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2024-06-05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精选13篇)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1.故事情节 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具: 教学过程 :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  新课(3)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 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 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解题(1)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 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 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 调控 3.抽样检查,教师评价(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自由发表,对的奖 励)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 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 嫉恶如仇) 说李忠不爽利 (狭义 豪爽 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4.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 题5) 六、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1) 1.A类:1)《掌握语文》P73-74 一、1-5 三、1 2)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2.B类: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 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课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从重要情节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2.理解侧面烘托的写法。 3.进一步学习鲁提辖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1、2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2分钟)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 的? (要求中等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2分钟) 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 的性格?〖问题1〗 (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 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 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问题2-4〗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 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 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 比 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 _____;描写角度:____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教师下去进行适当指导(差 生) 3.教师抽样提问后不足由其他学生补充。 4.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14分钟)〖问题3-6〗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2.学生略作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磋商,教师巡视指导 3.抽样检查提问,每道题一个人(对加1分,不出声扣1分),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有建设性的的加1-2分) 4.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 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1分钟) 六、堂上练习:(5分钟)《掌握语文》75页3-7 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效果。 七、布置作业 (1分钟) 1.A:课后熟读16-18段至基本成诵。 2.A:预习新课,按《掌握语文》要求做。 附: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 有勇有谋 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 三次反应:反衬 侧面烘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本课采用“长文短教法”。在梳通课文情节的基础上,抓住“三次消遣”,“三拳”等主要情节,通过分析鲁提辖的言行来学习他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疾恶如仇、扶弱抗恶、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等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

  1.    在梳通课文情节的基础上,“三次消遣”,“三拳”等主要情节为教学重点。

  2.    通过分析鲁提辖的言行来学习他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疾恶如仇、扶弱抗恶、

  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等性格特点为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情节,了解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好汉歌》的录音,体会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豪迈风格。

  这首歌,描绘了一幅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英雄群像,歌颂梁山好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行为。今天,我们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就是这首歌当中所唱的英雄群体当中的一位。

  2.学生简介鲁提辖,老师补充

  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毫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板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3.学生思考:鲁提辖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二、梳理故事情节,熟悉小说内容。

  1.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准备复述课文。

  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鲁达痛打郑屠。第四部分(21段):南门,鲁达亡命出走

  2.学生根据结构提纲用3-4句话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情节的连贯,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

  三、研读课文。

  1.    哪些片段写得最精彩?

  学生一般答出“消遣郑屠”(第10-20段)。接着布置自读这部分课文,读时要求找出三次“消遣”,三拳痛打和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2. 通过重点分析三次“消遣” 三拳痛打和店小二的三次反应,以此分析鲁提辖的性格。

  ⑴三次“消遣”:

  第一次:“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并要郑屠“你自与我切”。条件苛刻,有意“消遣”的意思郑屠不会不明白,但郑屠欺弱怕强,只得忍气吞声。

  第二次:“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虽提出“肥的臊子何用”,但顶不住鲁提辖的“相公钧旨”“谁敢问他”,也只好屈曲从事。

  第三次:“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见些肉在上面”。条件更为苛刻,消遣味道更浓,逼得郑屠冒出一句“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于是郑屠落实圈套,为自己遭“打”创造了条件,鲁提辖为“打”找到了理由。三次“消遣”,步步紧逼,郑屠忍无可忍,鲁提辖却是一胜再胜,次次得手。从中表现了鲁提辖为伸张正义惩治邪恶中表现出的坚定和机智,使读者折服。,体现了他的勇而有谋。

  ⑵痛打“三拳”:

  第一拳:打前先骂,一骂他郑屠不配叫“镇关西”,二斥他郑屠强骗金翠莲。这是先造舆论,为打张本,足见其智勇具全,决非粗鲁贸然行事。打的动作极为简洁:“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显示了武艺的高超。打的结果是“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这是具有何等的力量!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个比喻很有讲究,首先是油酱有味,所以咸、酸、辣的不同;其次,油酱是液体,与后面的“滚”相呼应。

  第二拳:打前也有舆论,郑屠被打翻在地,挣扎不起,只叫:“打得好!”而鲁达却接口骂道:“还敢应口!”于是又找到再打的理由,惩罚“还口”。打的动作也只一下,“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结果是“眼棱缝裂,乌珠迸出”,其技艺其威力与第一拳比毫不逊色。这里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因是“采”后面便有三色;因是“帛”,后面便有一个“绽”字,这段文字除了呼应之妙,更逼真地描出“血”“乌珠”带来红黑二色以及由红黑配调而出的“紫色”。(“迸出”的“迸”是个单音字,前面的“迸流”的“迸”教材编者未作注,也读作bèng)。

  第三拳:打前,郑屠“讨饶了”了,而鲁达却接过话题来个“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俺偏不饶你!”鲁达是软硬都不吃,正反都要打,打的都有理。打的动作也只一下,“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何谓“正着”?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位置上,准确度似乎超过了前两拳。之后还有一个妙喻“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道场必击法器,三种法器齐响,郑屠哪里受得了!

