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乘车》教案

2024-06-052

《乘车》教案(通用14篇)

《乘车》教案 篇1

  课 题

  乘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能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乘车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思考,找出不同解答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

  能正确迅速计算。

  方法

  启发、讲授、练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今天是周五,每到周五我们都会乘车离开学校返回自己的家。(板书:乘车)看!大客车已经从站台里出来了,(课件显示)哎呀,今天的车速怎么这么慢啊,我们一起去帮司机叔叔给车加油好不好?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些口算题,只有那些能迅速准确算出得数的司机才能加油,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我们的班车司机完成下面这些计算吗?

  二、复习:口算

  一年三班的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些题全部计算出来了,现在我们的班车已经加满油了,司机很快就把车开到了我们学校。

  三、新授:

  1、学校连加: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

  (2)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述:现在车上有几人?)

  (3)谁能把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完整的表述呢?(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4)要想求车上现在有几个人,应该怎样列式呢?(2+3+2)

  (5)请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它与我们前面复习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比复习题多加了一个数)

  (6)这样的算式叫连加法,读作:2加3加2

  (7)谁能算出这道题的结果?你是怎样算的?(教师讲解:计算连加法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同法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1)班车带着这7名同学继续向前行驶,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当车到达第二站时,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车上原来有7个人,到站后下车3人,上车2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几人)

  (3)如何计算?(7—3+2=6)你是怎样计算的?(7减3加2我是这样算的:先算7减3等于4,再算4+2等于6)

  (4)你还有别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7+2—3=6)

  3、学习连减法:

  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的班车继续向前行驶,在车的前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窝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我们看看,小鸟为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课件显示小鸟图)学生先说图意后列式解答,同时教师讲解连加法的运算顺序。

  小结:刚才同学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学会了计算连加、加减混合和连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同时还帮助小鸟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小鸟很感谢大家的帮忙,同时邀请大家到游乐园玩一会儿。

  三、律动:拍手凑十游戏

  四、巩固练习:

  1、休息过后我们的班车要继续向前行驶了,不过汽车启动的钥匙藏在了下面的四道算式中,谁愿意帮助寻找车钥匙呢?(在书上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解答后回报自己的计算过程)

  2、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汽车重新启动,继续行驶来到了“星星站“,如果大家能点亮这里的星星,我们的车将加快行驶的速度。(完成连一连2)

  3、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车速提高了很多,班车很快开到了下一站“记忆站”,在这一站里不关有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还有我们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新旧知识合到一起难度就大了,大家有信心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显示看图列式计算)

  4、司机叔叔被大家的聪明折服了,但是司机叔叔说了,要想回家还需要过最后一站“智慧站”,只有聪明又细心的小朋友才能通过。(课件显示练习题)

  五、总结:看来我们一年三班的同学都是即聪明又细心的好孩子,司机叔叔非常喜欢你们,他开着车迅速的把同学们送回了家。(课件显示)

  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谁能把今天数学课学习的内容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呢?(学生讲述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今天通过乘车一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细心地人,随时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的学习。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学生先自主观察,然后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的能力。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板书设计

  乘 车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 + 3 + 2 = 7(人) 7 – 2 – 3 = 2 7 – 3 + 2 = 6(人)

  7 + 2 – 3 = 6(人)

  左 右

  依次运算

《乘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情境,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含义。

  2、让学生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体验。

  3、通过对车上人数变化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借助“乘车”这一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理解运算含义。

  教师准备:图形卡片 连图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乘车去郊外玩?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乘车去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他们乘车的情景? 二、探究新知 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合作探究,列出连加和加减混合算式1、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3、要求“车上有几人?”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4、汇报交流,教师进行计算顺序的指导。5、出示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6、那现在车上有几人呢?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讨论,说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再动手摆一摆。7、引导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图,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图看明白)。 学生回答得出:2+1+4=? 同学们用小棒边摆边说算法。 同学们仔细观察,提出不同的问题。 学生讨论。 同学们动手操作,边说边摆,得出:7-2+3=8。 三、探究计算顺序出示“试一试”。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5+2-3=?”这个算式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余的三道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进行小组评价,对的在评价表中打“√”。同学们按要求准备好小棒。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边摆边议。 借助实物投影同学们边摆边说。小组内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评价。 四、巩固练习 实践应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1题的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应怎样列式?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第2小题请同学们在书上做一做。第3小题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做一做。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同学们在小组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2+1+4=7 7-3+2=6

