握手)
生……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我们做的说一说吧。
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师:孩子们,我们把鸟蛋还给了鸟妈妈,让它回到了大自然,虽然它远离了我们,但从小朋友的行动中老师发现,我们已经和鸟蛋结成了真正的朋友。
【反思】
以上两个案例中的老师都让学生通过体会、感悟来进行朗读指导。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入情”,两位老师分别作了努力,但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一”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朗读出“归还鸟蛋”时小心、急切的心情,告诉小朋友要把“小心地、连忙、轻轻地”读成重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朗读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老师苍白的评价语言却不能激起孩子朗读的兴趣,学生的朗读是“老师要我这样读”,而不是自主地、个性化地“我要这样读”。学生的朗读是 “如出一辙”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思考、感受,这样的朗读是机械的。
“案例二”中,老师的朗读指导话语亲切,评价自然、富有童趣,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创设了一个个教学活动的情境,此时的朗读,学生不是在简单的朗读文本,而是在声情并茂地演绎文本。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巧评价”,朗读指导的“润滑剂”。那么如何评价才称得上是“巧评价“呢?案例二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巧妙”。
一、评价语言,亲切真挚
教师的评价语言看似不经意的淡淡一说,看似恰如其分的一个肯定,看似简单的一句鼓励……细细体味,这样亲切、真挚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多善良的孩子呀!”“你的心里想着鸟妈妈,真是好孩子!”……这样的话语会像春雨一样滋润孩子的心,使孩子在关爱、鼓励、呵护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二、评价方法,多样自然
老师的评价不只停留在语言的亲切、真挚上,还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来激励我们的孩子。如当学生说“小心地捧着鸟蛋是为了不让鸟蛋破碎,不让妈妈伤心”时,老师除了语言评价外,还爱抚地摸摸孩子的头;又如当孩子说“我要连忙跑过去,不然鸟妈妈会着急的”时,老师不仅动情得替鸟妈妈感谢孩子,还亲切地和孩子握手。这看似平常的“一摸”“一握”,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是啊,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孩子都会高兴万分,老师送给孩子的一颗小星、一朵小花,哪怕是一张纸,孩子都会“如获至宝”。评价方法的多样、自然、巧妙,会最大程度上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课堂。
三、评价运用,描绘情境
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在案例中,老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之说,没有把学生当成学生评价,而是把学生当成“归还鸟蛋的孩子”,当成“鸟蛋的朋友”。通过老师的评价,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和极具亲和力的动作,给学生描绘了一个个贴近孩子生活的真实情境。如 “孩子们,看到这么心碎的妈妈,又看到我们身边可爱的鸟蛋,你有什么话要对鸟蛋说呢”,又如“听到小朋友的话,老师真高兴,因为我们是鸟类的朋友,我们希望它们快乐、幸福,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会这么做的。”……运用这样的真挚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把孩子带入了“鸟蛋”身边,在创设的一个温馨的“归还鸟蛋”的情境中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孩子的感情波澜。与其说孩子们在朗读课文,不如说他们在与鸟蛋亲切对话。
四、评价切入,点拨语感
朗读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才能实现,也才能体验到语言文章了包含的情感。教学中,老师紧紧抓住“小心、连忙、轻轻”作为朗读的指导点,机智、敏感地抓住学生朗读中的“亮点”作为“切入口”:“你为什么要小心捧,轻轻放呢?”“你连忙走过去,不慢慢来吗?”……有效地评价、点拨,使学生在对话中不露痕迹地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4
【教材分析】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在诗中,我们看到幼小心灵对生命的珍爱,对弱小的关爱,同时也有地大自然的热爱。这是一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诗歌,让我们在其中感悟“爱”的真谛吧!
【教学突破】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懂得鸟类需要人类保护以及它们为人类带来的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认识本课生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阅读为主,在读中悟,在悟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通过本课的学习,喜欢朗读诗歌。
⑵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护弱小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
⑴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及生词。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
树立爱护弱小的意识,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道具:
树、鸟窝、鸟蛋、鸟妈妈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电脑播放音乐《百鸟朝凤》。你们听到了什么?(抽人说),闭上眼睛,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后,抽人说)
点评:音乐旋律的美能很快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在教学时引入与课文内容相符的音乐,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中来,以便学习新知。此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充分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2、播放课件:
鸟类图片。
师: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生活着许多美丽的小鸟,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到处都有小鸟的身影,那鸟妈妈是怎样把小鸟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呢?
