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看 雪

2024-06-053

看 雪(精选13篇)

看 雪 篇1

  一、教材分析: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祖国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这篇课文的类型属于故事,整个故事由一个隐藏着的故事叙述者的叙事部分(1、2、4、9自然段)和孩子们与老师的问答部分(3、5、6、7、8、10、11自然段)构成,它们形成了多种形态的对比(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北京容易看到雪,棉花做成的雪景(静态)/真正的雪景(动态),孩子们看到了假的雪景/老师看见过真的雪景,中国台湾孩子们期待着到北京去看雪景/北京小朋友盼着和中国台湾孩子们去玩雪……),体现了两岸人民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课文的重点是第2、9、10、11自然段。教学本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学会11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进行爱国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教学难点:在语境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盼祖国统一思想。

  四、过程设计:

  (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

  1、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

  2、学生猜出谜底后,课件展示北方雪景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雪的景致及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情境。讨论问题:

  ①你见过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过雪吗?怎样玩?好玩吗?

  (二)自读课文,认记生字

  1、小组互助学习(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2、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学

  1、自学课文第1、2自然段,与自己的学习伙伴交谈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决,教师点拨。

  3、引导学生品析词句:第2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在这段中你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学习第3~11段,看看孩子们向教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把他们提的问题用横线画下来。指导学生在读中设疑、质疑、逐步解疑。(1)你看见过真的雪吗?(2)你是在哪儿见过的?(3)北京离这儿很远吧?(4)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5、请同学们看课件雪景图,听教师描述第9自然段,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讨论交流: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国台湾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羡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师是怎么说的呢?“盼着”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能到北京来。)

  8.让学生提出问题,品析词、句、段。在这几段中你喜欢哪些段落,为什么?喜欢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为什么?

  9.分组讨论:你希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

  1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中学生的四问和老师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华

  1、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全文。

  2、教师小结:是啊,台湾省是祖国的宝岛,它在大陆的东南端,中国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的小朋友一定会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训练,表达心声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你们想对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教师小结:是啊,我们也盼着和他们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中国台湾小朋友,一只船,扬白帆,飘呀飘呀到中国台湾。

  接来中国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六)实践活动

  给中国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祖国宝岛台湾

  中国台湾位于祖国架东南缘的海上,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近代考古学把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渊源追溯到远古时代。中国台湾考古学者,在中国台湾南部台南县左镇发现古人类化石,被叫做“左镇人”。经过鉴定,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三万年前的古人类。中国台湾陆续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其形状和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相似;还有出土的黑陶、彩陶都是从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这些都是中国台湾古人类和祖国大陆古人类的历史见证。

  古文献关于中国台湾的记载也很多。最早的《尚书》的《愚贡》篇,有关“岛夷”的记载(岛夷指中国台湾先住民):以麻织品为衣服,以贝类为饰物,使用竹器,地产桔柚。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往中国台湾,唐朝以后,东南沿海为逃战乱,移民澎湖和中国台湾;明朝时著名的航海家郑和1430年—1433年到中国台湾。到了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国家侵略势力发展到亚洲,1544年葡萄牙船途经中国台湾,首次发现美丽祖国宝岛台湾,1604年8月7日,荷兰舰队侵入澎湖,被明朝军队驱走,1642年再次沦为荷兰殖民地。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25000多人大军,由福建厦门经澎湖向中国台湾进发,1662年2月1日收复中国台湾,1895年清政府正式把中国台湾划分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台湾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台湾长达50年。《开罗宣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我国恢复了在中国台湾的主权,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收中国台湾。

  历史证明中国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台湾人民和祖国大陆血脉相承,密不可分。中国台湾人民饱受了殖民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结束两岸对峙,促进“三通”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资源】  