《乘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加深对数字7 及其实际意义的理解。

  点数 1-7 ,并根据总数取出正确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8 数字卡(红色、黄色和绿色各 1 套)。

  歌曲《电车》(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活动内容

  形式:集体/小组

  1. 出示 7个动物布偶,请幼儿数一数布偶的数量,并取出对应的数字卡。

  2. 拿出小布偶,开始讲故事:

  今天7个小布偶约好了,一起到动物园游玩。他们先分头从家里乘出租车到公交车站去(请幼儿说说需要多少辆出租车)。到了公交车站,他们看见很多人在排队等候公交车,于是也排在队伍的最后。不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布偶一个接一个地上车。

  公交车来到了动物园门口,布偶们很开心,每人都买了一顶太阳帽(请幼儿说说布偶们总共买了多少顶太阳帽,并取出正确数量的帽子)。小布偶们乘坐缆车上山,去看大熊猫,去看鲨鱼,还去欣赏海豚表演。太阳下山了,小布偶要离开动物园了,他们乘公交车到了地铁站,然后乘上地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3. 向幼儿提问:

  ·小布偶今天坐过什么车?(出租车、公交车、缆车和地铁。)

  ·你喜欢坐缆车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4. 请幼儿回家访问家人,如果从家中出发,要乘坐什么公共交通工具才能到达当地的旅游景点。

  评价

  · 能取出正确数量的物体。

  活动建议:

  · 活动后,可引导幼儿尝试根据情景改编变换活动。例如两名行人在过街天桥上,他们要过马路到市场去买菜;1名行人在人行道上,他准备去上班。马路上一共有几个行人?活动内容的难度与进度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进行调整。

《乘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44、4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教具准备:智慧星、铅笔、小黑板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五、教学设计

  昨天老师做了好多的智慧星,准备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最好的小组,最后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一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动物园看一看。

  1、探索连加

  去动物园之前啊,我们得先乘坐公共汽车,才能到达。现在,我们要来玩一个乘车游戏。老师要选一位司机、一位售票员和七位乘客。在玩游戏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要选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上来玩,没有选到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你们要静静地坐着,认真地观察,在我们这个乘车游戏里,老师可是藏了好几个数学问题,看看谁能做个有心的小朋友。瞧!和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车上现在是有几个人啊?大公桥站到了,先上了3个小朋友,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啊?怎么列式?又有2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 (师将学生排成一列)

  谁能把到大公桥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师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说出,原来车上有2人,到大公桥站后,先上了3人,又上了2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3,2,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列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在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2+3+2=7。

  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2表示车上原来有2人;3表示先上来3人;2表示后上来2人;7表示现在有7人。)

  小朋友们,那你们是怎样算出等于7的呢?(提问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老师边讲边板书:2+3=5)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提问)

  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板书)。

  2.探索加减混合

  现在车上有几个人?请乘客们坐好了,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从大公桥站继续往前开。动物园到了,后门有3个人下车,那现在车上还有几个小朋友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接着前门有2个人上车,最后车上还有几个人? (全班齐答)

  谁能把到动物园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师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说出,原来车上有7人,动物园到了,上车2人,下车3人,现在车上有6人。)

  (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7,2,3,6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呢?还可以怎么表示呢?(7+2-3=6或7-3+2=6)

  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算。)

  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板书)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动物园终于到了,瞧我们的小猴子站在大门口说要变魔术考考你们,不然不让进,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