  三拳的每拳之前,鲁智深都造舆论,这种拳头未动舆论先行的做法,显示了他的精明、智慧和坚定不移伸张正义的立场。三拳干净利落,拳拳落到实处,打到要害,足显其勇武和力量。三个比喻,分别从味、色、声响加以渲染,以表现打的效果,真是神来之笔。其结果必然是郑屠“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一个“挺”字,写尽了郑屠的死相。

  鲁达的性格,在这三拳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所以,重要情节中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⑶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消遣”:店小二“见鲁提辖坐在肉案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的立住,在房檐下望。”

  第二次“消遣”:“那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

  第三次“消遣”:“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店小二是郑屠的帮凶,他的三次反应,一次比一次心虚,一次比一次胆怯,从而反衬了鲁达的气豪胆壮,显示了他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对次要人物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收到表现主要人物的艺术效果。

  这部分的教学应采用举一反三法,即教师重点讲第一次“消遣”和打第一拳,以下“两次”“两拳”让学生自学、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只作点拨。

  3.归纳鲁提辖性格:

  四、总结迁移

  1.读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然后循着人物形象,进一步探索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即主题思想)。

  2.对于篇幅较长的长篇小说的阅读,我们可以抓住重要情节,通过掌握主要人物的言行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五、布置作业

  1.学习课堂内通过人物言行来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方法从其他语段中归纳鲁提

  辖的其他性格特点。

  2.从小说《水浒》中选取其他情节,进一步充实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附板书设计

  说明:三次“消遣”一次比一次“过瘾”,三拳痛打,一拳比一拳落实。店小二的三次反应,也一次比一次严重。步步升级。板书以“升级”为序,揭示“消遣郑屠”内容,表现鲁达的性格。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教学的内容很多,但文章内容学生较为熟悉,读来也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拟采用“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原则,着重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深人把握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有这样两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里头的吗?(学生答)对,是《水浒传》。电视剧《水浒》是根据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熟悉内容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3.介绍课文故事之前的情节。

  九纹龙史进去延安寻找师父王进,却误到了小种经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巧遇鲁达。鲁达对史进一见如故,邀他一同上街喝酒。在前往酒楼的途中,又遇见正在耍枪卖膏药的李忠,于是三人一齐去酒楼。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布置听读任务:

  1.找出生字新词。

  2.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

  3.准备复述课文。

  学生交流讨论后明确:

  1.注意下面这些生字新词:

  厮 聒噪 腌 赊

  揸 拾掇 钹儿 铙儿

  2.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

  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

  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鲁达痛打郑屠。

  第四部分(21段):南门,鲁达亡命出走。

  3.学生根据结构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情节的连贯,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

  四、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悉课文。

  2.尝试归纳鲁达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检查作业 ,学生回答自己归纳的鲁达形象。

  二、讨论:请引用课文的相关内容,分析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交流、讨论后明确:

  1.慷慨大方、重义轻财。

  事例:请史进、李忠喝酒,向金家父女赠银。

  倾听金家父女诉苦,帮助其逃生。

  2.疾恶如仇、见义勇为。

  事例:痛打郑屠。

  帮助金家父女。

  3.性急如火、心细如发。

  事例:听完哭诉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

  “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

  4.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事例:先救助金家父女脱险再惩处郑屠。

  质问郑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斥骂郑屠“诈死”从容退却。

  教师归纳明确:

  鲁达是行伍出身的下级卑官,他武艺超群,军功显赫,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做他的武官,但他看不惯封建统治阶级欺压人民,他的阶级本质决定了他要向黑暗现实挑战。

  三、揭示与思考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鲁达的形象的?

  交流、分析:

  1.将人物安置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来刻画其性格。课文中没有具体的环境介绍。鲁达没有什么家产,独身一人,性格粗豪,所以敢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2.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达一出场就置身于金家父女与郑屠的尖锐冲突之中。他见义勇为、慷慨大方的性格得以体现,后来又置身于店小二、郑屠的矛盾冲突之中,他的性格得以全面凸现。个性化的语言也值得品味。

  3.抓住人物的心理、细节,或以其他人物进行映衬,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鲁达的“寻思”可以看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史进、李忠“相劝了三五回”的细节,突出鲁达的疾恶如仇,郑屠的低三下四,衬托出鲁达的浩然正气。

  4.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明写鲁达的扶危济困,暗写郑屠的横行乡里。

  四、说话训练

  鲁达生活在封建时代,他对横行乡里的郑屠可以“挥拳痛打”。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看待他的行为?我们是否可以向他学习,以拳头来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鲁达打郑屠的“三拳”,课文写得很精彩。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体会其写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课文歌颂了杀富济贫的英雄豪情,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大众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和幻想。在教学中,除抓住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之外,还应注意作品与现实生活的时代距离,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人物,提高审美趣味。