  森林宝库中国台湾森林覆盖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约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森林面积的总和,比欧洲著名的山林之国瑞士的森林面积还大1倍,木材的蓄积量达3亿立方米以上。中国台湾因受气候垂直变化的影响,林木种类繁多,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品系近4000种,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嘉义的阿里山,是全省的三大著名林区。这里各类阔叶树、藤类植物的浓枝密叶,终年遮云蔽日。全省经济林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4/5,主要有红桧、扁柏、中国台湾杉、肖楠、马尾松、樟、榉、楠、栎、朴等名贵木材,为舟船、枕木、桥梁等的上选材料。中国台湾的樟科树木居世界之冠。用樟树提炼的樟脑和樟油,在医药上和化学工业上用途很大,是中国台湾一大特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最多时年产1000多万斤。

  地下矿藏中国台湾现已探明的各种矿藏有200多种。但多数储量不丰,铁、煤、石油等资源尤缺。目前已经开采的矿藏有30余种。主要是:煤、硫磺、金、铜、天然气等。煤是最主要的矿产,集中在北部地区,蕴藏量估计达5亿吨,可开采量约为2亿吨。金、铜以东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区和东部中央山脉以东至海岸一带为最富集。在中国台湾北端大屯山一带,还出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磺。这是我国天然硫磺储量最多的地方。据估计,达200多万吨。现已探明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区。

  水产资源中国台湾四面环海,又处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地,海产十分丰富,一向是我国重要产渔区。鱼类多达500多种,其中以鲷鱼、鲔鱼、鲨鱼、鲣鱼、最多。高雄、基隆、苏澳、花莲、新港、澎湖等地都是著名的渔场。近几年中国台湾还发展虱目鱼、吴郭鱼、鲢鱼、鳗鱼及虾、贝等淡水养殖业。此外,中国台湾出产的海盐也久负盛名。从鹿港到安平之间的沿海地区是海盐的主要产区。

看 雪 篇2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法:图文结合法、谈话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讲、打、指、接”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雪)”。孩子们,你们喜欢雪吗?(喜欢)。说说为什么喜欢下雪?(学生自由谈)。原来,下雪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乐趣,你们开心吗?(开心)。可是呀,在我国的台湾,那里的小朋友是很难看到雪的,他们对雪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个关于雪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看雪,注意指导“雪”的的四点的同一个方向。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大桃子和树叶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生读课文,师一边读一边巡视)

  2、同学们,课文读完了,有信心接受老师检查生字词吗?

  (1)出示生词小黑板:(我会读)

  ch’       t?n      j‰ng       zh„ng      qŠng     g”

  橱 窗   地 毯       惊 奇   打雪 仗      深 情      故 乡

  sh”n        h?u      di„n   zh‹

  洁白的棉花    顺  手     时 候     商 店    指 着

  p‘          p‰         pi?o          ji…

  铺着雪毯    披着银装     飘着雪花     接着

  (2)生词大家认识了,生字宝宝想单独和你见面,你还认识它吗?能给他找个新朋友吗?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组词。

  (4)你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想想你是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地记住它呢?

  (5)交流识字方法。

  如:难记的字   橱——木+厨(房)理解橱窗

  “指、披、接”都有是“扌”旁。

  老师给你们带了几则字谜,你们能猜出来吗?听好了: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3、生字词你们都认识,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请同学们再小声读读课文,把含有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读流利。标出自然段(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

  生指出,师指导。(或范读)

  5、读好了吗?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指名读)

  (一)生读(1-2)自然节。

  (一)生读(3-8)自然节。并理解“惊奇”一词。问句要指导问的语气。

  (三)生读(9)自然节。

  (四)生读(10-11)自然节。

  6、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流利,你最喜欢哪几段话,就把它再读几遍,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他读的很美,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2、9段)

  7、你们可真幸福!能享受这么美的雪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指导书写

  下面进入我们的“书法展示台”

  “讲、打、指、接”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师: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宽。

  师补充:一般部首在那边,那边就窄一点。

  师指导“扌”旁:注意“扌”旁第三笔是“提”。

  指导书写“接”(师范写)“接”字右边上边是个“立”,下面是个“女”,“立”字下面横短点,“女”字横长而有力。

  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生字,会写“惊、故、候、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咱们先来巩固一下,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二、学习课文,深入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段落多读几遍。(生读课文)

  2、同学们读完了,伸手告诉老师哪段话描写了美丽的雪景?(生伸手表示“9”)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其他同学用手指点着不出声读。

  3、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作者描写的太美了,小伙伴可以在雪地里玩,很高兴。

  (1)师:从哪儿看出雪景很美?

