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歌 行
长 歌 行(精选12篇)
长 歌 行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揭题
1, 这节课我们上语文课,学习《长歌行》.
2, 长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3, 再请同学们看诗中读者的位置上写的是什么
4, 通过预习,你对汉乐府民歌有何了解
二,初读 感知韵律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诗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的三个生字,把诗读准.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诗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朗读
第一名学生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第二名同学读,请其他的同学听他的节奏,是否有韵律.他读的是那种韵律.
师生小结,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3,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的将这首诗读一遍.
三,品读 体会情感
1, 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读古代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的有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受.
2, 指名读
3, 你觉得诗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使你最有感触
4, 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珍惜时间)
四,精读 想象意境
1, 古人说,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如此慨叹呢 请大家默读诗文的前四句,读时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还可以借助插图品一品,作者因何而感慨.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收获和困惑.
2, 学生自学并交流.
3, 汇报.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 读一读那句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不按着四句诗的顺序,先说那一句都可以.
(1)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什么意思,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 早晨是露水最大最圆,最美好的时刻,可太阳一出来,顷刻间,就干了,你独到这里,有何感受 是啊,朝露易逝,时间就像它一样,很快就没有了,所以最着说——(生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作者抬起头,举目四望,看到了什么 你冲那看出来的 读一读,美吗 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美 把这种美读出来.这美丽的景色是永久的吗 为什么害怕秋天 读到这,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说出来,(重点理解"焜黄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是啊,春花好,仅三月,少年时,转眼逝,使人于是想对同学们说——(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让我们齐读一,二,三句品味时间的短暂.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慨 他看到了什么 是呀,何时归呀,何时都不归,他们一去不复返了,就如同时间一样.是呀,春去春会回,青春却难复,抓住了现在就是抓住了青春,失去了现在就是失去了一生,这正是——(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齐读全诗.
五,悟读 自我升华
此时此刻,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品意悟情,熟吟成诵,直至背诵.
六,扩读 学习拓展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哪些诗句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同学们让
这些诗句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们不断向上,永远前进!
设计方案二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 (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 (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 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 歌 行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能够熟读这首诗,并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古诗。
2、分组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其他人听并正音。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层面的朗读,使学生在互动互评中感悟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水彩得对,(有关时间的谜语)。由此引入新课。
2、导课,板书课题:《长歌行》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解决生字。
2、放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在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同桌互读,并交流认字情况。
5、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6、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读生字,并组成词语。
(3)做猜字游戏。
三、图文对照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观察图画。
2、小组讨论:途中的一老一少在看什么?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3、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4、师生总结: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课堂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川 何 复 归 努 徒 伤 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读会写本课7个生字,能用字组词,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让学生珍惜时间,并能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会写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重点的指导生字的写法。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1、采用学生自己读背,小组互查互评背诵课文,理解课文。
2、采用学生自己试写,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学习方式教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扩词。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
二、朗读背诵练习。
1、让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2、老师指导朗读古诗。
3、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4、让学生背诵课文。(可分小组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快)
三、学写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2、让学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
3、小组讨论生字的笔顺。
4、师指导“川”,中间竖要写直。
5、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指导。
6、小组内展示自己写的字,并相互评价。
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歌行
歌 川 海 努力 伤悲
长 歌 行 篇3
目标: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教学方法: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1、 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理解诗歌的含义在于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长歌行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3、你知道哪些古诗?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1、学生认读
2、学生质疑。
3、学生畅所欲言
4、齐读课题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图文结合,自读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读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
2、提示:(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来。)
学生读文。
给学生自主合作和学习的机会,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1、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百川/到东海,何诗/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3、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1、学生读文
2、学生说诗意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诗歌意思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川、何、力、壮、到、海、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1)观察字型: “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2)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3)板书,评价。
1.学生认读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目标:写字,背诵诗歌。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认读生字卡片。
2、背会诗歌。
3、对字条。(1) 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2) 百川到东海(3)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少壮不努力,③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④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4)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5)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1、学生背诵课文。2、同桌互相讨论,全班交流。复习诗歌意思二、指导背诵,及时反馈1、出示挂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1、学生练习背诵。三、巩固字词,指导写字。1、1、抽读字卡,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的?分析字型、组词、偏旁或取偏旁记、看拼音记。
2、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悲”字的“心”字底。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作业设计一、认读下面的词语。复习 归来 努力 悲伤 回归歌声 山川 大海 伤心 如何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shao( ) zhang( )
少 长
shao( ) chang( )三、回家找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长 歌 行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上语文课,学习《长歌行》。
2、长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3、再请同学们看诗中读者的位置上写的是什么?
4、通过预习,你对汉乐府民歌有何了解?
二、初读感知韵律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诗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的三个生字,把诗读准。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诗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朗读
第一名学生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第二名同学读,请其他的同学听他的节奏,是否有韵律。他读的是那种韵律。
师生小结,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3、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的将这首诗读一遍。
三、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读古代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的有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受。
2、指名读
3、你觉得诗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你最有感触?
4、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珍惜时间)
四、精读想象意境
1、古人说,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如此慨叹呢?请大家默读诗文的前四句,读时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还可以借助插图品一品
长 歌 行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