  本文故事情节学生较易把握,可通过复述训练达到欣赏的目的。为进一步理解鲁达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或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预读

  1.借助工具书,利用注解,解决词语疑难。

  2.通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二:“鲁提辖的性格既有鲁莽的一面,也有细心的一面”,

  在课文空白处根据具体情节注明性格。

  二、课内教读

  1.介绍作者和作品。

  指名学生作简介,然后教师讲述: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课文节选自《水浒传》

  七十一回本第三回。《水浒传》叙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人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乱由上作”“官逼民反”的现实。《水浒传》善于刻画人物,鲁提辖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2)根据小说情节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课文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起因

  (一)潘家酒楼上

  倾听金家父女的控诉

  发展

  (二)鲁家客店中

  救助金家父女逃离虎口

  高潮结局

  (三)郑屠肉铺前

  三拳打死郑屠

  尾声

  (四)奔出南门外

  弃官出走,以避官司

  三、组织讨论

  下边是对鲁提辖的思想性格的不同概括,你认为哪一种比较正确?请从课文中找出理由。鲁达是一个爱管闲事、性情粗暴、做事不顾后果的人。

  2.鲁达是一个专打土豪恶霸、解除人民痛苦、除暴安良、富有胆略的人。

  3.鲁达是一个不接受朋友劝告、做事冲动、触犯法律后又逃避法律责任的人。

  4.鲁达是一个不畏强暴、伸张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人。

  四、布置作业 

  1.课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有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请指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齐楚(  ) 将来(  )  人港(  ) 颜色(  ) 着落(   ) 发付(  )

  细读“郑屠肉铺前”部分,准备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复述“郑屠肉铺前”部分

  要求:1.讲述清楚,有血有肉。

  2.注意细节、语言。

  3.把握故事发展的气氛。

  4.注意设计手势,设计动作。

  二、精读鉴赏:“三拳”

  提示与思考:1.“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

  2.“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的?

  3.每一拳下去,郑屠各有什么反应?鲁达又是如何对待的?

  4.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写三拳?

  交流、讨论后明确:

  1.三拳分别打在鼻子上、眼角上、太阳穴上,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

  2.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来写。

  3.第一拳下去

  郑屠叫“打得好”

  鲁达斥骂“还敢应口”

  第二拳下去

  郑屠讨饶

  鲁达“偏不饶你”

  第三拳下去

  郑屠“挺在地上,动弹不得”

  4.详写三拳,更能突出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也才更符合被压迫的人民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愿望。

  三、全面把握鲁达形象

  1.学会归纳鲁达形象:

  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慷慨大方、粗中有细。

  2.提示与思考:

  假如我们现在遇到欺负弱小的坏人,是不是也要像鲁达一样予以痛打呢?

  四、扩展阅读

  鲁达打死郑屠后,逃到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号“智深”。后来又因为触犯寺规,又转投到东京大相国寺,分管寺院的菜园。阅读下面几段描述鲁智深斗泼皮的故事。回答文后问题。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笑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舍街坊都来作庆。”……

  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这两个为头接将来,智深也却好去粪窖边,看见这伙人都不走动,只立在窖边,齐道:“俺特来与和尚作庆。”智深遭:“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张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颠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走,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智深大踏步近前,去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的目瞪口呆,都待要走。智深喝道:“一个走的,一个下去!两个走的,两个下去!“众泼皮都不敢动弹,只见那张三、李四在粪窖里探起头来。原来那个粪窖没低似深,两个一身臭屎,头发上蛆虫盘满,立在粪窖里,叫道:“师父,饶恕我们!”智深喝道:“你那众泼皮,快扶那鸟上来,我便饶你众人。”众人打一救,掺到葫芦架边,臭秽不可近前。智深呵呵大笑道:“兀那蠢物!你且去菜园池子里洗了来,和你众人说话。”两个泼皮洗了一回,众人脱件衣服与他们两个穿了。

  思考题:

  1.这几段话里,哪些地方表现出鲁智深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特点?找出来,并与课文比较。

  2.课文中郑屠求饶,鲁达说“偏不饶你”,这里泼皮求饶,鲁智深却应允了,这是因为鲁智深从郑屠事件中吸取教训了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篇5

  教学设想

  课文歌颂了杀富济贫的英雄豪情,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大众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和幻想。在教学中,除抓住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之外,还应注意作品与现实生活的时代距离,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人物,提高审美趣味。

  本文故事情节学生较易把握,可通过复述训练达到欣赏的目的。为进一步理解鲁达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或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预读

  1.借助工具书,利用注解,解决词语疑难。

  2.通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二:“鲁提辖的性格既有鲁莽的一面,也有细心的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精选13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