  生: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冬天一片洁白的世界。

  师:你体会的可真深刻,老师有一个问题,什么是雪毯呢?

  生:雪毯就是雪下得很大,地上的雪很厚,像地毯一样。

  师:我仿佛看见了厚厚的雪,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树上披着银装,像我们穿着白色的衣服。

  师:你们还看见了怎样们的景色?结合平时的生活来谈谈?

  生:我还看见了房上,山上都铺着厚厚的雪。

  师:你看的可真远。是呀,大雪过后,到处一片洁白的世界。美吗?

  生齐说:美!

  师:这么美的景色应该怎样读?

  生: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雪景的样子。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读的很美!

  (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是呀,作者描写的多么生动呀,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在雪地上干什么?

  (2)出示小黑板:

  小伙伴们在雪地(  )雪人,(   )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生填空 ,后齐读)

  师:你们还在雪地上干什么?

  生:滚雪球、滑冰……

  你们玩得这么高兴,你们就高兴地读一读。

  5、你们真么快乐,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能像你们这么快了吗?(不能)他们能见到真的雪吗?他们只能(生补充: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色的棉花做成的。)

  6、中国台湾的老师真的见到过雪吗?(见到过)你怎么知道的,在哪呢?我们来配合着读一读老师和学生的对话。(3-9)

  7、师引导:北京除了雪景美,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大家能否为中国台湾小朋友介绍介绍。(可回忆《北京》一课内容)

  8、这么美的北京,中国台湾小朋友想干什们?(想去北京)

  9、你从哪句看出中国台湾小朋友想去北京?(第10段)指导朗读。

  “争”着问,什么是争着问?你们争着问试试?

  (生读第十段)体现争着问。

  三、学习难点:

  师范读最后一段,体会“深情”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和他们一起玩呢?”

  1、刚才我们了解了雪的美,北京的美,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想干什们?

  (想去北京和北京的小朋友一起打雪仗、堆雪人……)3、北京的小朋友也想干什么?

  (和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一起玩)

  4、这就是两岸人民想做的事——统一回归,两岸人民和平幸福地看雪景,蹬长城,游北京。这样的愿望该怎样朗读?

  (用充满深情的口气读)

  形式:(1)生练读。(2)指名读。(3)齐读。

  四、师生合作介绍中国台湾的情况。

  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他和大陆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台湾50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恢复了在中国台湾的主权。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败退中国台湾。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一为期不远。

  五、指导书写:

  “惊、故、侯、奇”

  重点指导 “侯”中间不能丢了一竖。

  “ 故”右边是“    ”旁,不能写“   ”

  “奇”下边一横要长。

  六、板书设计

  看橱窗           看雪花

  看雪                    盼     堆雪人       统一

  北  京           打雪仗

  七、出世对联:

  日月潭碧波凝翠中国台湾骨肉日月恩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谈谈翘首望团圆

看 雪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 商 堆 仗 银 讲 毯 景  洁 店 省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台湾省商店

  洁白惊奇 

  情景

  打雪仗

  银装

  堆雪人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商:先写点 、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

  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中国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的愿望。)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3 

  湾  商  堆 仗  银 讲 毯 景  洁 店 省

  台湾省

  商店

  洁白

  惊奇 

  情景

  打雪仗

  银装

  堆雪人

  第 1 2 页  

看 雪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

  2.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有关讲中国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课件出示:《识字三》中:中国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集体齐读两遍。