  师扮演小猴子:请观察铅笔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 (提问学生)

  (小猴子先拿出8枝,再拿出4枝,最后拿走2枝。)

  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小猴子我又要变魔术了。

  (小猴子先从8枝中拿走4枝,再拿走2枝。)

  生答:8-4-2=(师板书,写中间)

  为什么减4后又要减2? 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什么?(师引导)

  生齐答:“连减”。 (板书)

  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时候都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提问学生)

  教师小结,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激趣练习,应用拓展

  1、试一试(巩固练习)

  终于进了动物圆,小猴正在做题了。可是因为训兽员阿姨讲题的时候它没有听,训兽员阿姨出的几道题它根本不会做。我们能帮帮它吗?

  2.练习1

  看(出示第一幅图),小鸟们正欢快地唱着歌,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啊?

  小鸟们看见我们来了,飞出来迎接我们了(出示后面两幅图),你想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发生的变化?

  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你们是怎样想的?这里的8、2、3分别表示什么呢?你真能干,奖励一颗智慧星。

  2.练习2

  接着,小鸟把我们带进了小猫问小猫:“5-4等于几?”小猫叫:“喵”;又问:“1+2等于几?”小猫叫:“喵、室。瞧,我们的训兽员阿姨正在教小猫做算术呢。(小黑板出示5-4+2,喵、喵”。)

  你们能比这只聪明的小猫算得更快吗? (齐答:能)。

  好,我们来个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开火车)

  3.练习3

  离开小猫训练室,动物园马上就要开始表演小狗数图形比赛啦,可是有只聪明的小狗受伤了,今天不能来参加比赛,但是它听说我们三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就拜托老师请我们班的同学替它参加比赛,你们有信心吗?请听题。

  老师觉得你们真是聪明而且乐于助人的小朋友,我给每个小组加一颗智慧星。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并学会了怎么计算,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老师这么多的智慧星,现在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

  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

  2+3+2=7 8-4-2=2 7-3+2=6

  7+2-3=

《乘车》教案 篇5

  本节课在教学中,能力立足于课标精神,根据低年级儿童思维特点,创设“乘车”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上车再上车”,“下车、上车”的情境很轻松地理解连加、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使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在教学时能把静态的图画变为精彩的动画,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连减法,并能独立计算。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中创设了和小动物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时,应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表示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由于我课堂节奏慢导制教学超时;在课堂上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学生计算结果错误,我没有及时更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几点。  

《乘车》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初步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观察说说图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

  二、学习讨论

  1、模拟上、下车的游戏。

  2、独立填写书上的空格。

  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连加、连减混合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三、试一试

  1、看清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四、练一练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生独立完成。

  3、看图。

  (1)数出△、○、□各有几个

  (2)比一比谁比谁多(少)几个?

  (3)填一填。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2)集体讨论、反馈。

《乘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运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师:这些漂亮的小粘贴和小红花,准备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最好的小组,准备好了吗?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动物学校的大象老师邀请我们到动物学校去做客,你们高兴吗?谁愿意乘坐李老师的公交车去动物学校看一看?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略

  师小结:你们说得都对,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遇到老人我们要主动让座,还不能把头伸到车窗外,要注意乘车安全。

  其实乘车也有许多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乘车

  二、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1.探索连加。

  师选2名学生坐车

  师旁白:(车启动请坐稳)并问:汽车喇叭嘀嘀响,李老师的乘客有几人?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2

  师:邮局到了,谁还想乘座李老师的车去动物学校?

  师先请3名同学上车,再让2名同学后上车。

  师:谁能把到站后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师:(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3,2,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3+2=7(师板书)。

  师: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略

  师:孩子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略

  师: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生:略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2.探索加减混合。

  师:(车启动请坐稳)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

  师:大什街到了,后门有3个人下车,前门有2个人上车。

  师:谁能把到大什街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

《乘车》教案

《乘车》教案(通用14篇)《乘车》教案 篇1  课 题  乘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