(抽人说)
点评:音乐与图画最能把人带入课文意境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观察图画,能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样做把握儿童心理,吸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再次以情境激趣。
3、课件出示插图:
(不显示小男孩)
师:瞧!这位鸟妈妈生下了两只鸟蛋。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两只鸟蛋》的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把课文读读?
(想)
那要是你读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抽人说)
师:这些办法真好,那快快打开语文书,翻到39页自己读读,可以边读边勾出生字,可以边读边思考,不懂的还可以问同桌的小伙伴,快快开始吧!
点评: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及时提出读课文,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2、好了,孩子们,老师发现你们特别会学习,有的一边读一边勾出生字,有的边读边思考,有的遇到困难请教老师、同桌,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好大的收获,那大家看!
出示课件:
苹果树、苹果、太阳。
⑴ 你看到了什么?
(抽人说)
⑵ 再看看:
(苹果上显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自己读一读,读完后打一个胜利的手势!
⑶ 谁来当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抽人教。
给学生鼓励。
⑷ 看,拼音去掉了,你还会读吗?在心里快快读。谁来考考大家?
(抽人)
老师送掌声给大家。
3、游戏──摘果子:
刚才孩子们学得真棒,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摘果子,只要我们读出果子上的生字,果子就是咱们的了。老师用鼠标点击生字,学生读。读对后老师就摘下果子。师:哎呀,今天咱们收获了这么多又大又甜的果子!你怎样把果子记在心里呢?(抽学生说),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等方法。
点评: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自己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4、休息一分钟:
刚才你们一定学累了,那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绿色的大自然中轻松轻松!
(出示大自然中图片、音乐)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小朋友们把字音读得那么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很棒。谁来说说,你想请几个小朋友读?为什么?他们读课文,咱们给他们提点建议,提什么呢?
(读出语气,不要读错字等)
那好,我们端好书,认真听一听。
2、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3、谁还想读? (抽人读第一节)
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出“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时,师出示实物鸟蛋,让学生摸,并说出感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抽人读)
4、抽人读第2小节:
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出“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时,学生和小伙伴讨论是怎样知道的?
课件出示(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你想说点什么吗?师:是呀,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是两个多么可爱的小生命呀!可是,鸟蛋不见了,鸟妈妈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回答,说出“焦急不安”时,师问知道什么是“焦急不安”吗?
(抽人说)
鸟妈妈的孩子不见了,她心里多着急呀!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鸟妈妈,你人怎么做呢?
(让孩子们准备,可以说,可以演)
抽人上台表演,教师给他戴上鸟妈妈头饰。
5、齐读第 3小节:
你能用动作演演吗?
(抽人上台演)
师配上道具(树、鸟窝、鸟蛋),其余学生轻轻配音。
点评: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表演中加深理解。
6、学习第4小节:
师:小鸟蛋送回家了,我们真替鸟妈妈高兴!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谁来教教我吧!
(抽一位学生)
生读,师读。
老师谢谢小老师。
出示课件:
课文插图。
师: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当你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你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抽人说)
课文写得多美呀,让我们自己去美美地读吧!
(自由读)
点评:此环节让学生教老师,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师生融合为一体,互动互学。
出示课件:
一颗心。
你有什么心愿吗?说给大伙听听吧!
(抽人)
师: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愿一起读读课文吧!
(齐读课文)
四、借助想象,升华感情
师:孩子们,你们的愿望真好,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呢!我愿小鸟天天为我们唱歌,为我们跳舞,累了,就在我们肩头歇歇脚,和我们说说心里话。让我们把所有的心愿一起放飞吧!
出示课件:
(鸟儿衔着心飞过高山人海)
师:我们的心愿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全世界的人都行动起来关心小鸟,爱护小鸟吧!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点评:再次运用多媒体,利用图片、声音,与学生一起把心愿放飞,以一颗童心将教学机智和创设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使学生爱小鸟的感情得到升华,更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保护大自然,保护小鸟!
五、拓展延伸,唤起学生爱鸟感情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鸟的知识,和同学交流交流。
2、对鸟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自己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点评: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兴趣的内容,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板书设计】
9、两只鸟蛋
“我” 取 两只鸟蛋 送 听见歌声
【资料袋】
世界上有多少只鸟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世界真可谓异彩纷呈、妙趣无穷。无论要陆地、海洋、高山,还是河谷、城镇、密林,到处都有鸟类的存在。世界上的鸟类是陆栖脊椎动物中一个最繁盛的大家族。它们的种类比哺乳动物多一倍。
那么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