  3.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4.谈话:是啊,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中国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虽然中国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永远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今天,我们学的《看雪》这篇课文,就与中国台湾人民有关。

  【教学意图:把以前对中国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了解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既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更是想告诉学生,中国台湾岛的孩子也是祖国母亲十三亿孩子中的一员,这样,会有助于学生们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听录音范读课文或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边读书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划出有生字的词语,对照拼音,多读一读。

  3.四人小组自查:

  1)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2)说一说新词意思,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此设计在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合作识字的能力。】

  4.检查自学小组交流学习生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1)学生自由读。强调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

  2)指名读,并说说词义。

  3)全班齐读。

  5.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过渡:大家读词语可真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怎么样?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比一比,再组词。比较:讲——进   铺——扑    毯——淡 银——很   店——站

  3)看老师做动作读出生字:指、接、铺

  4)“小猫钓鱼”:把写有生字的鱼形卡贴在黑板上,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一个戴小白猫头饰,一个戴小黑帽头饰,老师读字,两个学生比赛找字,谁找到的多谁就胜利。

  5)“找朋友”: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分散给学生,拼音与生字一样的成朋友。如,拿拼音的同学说:“我是‘chú’,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生字的同学说:“我是‘橱’,你的朋友在这里。”

  6)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教学意图:识字教学是这节课的重点,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以上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本课生字: 讲、打、指、接、惊、故、候、奇

  2.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个字的偏旁、笔画、重点笔画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3.强调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醒学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个“口”,而不是“古”;“洁”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毛”的最后一笔要向;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4.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边板书,边指导学生练写。

  有三个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书写知识指导写字。注意提示:

  “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

  “故”字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候”字,不要漏写中间的“竖”;

  “奇”要写得上小下大等。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看雪景,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看看谁是读书能手!

  2.全班齐读课文,纠正读不好的地方。

  3.同学们,你们读书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老师这里有关于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想看看吗?请你专心看,感受北国的美丽风景,等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行吗?

  4.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中国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5. 你们现在能带着自己的快乐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吗?

  【教学意图:利用地图和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让学生观看北国冬日的雪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深地体会中国台湾小朋友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各三遍。

  2.搜集中国台湾的有关资料或图片,与同学交流。

  【教学意图: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中国台湾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

  12  看雪 

  会写字: 讲打 指 接 惊 故 候 奇

  会认字: 省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

  12、看雪(第二课时)

  东凤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看雪,把课题齐读一次。这节课,我们来个比赛,男同学跟女同学比,看看一节课下来谁先抢到红旗,好吗?

  【教学意图:二年级的孩子们喜欢游戏比赛,抢红旗比赛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出示词语,复习词语。

  课件中的词语: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着  接着 讲起   惊奇  时候  故乡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看!比赛准备开始了。屏幕上的词语宝宝还记得吗?(记得)首先请男同学来读一读;(男同学读词语)女同学敢挑战吗?(女同学读词语)一起再一次大声朗读!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可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学习,也能表现得这么好呢?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以生字复现的方式检查巩固了第一课时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老师读课文,你们就边听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的,等老师读完课文后提出来,能做到吗?

  【教学意图:小学二年级学生最无顾忌,留个空间给他们,他们的神必定无拘无束驰骋纵横,此时的职责不是强迫“千条江河归大海”,而是用智慧、用爱心去“润物细无声”;他们的视界不是盯住预设的教学程序完成与否,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度量课堂上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2、同学们,你们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容易的问题现由学生帮助回答,全班学生都不能回答的问题就由老师帮助解决。当学生问道,中国台湾为什么很少见到雪的呢?老师就出示课件(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我国北方的城市,包括我们祖国的的首都北京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雪景,南方城市因为气

看 雪

看 雪(精选13篇)看 雪 篇1  一、教材分析: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